成都,唐宋时期的盛世名城,一座骨子里散发着诗情画意的城市。以诗、书、花、乐、游等为代表的生活美学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中。
成都市社科联(院)推出的《天府文化美论》一书,历览前贤诗文,从吉光片羽中感受天府文化的诗意之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文人雅士的人生追求,而天府之人严格秉承家风家训是天府世家云集的重要原因,天府之人大都注重家风家训,这也是天府文化之美的活水源泉。天府家风世代传扬,延绵至今,因此直至今日,成都平原依然人才辈出,成为西部少有的具有巨大人才吸引力的沃土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新都杨氏家族。
新都杨氏家族历来以清白传家,家族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杨升庵。杨升庵(公元1488-1559年),名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触怒嘉靖帝被终身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卒于云南戍所。杨升庵终身勤奋好学,涉猎百家,其诗、词及散曲创作水平很高,尤以《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名扬于世。据统计,杨升庵生平著述达百余种,涉及文学、哲学、史学、地理、民俗等,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升庵小像 [清] 钱杜/绘
(图片来源: 成都日报)
杨升庵的成功不仅源自个人努力,也源自杨氏的良好家风。杨氏一族历朝为官,清廉传家。杨升庵的曾祖父杨玫,曾任贵州永宁吏目,为人廉洁正直,拒绝接受当地官吏的贿赂,替百姓办好事,被传为佳话。杨升庵的祖父杨春,曾任行人司司正和湖广提学佥事,晚年辞官回新都办学,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杨升庵中状元之时,亲朋好友送来道贺银两,杨春谢绝,并建议大家将礼银用来整修残破的城墙,整修完成后适逢盗贼袭击,新修整的城墙保护了黎民百姓的安全,为众人称道。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效力于四朝皇帝,历任武宗、世宗两朝首辅,关注民生,改革弊政,反腐肃贪,颇有政绩。书香门第的杨氏家族人才辈出,杨升庵的三叔杨廷仪、次弟杨惇、从弟杨恂、子杨有仁,都是进士;二叔杨廷平、五叔杨廷宣、四弟杨忱、从弟杨恺,都是举人。其中杨廷宣工于诗赋,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著有《连云栈赋》,载入《全蜀艺文志》。深厚的家学渊源,成就了“一门七进士,父亲宰相子状元”的一段佳话。
正是这种优良家风的浸润,才逐渐孕育出世代相传的家规家训。后人把杨升庵曾祖母熊氏留下的“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称为“四重”家训;把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借前人创作的《四足歌》称为“四足”家训;把杨升庵临终前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称为“临终”家训。
▲ 升庵祠
(图片来源: 廉政瞭望)
这些家训内容丰富,具体来讲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
第一,注重实干。
“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意思是说家人要做实事,家产要量人为出。杨氏家训要求子孙后代要守业尚勤,努力做事业,方可生财兴家;要崇尚节俭,量入为出,方可传承家产。
第二,重视礼教。
“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意思是说治家的礼仪在于敦睦人伦,对父母要孝顺,夫妻关系要和睦,兄弟之间要友爱;治家的礼法在于重视教育,增长后人智识,提升族人才干。
第三,提倡俭朴。
《四足歌》中说道:“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梁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意思是说用茅草盖的房屋是我的住处,其实不必过于华丽,不要老想着住高楼大厦,富丽堂皇的屋子也会有坏的时候,有一个能遮风避雨的住所便够了;粗茶淡饭能够让肚子不再挨饿,不要老想着吃美味的食物,能时时刻刻吃到这些粗茶淡饭就很好了,因为再精美、再珍奇的食物也有被吃完的一天。
第四,讲求知足常乐。
《四足歌》中讲:“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惹是非,刚强的把人欺。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计。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意思是说妻子不必过于美貌,漂亮俊俏未必是好的事情,只希望她能够温和善良、谦恭节俭并且孝顺父母长辈;孩子也不必过于精明,有时候过于聪明和刚强也未必是好的事情,只希望他能够安分守己找到自己谋生的办法,孝顺长辈就足够了。
第五,重情重义。
杨升庵临终时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
杨氏家族传承的“四重”“四足”“临终”家训以及清白家风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杨氏后人,也在天府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都人民在景仰杨氏家族清廉博学的儒雅门风的同时,也受这样优良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以杨升庵为代表的杨氏文化的影响下,新都成为以“状元故里”而闻名的书香之城。
成都市社科联(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