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7日首批成品柴油注入锦郑成品油管道华北支线以来,锦郑成品油管道华北支线已安全运行100天。回想起承建锦郑管道华北输入支线迁改项目的经历,公司 CPP501 机组加强党建引领,闯关夺隘、锐意进取,留下了难忘的点点滴滴。
创新,量质齐升
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锦郑成品油管道是实施“北油南调”的一项战略工程。在锦郑管道华北输入支线迁改项目中,针对360°全自动氩弧根焊技术焊接施工难题,党支部迅速成立“技术创新小组”。
“这次焊接工艺优化升级,把手工钨极氩弧根焊改成360°全自动氩弧根焊,这是个大方向啊!”技术员张志鸿说。
“听起来不错,可真要实现不容易吧?”电焊工王金波问道。
“是不容易,但这技术要是成了,那好处可多了。它采用360°圆周焊接,能同时实现下向焊和上向焊,而且还能减少机头拆装工序,质量和效率都能大幅提升,这可是填补国内薄壁中等口径管道全自动焊施工空白的技术。”张志鸿解释道。
于是他们围着直径457毫米的管道反复试验,有时为了找到最佳焊接参数,甚至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针对360°圆周焊接过程中送丝速度、摆动宽度、两侧停留时间和焊接速度的匹配,认真琢磨;针对钨极与工件之间的距离,立焊位置容易出现的未焊透现象,努力规避;确定收弧位置,防止收弧处未熔情况发生......
经过无数次尝试,他们终于实现焊接工艺优化升级,并在1公里的试验段施工中,圆满完成试验段焊接施工任务,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 100%。
突围,舍我其谁
管线施工正值华北地区强降雨时期,7月的暴雨如凶猛的野兽般毫无预兆地来袭。刹那间,施工现场的部分区域很快就被积水吞噬,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别慌,党员同志们跟我上!操作手先把设备开到高处。”身为机组长的党员邓安进声如洪钟,大喊一声后,便率先冲向了那片被淹区域。
“这边的焊丝得赶紧转移,不然损失就大了!”材料员、党员王蒙边回应,边快速冲向那些焊接材料,在雨中奋力地搬抬。
“大家赶紧装土袋,把堤坝筑起来,不能让水再蔓延了!”副机组长、党员周继军扛起沉重的土袋,扯着大嗓门喊着。他的脸上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土袋压在肩上,却丝毫没有减慢速度。
雨水模糊了视线,无情地打湿了他们的脸庞,泥浆四处飞溅,很快就溅满了他们的工装。
在党员们的带动下,他们一起将土袋搬运至指定位置,为设备和材料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挡那来势汹汹的洪水侵袭。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奋战,5台移动电站、10桶焊丝完好无损,为第二天的施工打下了基础。
护绿,从“小”入手
一天,施工现场附近的村民找到机组长邓安进。“你们施工灰尘有点大,影响我们生活啦。”村民抱怨道。
“您放心,我们马上解决。”邓安进联系项目部增加了一台洒水车,并增加洒水次数,又带领大家对易产生灰尘区域进行覆盖,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大家一定注意,环保工作绝不能马虎,多注意降尘,别影响周边村民生活。”
在除尘的同时,机组也格外注意对土地的保护。
在设备保养过程中,一名施工人员不小心把机油撒在了地上,焦急地喊道:“哎呀,这可咋办?机油流了一地。”
“别慌,赶紧拿工具来处理,机油渗进土里会污染环境的。”经验丰富的老工人王向东喊道。
于是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有人拿来了编织袋,有人拿来了铁锹。“动作快点,咱们得把这里清理干净,可不能让这点机油破坏了咱们的劳动成果。”
随着环保措施的落实,锦郑管道华北输入支线迁改项目因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受到广泛赞誉。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管理中心锦郑工程项目部授予Cpp-501机组“优秀机组”荣誉称号。而这些荣誉,是对CPP501 机组最好的褒奖。
——推荐阅读——
图文|谢乐江
编辑|沈毅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