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竟与脑损伤反应相似?Nature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早期存在神经嵴样细胞状态,或为治疗新方向!

学术   2025-01-07 18:04   上海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最具侵袭性和挑战性治疗的脑部恶性肿瘤之一,其复杂的遗传和细胞异质性在临床诊断时已经非常明显。在《Nature》期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探讨了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的早期发生机制。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一种具有神经嵴样基因表达特征的恶性细胞状态。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揭示其早期发病与正常脑损伤反应相似,由类似神经嵴的细胞驱动,对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启示。



01



研究背景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脑恶性肿瘤,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仍然无法治愈。GBM的复杂性在于其在临床诊断时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和细胞异质性,这使得研究其肿瘤发生的早期机制变得困难。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识别可能导致正常脑前体细胞转化的突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在GBM形成中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晚期肿瘤的复杂细胞群,早期肿瘤发生的事件序列仍不清楚。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探索晚期胶质瘤中恶性细胞的转录异质性,揭示了多种发育样细胞状态和谱系的存在。这些研究表明,恶性胶质瘤可能起源于胚胎期的放射状胶质细胞或成人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然而,由于在肿瘤发生的最早阶段对人类肿瘤进行采样存在临床和伦理挑战,直接解决肿瘤起始和维持细胞身份的尝试仍然有限。为了深入了解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研究团队结合了GBM小鼠模型、磁共振成像和单细胞分析,系统地追踪了从肿瘤起始到晚期发展的过程。

02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存在一种具有神经嵴样基因表达特征的恶性细胞状态,这种状态在肿瘤生长的后期相对减少。通过对受伤正常小鼠大脑的研究,发现类似的细胞在受伤后出现并随着时间消失,表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可能激活了类似于损伤反应的程序。研究还揭示了在脑中枢前体细胞中激活癌基因后,脑内启动了一种非恶性损伤样微环境。这些发现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阶段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可能对其治疗和早期诊断及预防产生影响。

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单细胞ATAC-seq技术,揭示了肿瘤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异质性。发现神经嵴样细胞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相对丰富,但在晚期阶段减少。研究还表明,这些神经嵴样细胞可能是肿瘤细胞层次结构的一部分,随着肿瘤的生长而演变。通过分析细胞的克隆层次结构,发现这些细胞在早期和中期阶段的克隆中占主导地位,而在终点阶段则较少。研究还指出,脑损伤可以诱导类似神经嵴和间充质干细胞的状态,这表明肿瘤的发生可能模仿了脑损伤反应程序。总体而言,这些结果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可能涉及一种损伤反应程序的激活,导致神经嵴样细胞状态的出现,从而推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03



临床意义



本研究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鉴于神经嵴样细胞在肿瘤早期阶段的重要性,靶向这些细胞状态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其次,鉴于肿瘤的形成可能与损伤反应有关,研究在疾病早期通过干预损伤信号通路来预防或延缓肿瘤的发生也具有潜力。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基础,可能帮助改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

04



实验策略



论文使用小鼠模型,通过条件基因敲除和谱系追踪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来详细分析肿瘤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1. 小鼠模型构建:   使用了两种小鼠模型:在胚胎期诱导的nestinCre/+Trp53f/fPtenf/+R26td/+(nestinCPPT)和在出生后诱导的Sox2creER/+Trp53f/fPtenf/fR26td/td(Sox2CEPPT)。   通过Cre-loxP系统敲除Trp53和Pten肿瘤抑制基因。 
2.肿瘤诱导与追踪:   使用Sox2-CreER和nestin-Cre小鼠模型结合Trp53和Pten基因的条件性敲除来诱导肿瘤。   采用R26-tdTomato报告基因进行细胞标记和追踪。 
3. 组织采样和处理:   从不同肿瘤发展阶段(‘前肿瘤’阶段、‘早期病变’阶段、‘中期病变’阶段、‘终点’阶段)的小鼠中采集脑组织。   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离标记的突变细胞和非突变细胞。 
4. 单细胞RNA测序:   使用10x Genomics平台对分离的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细胞的基因表达特征。   使用Seurat软件分析和聚类,识别肿瘤样本中的恶性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 
5. 数据分析与验证:   通过scATAC-seq技术验证scRNA-seq的观察结果。   利用CNA推断和细胞系谱构建等方法,分析肿瘤细胞的克隆层次结构和进化模式。

05



数据解读



图1:小鼠大脑的MRI图像,展示从癌前期到终末期阶段脑病变的出现和进展


Figure 1 展示了研究人员如何利用小鼠模型,通过MRI成像和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追踪胶质母细胞瘤从早期到晚期的发病过程。

(a) 显示了MRI检测到的三个不同小鼠大脑样本,强调了从“前肿瘤”阶段到“终点”阶段脑病灶的出现和发展过程。红色箭头标示了病灶(即肿瘤)的位置。

(b) 左边的图示显示了T2-FLAIR序列MRI成像中左脑半球(IP)的亮病灶(红色箭头)与右脑正常区域(CR,黄色箭头)的对比。右侧的图则展示了大脑的HE染色切片,红色虚线标示区域为病灶,黄色虚线标示正常区域。

(c) 利用UMAP和Louvain聚类分析了从30个肿瘤和对照样本中获得的大约100,000个单细胞,确定了14个转录和生物学上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点代表一个单细胞,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细胞群。

(d) 则展示了与(c)类似的UMAP图,但突出了属于五个样本组的细胞。不同的颜色显示了五个组的细胞分布(对照组为绿色,“前肿瘤”阶段为蓝色,早期病变为紫色,中期病变为橙色,终点为红色)。

结论:MRI成像有效地展示了小鼠大脑中病变的出现和进展过程,从癌前期到终末期阶段,病变逐渐显现并发展。


图2:UMAP图展示从Sox2CEPPT和nestinCPPT小鼠模型中收集的肿瘤样本中识别出的八种恶性细胞状态


Figure 2 使用UMAP分析方法研究Sox2CEPPT和nestinCPPT小鼠模型中肿瘤样本的细胞状态。

A. UMAP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细胞,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细胞状态。通过UMAP分析,作者识别出八种不同的恶性细胞状态,这些状态在Sox2CEPPT和nestinCPPT小鼠模型的肿瘤样本中存在。

结论:通过UMAP分析,识别出Sox2CEPPT和nestinCPPT小鼠模型的肿瘤样本中存在八种恶性细胞状态。


图3:基于推测的恶性细胞拷贝数变异识别的遗传克隆在早期病变复制样本1中的情况

Figure 3 展示了在早期病变复制样本1中,基于恶性细胞的推测拷贝数变异(CNA)识别的遗传克隆。

A. 热图用于展示恶性细胞中识别出的染色体扩增和缺失,克隆被分为不同的组别。通过分析恶性细胞的染色体扩增和缺失,识别出不同的遗传克隆。结论:通过分析早期病变复制样本1中恶性细胞的染色体扩增和缺失,识别出不同的遗传克隆,为理解恶性细胞的遗传特征提供了依据。


图4:系统发育树展示早期病变复制1号中的恶性细胞克隆世代


Figure 4 展示了早期病变中恶性细胞的克隆世代,旨在揭示这些细胞的进化关系。

(a) 展示了早期病变阶段样本中恶性细胞的系统发育树,其中节点代表单个细胞,色彩编码指示不同的克隆代。每个细胞节点的生成定义为从根节点到该节点的步骤数。色彩指示了每个克隆代中识别出的恶性细胞状态。(b) 则以与(a)相似的分析方式,展示了中期病变阶段样本的结果。(c) 则展示了终点阶段样本的相同分析。综合来看,早期的克隆代中显著富集有神经嵴样细胞,随着克隆的进化,这些细胞状态逐渐演变为具备更高增殖能力的前体样细胞和分化样细胞。此图揭示了胶质瘤中不同恶性细胞状态是如何在克隆进化过程中产生和变化的,为理解其肿瘤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胞层面的视角。这支持了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即肿瘤内存在慢周期的多能性神经嵴样细胞状态,在肿瘤层次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并随肿瘤的发展而演化。


图5:颅内插管植入手术的主要步骤图像及损伤后小鼠脑部MRI扫描显示IP半球的组织损伤与CR侧的对比

Figure 5 展示了颅内插管植入手术的主要步骤,并通过MRI扫描显示了手术后IP半球的组织损伤情况,与CR侧相比,IP半球的损伤更为明显。

A. 图像展示了颅内插管植入手术的主要步骤。通过这些图像,研究人员能够详细观察到插管植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细节。

B. 小鼠脑部损伤后的MRI扫描图像。扫描结果显示,与CR侧相比,IP半球存在明显的组织损伤。这表明插管植入手术可能导致IP半球的组织损伤。 


图6:UMAP图展示在对照组和肿瘤样本中识别的小胶质细胞亚型 


Figure 6 展示了对照组和肿瘤样本中的七种小胶质细胞亚型,提供了关于小胶质细胞在肿瘤环境中多样性的重要信息。展示了研究中涉及的肿瘤和非恶性细胞间的细胞通讯及其在不同肿瘤演变阶段的信号动态。 

(a) UMAP图标识了在对照和肿瘤样本中发现的不同小胶质细胞(MG)亚型。每个点代表一个单细胞,不同颜色对应七个识别出的微胶质细胞亚型。 

(b) UMAP图与(a)类似,但每个图中高亮显示了属于五个样本组的细胞。不同颜色表示(a)中识别的小胶质细胞亚型在每个样本组中的分布。 

(c) 点阵图展示了每个小胶质细胞亚型中高度表达基因的代表性富集通路。点的大小代表富集得分,而颜色则反映统计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在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相关的小胶质细胞中高度富集的炎症和疾病相关信号。 

(d) 热图总结了不同细胞状态和类型在肿瘤发生四个阶段中,在代表性信号通路中的信号角色。每个阶段有两个面板,其中第一个面板中红色标尺反映了每个细胞状态和类型作为信号发送者的重要性,而第二个面板中蓝色标尺反映作为信号接收者的作用。 

(e) 左侧展示了一个小鼠大脑H&E染色切片显示的终点恶性病灶。用虚线突出显示了肿瘤区域。对该切片进行了使用10x Visium平台的空间转录组分析。右侧的空间特征图显示了在空间转录组样本中恶性细胞状态的分布。 

(f) 多个空间特征图显示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细胞类型和状态在空间转录组样本中的丰度。这些特征化基因签名用于确定不同细胞类型在正常和肿瘤区域的分布,进一步验证了肿瘤微环境中损伤相关细胞类型的特异性丰度。 

总的来说,Figure 6揭示了在胶质母细胞瘤不同阶段中,肿瘤细胞状态和损伤样小胶质细胞之间具有复杂的信号交换,并强调了这种交流在肿瘤早期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强调了特定信号通路在不同的肿瘤发展阶段中的起源和接收者,展示了这种细胞通讯对肿瘤进展的重要性。


06



主要结论



这项研究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发生过程,强调了在早期肿瘤发生阶段大量存在具有神经嵴样细胞(neural crest-like cells,NCC-like)的特征性细胞状态。研究采用小鼠模型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追踪了从肿瘤形成的初始阶段到终点的进展。研究表明,这种NCC-like细胞状态在肿瘤早期阶段非常丰富,并且似乎与正常脑损伤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细胞状态相似。通过揭示这种类似损伤的反应机制,研究为GB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07



讨论总结



研究指出,GBM的早期肿瘤发生阶段中NCC-like细胞的存在可能与一种损伤反应相关。这种细胞状态可能源于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如Trp53和Pten),激活了一种异常的再生程序。这些NCC-like细胞可能处于肿瘤细胞层次结构的顶端,支持肿瘤的多样性并推动肿瘤进展。此外,研究发现脑损伤可以在正常成人大脑中诱导瞬时的NCC和MSC样细胞状态,进一步支持了肿瘤发生过程中损伤反应的激活。总体而言,这些发现为GBM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揭示了其与正常发育和损伤愈合过程的潜在联系。

END

解螺旋
解螺旋——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我们通过解构科研规律、归纳文章套路,授医生以渔,令你成为一位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