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家2024秋季招新正在进行
考核共三个环节
简历筛选+群面+单面
对于群面你是否还有许多困惑?
我们为大家带来秋季学期面试样题
让你有备而来!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获取面试样题PDF文件~
面试样题
UC
案例背景
AI+教育是大模型落地的优质赛道之一。全球视角下,教育与科技螺旋发展,从信息化向个性化演变,从技术型向创新型延伸,2012年深度学习浪潮后,AI助力因材施教景气度持续高企,2022年末ChatGPT引领认知智能浪潮,AI+教育打开新一轮想象空间。国内视角下,我国教育信息化自2018年起进入2.0时代,以软件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引领数字化转型;2021年双减政策更强调“人机共教、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K公司是“AI+教育”行业的龙头企业。教育领域是该公司AI落地的重要场景,公司已将大模型能力植入学习机产品,市场反响较好。现邀请你们组担任他们的管理咨询顾问,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面试样题
UC
材料正文
1
中国教科院提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转型起步、资源共享、数据驱动、AI融合和生态重塑五个阶段。面向全球,报告提出近期数字教育发展的五个趋势:第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前景广阔,助力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第二,科技驱动的沉浸式场景将改善学习体验,使虚实融合成为学习新常态;第三,教育评价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支撑;第四,教师与人工智能共存、共教、共学,创生人机复合型教师;第五,数字教育应用生态蓬勃发展,泛在、多元、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将催生新的教与学方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3)》
大模型赋能教育个性化符合产业趋势,短期看知识检索与语言学习落地,长期关注灵感索引与商业逻辑重塑。受益于大模型红利,AI已能实现从感知向推理的跃迁,大模型基于垂类数据的有监督微调可以实现垂直领域的模型强化,为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落地赋能。其中,因材施教刚需、强付费意愿和高数据丰富度是我们看好AI+教育的核心原因。当下AI大模型赋能教育的主要模式包括内容检索和语言学习,我们认为内容生成、灵感索引是长期落地方向,且未来大模型厂商有望在价值分配中占据较高比例,XR+AI也有望为教育带来创新活力。
——中金公司:《AI+教育,大模型浪潮下的高景气赛道》
2
K公司自创业以来持续聚焦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并始终保持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致力于让机器 “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公司多年来一直秉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顶天”是指核心技术始终保持国际领先,“立地”是让技术成果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K公司依托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的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企业数智化转型、办公等领域,已经实现了源头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良性互动,在不断扩大的应用规模中成效显现。在教育领域,K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加教育教学场景深度融合应用。目前,公司智慧教育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应用。
——K公司2022年年报
K公司智慧教育业务构建了面向G/B/C三类客户的业务体系。G端及B端主要覆盖学校场景的教学及考试工作,G端相对B端解决方案规模体量更大。
针对G端即教育管理单位主要产品是因材施教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学生画像,以学定教,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提升效率。智能评卷系统可以批改试卷,已经在多个省市高考阅卷中采用。
针对B端即学校等教育机构,主要提供智慧课堂、智慧分层个性化作业方案、智慧心育解决方案、智慧体育解决方案等。截止2022年底,公司智慧教育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已在50余个市、区(县)级实现应用。按业务分,考试等运营型根据地业务在疫情影响下仍有较好增长,未来有望实现更高利润;在智慧课堂场景,公司实现“学情可视化诊断分析、备课资源智能推荐、教学过程动态调控、课后学习个性化规划”;面向“双减”需求,智慧作业方案提供分层个性化的作业布置等解决方案,实现学情数据采集和大数据精准教学,帮助学校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增效。
G端&B端方面,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教育信息化经费。2022年中国GDP为12102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保持在4%以上,则202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超48408亿元。根据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政策,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财政预算驱动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升级,根据艾瑞咨询估计,2022年泛AI产品渗透率占教育信息化投入的10%以上。
针对C端主要提供了学习机、个性化学习手册、课后服务课程服务等产品。AI学习机(硬件):主要目标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群体,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减负增效。2020年全国K12学生中学习机的渗透率仅为2.4%,成长空间大。2022年,K公司学习机品类线上与线下渠道共同赋能,增长均超100%,市场份额超15%。个性化学习手册(硬件):主要目标高中群体,个性化学习手册目前已在全国3000多所高中应用,覆盖400万+学生。课后服务平台(软件):主要目标义务教育群体,据测算,2022年我国初中、小学课后服务平台渗透率在56.42%左右。在已正式建设的县区级课后平台中,K公司市场份额超50%,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学生按照课时付费。
3
过去几年间,由于困于商业化落地场景,整个AI赛道都被盯上了“袪魅”的标签,玩家们只能一边靠着传统的To G业务苦苦支撑,一边不断将自身同前沿科技、概念嫁接,靠兜售“想象空间”苟延残喘。
纵观K公司的业务布局,既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传统项目,亦涉及自动驾驶、元宇宙等这些年的新晋风口,整体调性上与活在风口里的AI四小龙等玩家别无二致。但同为老牌AI玩家,得益于“GBC”的全面发展,K公司并没有陷入此前AI四小龙的困境。相较于重点发力G端与B端的其他玩家,K公司在C端布局甚早,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规避了AIGC爆发之前,科技语境对于AI的商业化“凝视”。2023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40.1%,与上年同期持平。考虑到毛利率较高的教育产品及服务、医疗业务增长较快,毛利率较低的信息工程营收持续下滑,公司整体毛利率预计提升。
从结果来看,K公司似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ToG业务营收下滑明显,营收占比亦在收缩,数字政府行业应用、智慧政法行业应用营收分别同比下滑41.06%、20.21%。这意味着,靠G端输血的逻辑,不适用于现阶段的AI赛道。不过,纵使K公司靠着G-B-C路线实现了转身,但沉寂的AI语境,以及同地域绑定较强的业务面,依然阻碍着K公司迈向更高的台阶。2023年第一季度,K公司营收78.41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润7357.20万元,同比下降73.54%,各方面表现均难言理想。
而就在这时,ChatGPT爆火所掀起的AIGC热潮,释放了已被判“死缓”的AI。在此背景下,科技巨头纷纷加深布局,本就是局内人的K公司则顺应潮流,于今年5月推出大模型,并在第一时间将之植入了以AI学习机为代表的消费产品。教育本质上是一门消费与付费相互割裂的行业。以K公司布局甚深的智能教育硬件为例,付费的客户大多是学生家长,但真正“消费”内容的用户其实是学生。而这种割裂所造成的信息差,恰恰造就了AI在C端市场的绝佳落地场域。毕竟对家长而言,教育产品的核心卖点往往不是标准化的单向知识传输,而是“因材施教”的能力。这正是大模型赛道整体还未找寻到明确的商业化出口的当下,K公司能迅速将大模型转化为商业成果的逻辑。
虽说在此之前,K公司旗下的AI学习产品就已经在教育硬件领域站稳了脚跟,并在“后双减时代”的窗口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惜,看上这门生意的巨头不止K公司一家,不乏步步高、读书郎等渠道能力极强的老牌厂商,以及百度、网易有道等互联网玩家——在激烈的竞争语境中,K公司的优势并不明显。大模型则为K公司构筑出了短暂的壁垒,使其在红海中找到了差异化方舟。数据显示,搭载大模型的公司AI学习机,GMV在这两个月分别增长136%和217%,推动K公司C端智能硬件GMV5-6月同比翻倍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K公司营收49.54 亿元,同比增长9.68%,环比增长71.56%,毛利19.38亿元,同比增长7.80%,环比增长60.21%——可见,C端业务的起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K公司第一季度的不利局面。但这同时也意味着,K公司下一阶段的走向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端市场、教育领域以及大模型所带来的正向反馈能持续多久。
——整理自新浪财经等
4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仅小幅增长。公司 2022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8.20亿元,较上年增长2.77%,实现毛利76.84亿元,较上年增长2.00%。增长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特殊环境,较大程度上延缓了公司相关项目的实施、交付、验收等相关工作的进度,因此影响了收入的实现进度。尤其第四季度超过20个项目、超过30亿元合同延期(但相关项目并未取消);另一方面, 公司在2019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2022 年10月7日被再次极限施压,从供应链到相关的合同签署需要调整的过程,也影响了当期订单签订的节奏。在遭受上述因素影响的同时,公司2022年可持续型根据地业务仍实现了 23%的增长,一定程度抵消了大项目延期所产生的影响,公司收入和毛利实现了小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4.18亿元。公司毛利总额76.8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51亿元,但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减少了5.61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教育、医疗等持续运营型根据地业务的合作平台拓展投入、新产品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适配等方向新增投入约8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6亿元。公司 2022 年销售回款176.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81%,与公司营收增长保持良性、健康匹配。
综上所述,2022年公司进一步夯实了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的地位,自主可控再上新台阶,可持续运营型业务稳健增长。当前,认知智能大模型带来人工智能产业全新机遇,公司将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更高质量地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K公司2022年年报
5
2022年公司教育业务营收增速为2.6%,主要由于2022年第四季度约18亿元教育相关项目延期。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6%, 其中C端产品在大模型加持之下同比增长约48.0%,G端加B端营收同比下滑13.6%。随着市场上其他品牌的学习机上线大模型功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下半年C端学习机增速慢于上半年。根据公司公告,G 端和 B 端前期延期的项目均在持续有序推进。据K公司高级副总裁江涛所说,目前教育业务来自C端、B端、G端的营收比例已经大致调整至40%、约30%、约20%。
——国金证券:《技术弄潮,业务聚焦》
2023年,K公司正式启动了出海业务布局,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公司AI营销已经拥有大量的行业解决方案和稳定的客户群。这些客户群包括品牌和互联网客户,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K公司需要将解决方案布局到海外市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其次,K公司集团的整体出海战略也推动了公司AI营销的出海布局。集团包括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翻译机、录音笔、办公本等C端硬件的出海,以及海外开发者生态的布局。这些业务都与公司AI营销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密切相关。通过与集团的合作,公司AI营销可以更好地与集团业务形成联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公司AI营销的出海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国家,主要涉及互联网行业,包括电商、工具、游戏、金融等。未来,公司AI营销期望能够形成包括DSP和ADX在内的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
公司AI营销的出海业务布局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全球用户的需求相结合,公司AI营销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和发展。
——K公司AI营销业务群副总裁王云霞
6
就落地逻辑而言, AIGC主要影响内容生产环节,在教育行业就体现在课件和题目的生成、作业批改、学情数据分析、学习资源推荐等环节,基本是原有场景和产品的替代,原有技术功能的优化迭代,较少出现新的场景和功能。
就落地速度而言,C端>B端>G端,成人教育>高等教育>K12>幼教,教室>学生>管理者。创新技术的落地通常需要一个应用扩散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教育这个古老的行业。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最先尝试新技术的往往是部分技术爱好者和先驱,C端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而B端和G端属于集体和组织行动逻辑,灵活性较低,且G端传统惯性较强,往往相对滞后。同时,在技术应用初期尚不成熟时,则需要配套设施的辅助落地。如果把AIGC技术看作教学资源的话,则需要教学对象和评估标准的配合,学生辨别和思考能力越强,教学内容的评估标准越明确和统一,则技术落地的可能性越强。具体来看,由于成人的辨别能力强,评估标准相对明确,所以成人教育整体的落地速度更快。从使用者的视角来看,使用过ChatGPT等AI技术的教师(占比65%)比学生多(占比61%),教师的应用需求更迫切,落地更快。同时,尽管 AIGC 技术应用对教学管理的影响重大,如对学情趋势的预测、管理决策的辅助等,但管理侧总体落地进程缓慢。
——艾瑞咨询:《2024年AIGC+教育行业报告》
请针对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与你了解的知识,预估中国AI+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请简要给出你的估算过程,无需计算准确结果。你觉得按照该框架估算出的结果还会受到哪些变量的影响?为什么?
2. 根据材料与你了解的知识,你认为AI+教育行业的核心成功因素(KSF,Key Successful Factor)有哪些?K公司有哪些竞争优势?有哪些可能的劣势?
3.“K公司日前提出了2024年四大战略目标,分别是:大模型国内领先对标GPT-4;赋能智能硬件终端1000万、独立软件用户数过亿;教育、医疗、金融、汽车、央国企、城市行业市场第一;汇聚100万大模型开发者打造行业第一生态。”
结合材料与专业知识,请你发散思维,思考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K公司应如何保持AI+教育市场的头部地位并扩大竞争优势?请你们讨论并提出至少三方面的长期发展战略以支撑C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 请针对讨论内容进行五分钟的展示。
面试样题
UC
作答建议
群面比较注重大家的business sense,大家可以通过B站,小红书等各个平台熟悉和巩固一些基本的商业分析框架,如波特五力、PEST等,并结合我们公众号公布的过往案例进行运用。
而真正面试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材料太多看不完,部分材料比较陌生等等。这时候大家不要慌张,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分工比如分块阅读or整体浏览重点,阅读过程中专注自己熟悉的部分,形成对这部分更深刻的洞见等方式。此外,图表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大家一定要留意哦!
——L师兄
U家群面需要大家面对较为充实的材料、相对陌生的队友、深浅兼备的问题,对大家来说既有一定挑战、也是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根据群面的以上特点,有一些建议给到大家:
1.面对充实的材料,建议从问题入手梳理材料,借助关键词和勾画形成观点。较短的时间可能不足以让大家详尽通读材料,从问题溯源或许能让你更快理解材料逻辑。此外,大家可以充分利用群面提供的草稿纸,在阅读材料和讨论中快速勾画、记录关键词提炼要点。
2.与较多的队友同桌,既需要快速定位自身角色、也需要凭借礼貌态度和质疑精神形成高效愉快合作。团队中常见的角色有Leader、Timer、Reporter等等,但并不绝对。我们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有效产出高质量的观点是最重要的。讨论过程中,尤其提醒大家注意时间控制,比如可以适时地打断无效冗长的发言,避免因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最后的展示准备仓促。
3.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时,我们希望看到大家的独特角度和对整体逻辑的把握。群面中,并不建议大家一味套用已有的分析框架,精辟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往往更能打动评委。如果能够将面试的题目以更有逻辑的方式串联并讨论,相信也会很大程度提升讨论效率和面试印象分。
祝大家面试顺利,期待U家的未来有你!
——X师兄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获取面试样题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