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冬华,北大中文系博士,我校文学院教授、博导,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委人才计划,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会员,江西省书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美学与艺术理论批评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级项目多项,出版4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史哲》《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近70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获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教育部第九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用十年的时间考上国内顶尖名校”
推开门,只见书桌上摆着四支毛笔,宣纸上墨气淋漓,墨香充盈了整间屋子,而在书桌前拿着毛笔写字的人便是詹冬华。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詹冬华就是这句诗的具象化。詹冬华从江西都昌的小乡村走出,一路学习,于1994年考入九江师专。毕业后,回到了母校三汊港中学教语文。从乡镇走出,又回到乡镇,或许大部分与他经历相似的人都会是这个选择,但是詹冬华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大二,他便树立了一个远大志向——用十年的时间考上国内顶尖名校。为此,詹冬华的脚步从未停歇。即便是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他也不想偏于一隅,考入好学校的想法愈发强烈,所以他选择了边工作边考研。但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在磨炼了他意志的同时,也转变了他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考入顶尖名校压力很大,期望很小,所以他选择先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读研。于是,他花了两年时间复习,于2000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赖大仁先生。
詹冬华研习书法照片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在师大读硕期间,詹冬华依旧没有忘记他想考入名校的初心。他说:“考博是他人生中提升学历的重要机会,一定要有勇气去尝试,我决定用十年的时间考上国内顶尖名校。”詹冬华选择了北大作为目标院校,起初他是迷茫的,不知如何准备,但机会总是留给主动的人。在他的孜孜不倦、刻苦努力之下,于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于王岳川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那一年,是“十年之约”的第七年,詹冬华也实现了他的理想。
“搞科研就像挖矿,需要坚持不懈,
也需要精雕细刻"
詹冬华说:“科研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老师在大学里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创造知识。”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的理念。2006年博士毕业后,他开始着手修改文章并投稿。在2008一年内发表了11篇论文,其中6篇为CSSCI期刊论文。后面又陆续有所突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他认为《文史哲》期刊对他的影响和支持很大。在2008年到2016年期间,他在《文史哲》上发表了4篇较长的学术文章,其中有2篇被《新华文摘》摘编,颇具影响力,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学术自信。
詹冬华致力于中国古代诗学、美学中的时空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时空美学研究”(10CZW00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文艺的空间形式问题研究”(18BZW005)。目前,这两个国家项目已经完成,前者修改成专著《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已经出版。后者获得“优秀”结项,已经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签订合同,拟于近期出版。2024年,詹冬华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艺时空观问题研究”(24AZW004),在科研项目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詹冬华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在这期间,他也遇到了学术研究的瓶颈,对未来有些迷茫。他说:“之前我在很多权威刊物,如《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都发过文章了,便想着冲击一下顶刊。”文科的顶刊只有一个——《中国社会科学》,其难度可想而知,詹冬华有所犹豫,但他更想尝试。2018年下半年他萌生了发顶刊的想法,于是他将已经完成的第一个国家课题成果浓缩成一篇3万字的文章,准备向《中国社会科学》投稿。但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在他看来,这篇文章创新度还不够。他说:“我能感受到这篇文章有点吸引力,但没有那么大,能打动自己和同行才是好文章。”
疫情期间各种外出活动基本取消。詹冬华借此机会沉淀下来,认真读书思考,反复酝酿论文提纲,打磨文稿。最终在2020年12月底,完成了一篇3.2万字的文章——《中国早期空间观的创构及其形式美意义》。投稿后4个月,收到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的反馈。有志者事竟成,他的文稿获得了编辑部及外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不少的修改意见。“收到反馈的时候,我特别激动。”他连续四天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脑前修改文稿,丝毫不敢懈怠。经过反复几次的修改,文章最终确定在2021年第6期刊发。文章发表后,中国知网下载2500余次,引用20余篇次。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杂志社公众号推文点击阅读7000余次,所推出的宣传视频“我说”点击量达7.4万余次。该文先后荣获江西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教育部第九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詹冬华将“做研究”形象地比喻成“挖矿”,“你要一直往下挖,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有持久性。”做科研就像开采矿藏,需要人去探索、挖掘,挖出的是原石,而科研工作者需要对其打磨、雕刻、抛光,才能使其熠熠生辉。科研的路很长,需要始终如一的钻研,这是詹冬华取得成功的关键。着眼未来,詹冬华依旧步履向前,“我现在要把手上的重点项目做完,估计需要4-5年时间,后面我还想再申报重大项目。”
“我有个‘梦想’,是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詹冬华受祖父的影响,从小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感兴趣。而他真正有意识地练习书法是从大学开始的,曾受教于全国知名书法家崔廷瑶先生。读博期间,受业师王岳川先生(北大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协理事)指点,广泛涉猎古代书论及书法美学理论。来到师大任职后,詹冬华开始有计划地练习书法。在教学科研之余,他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临池不辍,写过很多碑帖,广泛涉猎魏碑、二王、欧阳询、孙过庭、米芾、黄庭坚、文征明等书家名作。“通过写书法参加比赛,进而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书法爱好者的共同梦想”詹冬华说道,他也有这样一个梦想。
詹冬华研习书法照片
詹冬华主攻行书,书风雅正,功力深厚。书法创作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赛。作品被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师大图书馆、绍兴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部门收藏。詹冬华进行书法实践的同时,也不忘书法理论研究,曾在《文艺研究》《中国书法》《中国文艺评论》等发表书法理论及评论文章20余篇。凭借在书法理论方面积累的一些成果,他于2017年获批中国书协会员,2022年入选第八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2023年被推选为江西省书协常务理事。2024年8月,詹冬华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工作,担任监审委员会委员(书法理论方向),其行书作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特邀)。
可以说,书法是詹冬华科研道路上的能量补给站。他将书法与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文艺学、美学与书法学的交叉融合,在学术创新方面做了较好的尝试。詹冬华认为,理论研究与书法实践可以相互支撑。在书法上获得的体会能写成文章,助力学术进步。而学术成果也会反哺书法,推进对书法的研究。詹冬华不固守一亩三分地,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创造、创新,当是敢为人先者。
“用科研推动教学”
如果说初高中教学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大学教学便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詹冬华认为,用科研推动教学,通过科研来助力知识的创新,并以此促进教学,是他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很多知识是随着时代进步而更新,现在对十年前问题的看法可能与当初不同,尤其是人文学科。如果自己不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新对问题的认识,很有可能被淘汰。”詹冬华说,“而大学老师就是要带着学生去做这样的事情。”
“大学课堂,最关键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詹冬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能力。他认为应该充分激发本科生思考的潜能与开辟问题的冲动。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文学评论与写作这门课上,他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用两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写一篇学术评论文章,不限定字数。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詹冬华的指导下,先后有3位本科生的文章写得很出色,并在毕业时将这份“平时作业”当作本科学位论文提交。经过他的指导和修改,3位同学的论文均获得该年度全校“百优论文”。其中一位学生曹海峰,写的是徐怀中的《牵风记》,第一次交上来时便有3万多字,“我当时看了一个下午,给了他最高分。毕业时,我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又给我一稿,5万多字。现在这位同学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另一位学生是董倩倩,毕业论文写《红楼梦》的园林美学思想,最终稿4万余字。她的基础扎实,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去了首都师大读文艺学硕士,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这些事例说明,大学老师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者和科研工作者,更是育人者。詹冬华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同时,更是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勇于向未知领域拓进,创造新的知识,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成为学生求学道路上的人生导师。
詹冬华和学生合影
詹冬华将其自身的教学理念归纳为4个层次——“愿、知、能、化”。所谓“愿”,即学习的愿望,学好一门课要发自内心的想,而不是为了拿学分;所谓“知”,即将课程相关知识搞清楚,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所谓“能”,即思考、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比“知”更高的层次;所谓“化”,是要跳出本专业和学科的限制,向临近学科迈进,实现知识的融通与创新,这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文学评论写作”的教学中,詹冬华努力践行这些理念。写文学评论需要用到文学概论及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这是“能”的层次。不仅如此,他自己也逐渐向“化”的层次迈进,他说:“我除了写文学评论之外,也写了很多书法评论,目前正开展对绘画方面的研究。我也努力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当中。”2022级汉语言文学3班的曾婧对此感触颇深:“詹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各个知识点时,会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不仅是文学上,还涉及哲学、心理学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潜心教学科研18年,詹冬华回忆过往种种,感触颇深。他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寄语,与大家一起共勉:一是“时不我待”,一定要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对自己未来十年应有大致的规划;二是“正位凝命”,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使命,矢志不渝,向未知领域求索;三是“君子不器”,在探索未知的同时,也要用艺术来丰富自己,力争成为一个内心充实、有创造活力的人。
END
大通社-新媒体中心
记者 |张宏秋 姚洛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值班编辑 | 周启璇
责任编辑 | 刘依然 赖江华
审核 | 刘小明 曹琪 钟雪艳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