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计划展开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测试,有望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Neuralink竞争。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计划开发适用于医疗康复和虚拟现实等应用的脑机接口设备,其中就包括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据介绍,NEO的临床试验于2023年开始,早期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术后9个月能够喝水、进食和抓握物体,相关研究者计划在2025年扩大试验范围。新的“减肥神药”:继司美格鲁肽和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在减肥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后,新一批针对肥胖的疗法可能会在2025年展现出有效成果并获批。同时,研究人员也在继续探索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其他疾病的潜力,如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和成瘾等。2025年的月球即将迎来许多探月任务,同时,两项研究太阳风的任务也将于2025年发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SPHEREx天文台还计划在2025年首次进行全天近红外光谱调查,以102种颜色绘制整个天区的地图。粒子物理学家期待瑞典隆德的欧洲散裂源在经过十多年建设后于2025年开始运行,这台巨大机器将产生中子脉冲以探测材料结构。同时,CERN将完成详细可行性研究,以评估建造未来圆形对撞机(FCC)的成本、技术及环境影响。其他值得关注的重大科学事件包括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可能会对美国科学政策乃至全球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成员国目标在2025年5月之前就全球流行病条约达成一致;2025年11月COP气候峰会将迎来30周年;随着NASA-ISRO合成孔径雷达任务发射,气候研究者将有机会从太空研究森林碳循环和自然灾害等。(Nature news)
第三位人体猪肾移植患者手术完成:曾为母亲捐献了一个肾,目前恢复良好据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当地时间12月17日消息,上个月该中心的外科医生进行了全球第3例猪肾异种移植手术,他们将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到了一名53岁的活体捐赠者体内。这次猪肾脏活体移植手术使用的是经过10处基因编辑的猪肾脏,包括敲除了两个额外的基因,即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以及一个会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的基因。
此次接受异种移植的患者曾于1999年向她的母亲捐赠了一个肾脏,但几年后因怀孕期间的并发症出现了肾衰竭。2016年12月,她开始需要透析治疗,以清除血液中多余的液体和废物。后来她于2017年初被列入肾移植名单,但由于她血液中有害抗体水平异常高,很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移植排斥,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合适的肾源。她在移植等候名单上待了近8年,长期透析导致她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同情用药制度——当患者病情危及生命时,允许在临床试验之外使用研究型疗法——该患者被授权接受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目前患者恢复良好,仍需要持续服用药物,谨防潜在的排斥反应。(NYU Langone Health,STAT news)
38 名顶尖科学家联合发文,公布 300 页技术报告要求叫停镜像生命研究
自然界中,许多分子彼此镜像对称,无论如何旋转, 都无法从一种变成另一种,就像左右手一样。几乎所有生物大分子都表现出明确的手性偏好,例如,蛋白质由L-型氨基酸组成,DNA和RNA由D-型核苷酸组成。此前,研究人员已经在实验室中合成了镜像氨基酸和镜像蛋白质,并开始致力于创造完全由镜像生物分子组成的生命形式。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近日,多个学科领域的 38 位顶尖科学家在《科学》联合发布声明,并附上了300页的技术报告,称镜像细菌可能造成全球致命性灾难,呼吁停止以创造镜像细菌和其他镜像生命为目标的研究。
这些科学家表示,镜像细菌可能感染各种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同时对噬菌体和抗生素有抵抗力,一旦从实验室中泄漏,将会带来前所未有且不可逆转的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免疫系统依赖于手性相互作用来识别入侵细菌,然而,镜像细菌会削弱手性相互作用,逃避许多由手性分子介导的免疫机制,从而引发致命感染。此外,镜像细菌可以抵抗天然噬菌体,还对微生物竞争对手产生的大多数抗生素具有抗性。这种抗性会使镜像细菌迅速增殖传播,并在扩散过程中演化,进一步引发人类和动植物反复感染。更令人担忧的是,镜像抗生素、抗镜像细菌的转基因作物和镜像噬菌体等对策似乎不足以阻止或扭转镜像细菌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传播。科学家表示,尽管至少还需要十年才能创造出这些生命形式,但最好从一开始就不要这么做。(公众号“科研圈”)
银河系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发现双星系统
动画展示了D9恒星系统的两颗恒星如何在气体和尘埃云的包裹下相互绕行。蓝线表示双星系统围绕人马座A(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运行的轨道。D9是有史以来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发现的第一颗双星。它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的形成和生存意味着黑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毁灭性。(视频来源:欧洲南方天文台M.Kornmesser)
银河系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Sagittarius A*)被高速恒星和尘埃天体环绕,它们被统称为S星团(S-cluster)。人们预测S星团中存在双星系统(两颗恒星围绕同一重心,被引力彼此约束),但此前尚未探测到。过去的研究认为,由于恒星与人马座A*的相互作用,这类恒星不太可能稳定存在。但最近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论文报告了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发现的一个双星系统。研究团队利用甚大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的档案数据,首次在S星团里探测到一个双星系统。该系统被称为D9,由双星D9a和D9b组成,年龄相对较轻,预计约270万年,可能形成于S星团的外部。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系统在S星团内的稳定期已经走到尽头,由于黑洞的影响,双星系统的两个部分可能会在较近的未来合并。对D9的探测表明,这类双星系统在从S星团外迁移到内部后,能够在星团里存续约100万年。这些发现为了解人马座A*轨道上恒星的潜在演化路径带来了新的见解。(Nature)
图片来源: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3dVision | Johan Bournonville | Anne-Kathrin Baczko(观看完整视频请点击这里)
此前,天文学家曾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捕捉到了黑洞的第一批图像。但我们还不清楚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以近光速向太空发射星系大小的高能粒子流(喷流)的,而活动星系核的喷流可以说是现今宇宙中能观测到的最壮丽景象。最近,一项发表于《天文学与天文物理学》(Astronomy&Astrophysics)的研究结合利用EHT、甚长基线阵列(VLBA)和全球毫米波特长基线阵列(GMVA),拍摄到了低电离核发射线区的星系NGC 1052中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及其双极喷流最内层区域的图像。根据测量结果,研究人员还估算出了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磁场强度。该磁场强度为2.6特斯拉,约是地球磁场强度的4万倍。这与之前对这个星系的估计一致。(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