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搭一件显瘦又保暖,远离臃肿熊样
几年前印度宣布成功发射“烈火-5”洲际导弹时,曾搞得全球军事圈一头雾水——什么时候5000公里级的弹道导弹就能算洲际导弹了?没有想到的是,在“重新定义洲际导弹”之后,印度又再次祭出了“重新定义”大法——这次中招的是更时髦的“高超音速导弹”!
印度政府17日宣称,印度成功测试了一枚国产远程高超音速导弹,从而使其跻身于掌握这种先进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报道称,该导弹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与相关行业合作伙伴共同研制,可以将有效载荷送到1500公里外。“飞行数据证实该导弹实现了成功的末段机动与高度精准的命中”。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也在社交媒体上称赞这次试验是“历史性成就”。
光听印度官方声明的简短介绍,外界第一反应是印度真厉害——要知道就连美国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接连“栽跟头”,试射失败的情况接二连三。如今印度首次试射就取得成功,那的确了不起。
再想想中国为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还专门建造了多型先进的高超音速风洞以掌握其气动特性,而印度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上也成功突破了高超音速技术,真不愧是“不可思议的印度”。
可是看到印度媒体刊发的高超音速导弹照片和现场视频时,笔者实在有些忍不住了——这真的是高超音速导弹?众所周知,高超音速导弹不但要求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五倍以上,同时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能够在大气层内快速变轨,从而使对手极难防御(凡尔赛一把,如今高超音速导弹不能再说是无法拦截了,因为中国已经官宣红旗-19反导系统具备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
现役高超音速武器主要包括两条技术路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CM)。其中HGV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是各国研制高超音速导弹时的首选方向。它采用两级结构,高超音速战斗部由助推火箭将其加速到预定高度和速度后分离,并在大气层内机动滑翔到预定目标。HGV的高超音速战斗部通常采用双锥体弹头或更先进的乘波体弹头。
再看看印度这次试射的高超音速导弹,虽然也采用两级结构,发射时采用垂直冷发射方式,第一级助推火箭在空中点火,但上面的战斗部形状就太怪了——并非我们熟悉的双锥体或乘波体弹头,而是一枚有大尺寸弹翼的常规布局导弹——是的,怎么看怎么像是放大版、带有长边条翼的空对空导弹!虽然说弹翼尺寸大有助于提高导弹的飞行控制性能,然而在高超音速飞行时会带来极大阻力,高超音速导弹的战斗部需要在大气层内飞行,因此基本都是“光棍弹”,只有很小的弹翼或者干脆就没有——显然这就不是HGV。
那么印度是一步到位、搞出了更先进的HCM吗?答案也是否定的——HCM需要掌握难度极高的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无论是美国的X-51“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还是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都与印度这种高超音速导弹的外形特征对不上。
或许是印度高超音速导弹的真实面貌实在令人吃惊,这次就连一贯喜欢无脑吹国产武器的印度媒体一时间也“失声”了,只能一些中俄美高超音速武器的科普知识凑数,少有对这次发射的本国高超音速导弹性能的介绍。
笔者认为,印度这次试射的高超音速导弹很可能只是技术验证型号,战斗部使用的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常规导弹。从印度官方声明看,它主要用于验证基本的通信、制导和飞行控制等技术,印度在高超音速武器的整体能力方面还处于早期阶段。
当然,就算印度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获得些许突破,又能怎么样?看看珠海航展就知道了,现在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井喷式发展,以及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能力,绝对已经是全球独步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