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贵阳(58)】“四阁”其实是“四角”,因为贵阳人“ɡ锓guó”不分?

时事   2024-12-27 15:22   贵州  
《读懂贵阳》推出第五十八期:
“四阁”其实是“四角”
因为贵阳人“ɡ锓guó”不分?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风水,尤其在建城选址、朝向和布局上极为讲究,认为龙脉汇聚之地为人杰地灵之所。

明、清时期的贵阳城,流传着“五虎三狮一凤凰”的龙脉传说。按风水学说,只要有了龙脉,何况是拥有九条龙脉,贵阳城该腾飞而起才对。可虽有九条龙脉,却没有一条踏入贵阳城内。于是,贵阳城大兴土木,修筑“九门”引龙气,布置“四阁”镇四方,形成了独特的“九门四阁”风水格局。本期带你走进贵阳“四阁”变迁。

“四阁”,原本是“四角”,指的是城墙的四个角落。因西南地区方言“角”(guó)与“阁”(guó)字音难辨,误传为“阁”字。实际上,贵阳城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曾有十多座阁,只是这“四阁”最为著名而已。

先说文昌阁,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与常见的四角、八角形文昌阁不同,贵阳文昌阁为九角形,设计独特罕见。贵阳文昌阁历经多次重修,《重修文昌阁碑记》记载:“阁成,而人文蔚起,科目夺省榜之半。”果然,明清两代贵阳真出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如文状元赵以炯、夏同龢,武状元曹维城等。如今,文昌阁已成为贵阳的文化地标。

▲ 文昌阁老图

▲ 如今的文昌阁。记者 覃伟 摄

皇经阁位于省府路,始建于清朝,功能随时间不断转变,光绪年间被改建为学校,成为教育之所,后又历经变更修缮,如今已成为省府路小学,昔日风貌只能从历史文献中寻觅踪迹。

灵官阁位于普陀路建国巷旁,始建于清朝时期,里面曾供奉着道教守护神王灵官,规模可观。但随着时间流逝,灵官阁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幢幢大楼,再也无法重现。

▲ 19世纪老照片上的灵官阁

贵阳城曾有两座玉皇阁,分别在新华路和城基巷,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这两座玉皇阁曾是玉皇大帝的供奉之所,香客不断。1958年,玉皇阁被拆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间间教室,曾经的庄严肃穆只能通过想象来重现。

▲ 远望玉皇阁

随着时代前行,“四阁”已跟不上发展节奏,拆除,似乎成为了最终宿命和历史必然。50-60年代,“四阁”均被拆除。80年代,文昌阁得以重建,成为唯一保存至今的“四阁”之一,其余“三阁”因成为小区或学校而无法重建。

尽管历史渐远,但贵阳“九门四阁”的传说仍在,它如无形之线,串起往昔与今朝,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让贵阳在发展中保留着一份对过往的敬意与传承。

文字:杨阿敏
AI数字人主播:马铮
设计/剪辑:林虎 曾玉璇
部分素材来源于“方志贵阳”微信公众号

编辑:吴艺舟
审核:吴亚鹏

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是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