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敏瞧(1912年—2005年4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山西省垣曲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5年4月11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3岁。
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车敏瞧由家乡步行千里赴太原,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学校。
1935年,车敏瞧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赴上海,学习研究世界语和新文字,并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编拉丁化新文字刊物《我们的世界》,并编译出版新文字读物《我们的出路》、《穷人的朋友》等书籍。
1934年,参加中华民族抗日武装自卫会山西分会。
1936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党工作,6月加入中共青年团。
1937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民大六分校教务主任,山西五专区抗日保安队政治部主任,五专区武装科长,决死三纵队政治部主任,太行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延安党校三部组教科副科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并长期坚持太行地区的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
战斗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旅政治委员,太岳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一八六师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曲沃战役、垣曲解放战役、太原解放战役和西北、西南的进军。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
朝鲜战争时,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政治部主任。
1954年,车敏瞧离开部队任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政委、党委书记。
1958年,任北京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
1963年,任吉林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党委书记。
1973年,任吉林师范大学(后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76年,靠边,被强令当“顾问”。
1977年底,复职,仍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73年3月至1981年1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期间,他勇于保护干部,积极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进行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对迅速恢复办学秩序和提升办学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1年至1988年,车敏瞧任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他认真落实统战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大力改进提案工作,重视视察和调研,积极献计献策,为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5月离职后,他仍然关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多次向党中央和省委谏言。
是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2005年4月11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3岁。
主编刊物
主编拉丁化新文字刊物《我们的世界》。
出版读物
编译出版新文字读物《我们的出路》《穷人的朋友》等书籍。
诗歌
《平反》(辩才何须折五骨,酷令老身喷气飞,春来晓镜明秋水,愿将余热尽放辉。)
《书法赞》(正草隶篆四大家,纵横大小任由它。润屋只须半张纸,精神文明一枝花。)
所获荣誉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车敏瞧始终忠于党,热爱人民,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热烈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他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顾全大局,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他工作作风严谨,雷厉风行,善于抓大事,抓主要问题,举重若轻。他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求贤若渴,敢于用才,勇于护才,视高校师生为良师益友,深受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兴趣广泛,学习不辍,多才多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