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张家窝镇家贤里社区成立于2013年,由张家窝镇6个村的村民集体还迁构成,常住人口4332户,近万余人,是张家窝镇最大的还迁型社区。面临“村改居”后居民观念转变难、居民与物业服务企业存在隔阂等问题。家贤里社区深入探索“红色物业”赋能基层治理,打造“红色大党委+红色物业+红色微网格+红色业委会”四红矩阵,营造社区党组织“一声呼应”、物业服务企业“快速响应”、群众“有求必应”的治理氛围。
01 锻造“主力军”
把治理力量“统起来”
一是建立“红色大党委”。社区“大党委”采用“现有专职委员+兼职委员”模式,由社区书记担任“大党委”书记,镇包联领导任“大党委”第一书记,吸纳辖区内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在“大党委”中任职,定期召开会议,凝聚治理合力。
二是培育“红色物业”企业。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打造物业服务企业党建阵地、红色物业服务站等载体,扩展多元化服务网络,促进物业服务提档升级。以家贤里小区的如鱼物业为重点,以点代面做好其他小区“传帮带”工作,培育更多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物业”力量。
三是做实“红色微网格”。实行网格下沿一级,划分微网格。建立“社区党支部—普通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推进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将党员服务承诺事项以及社区书记、网格员、民警、物业人员、微网格员等人员信息和职责在楼内公示,让居民不出楼栋即可反映问题,进一步提高网格运行效率。
四是建立“红色业委会”。探索利用还迁社区“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由镇、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协调,择优选配村(集体经济组织)“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红色业委会”成员,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主动参与,聚力攻坚,解决小区内难点问题。
02 激发“源动力”
让社区治理“活起来”
一是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选派社区“两委”担任物业及业委会党建指导员,发挥党建引领与组织协调优势,指导党建工作。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大党委”委员,积极参与社区重大决策与资源调配。针对小区外墙脱落问题,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及时会商决策,不到一个月便完成了63栋楼的补刷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二是双向融入、共促服务。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开设“红色物业服务站”提供助老代购代买、家政助餐助浴、便民磨刀配钥匙等31项普惠特色服务。推荐社区党员、业主代表担任物业义务监督员,解决小区绿化补种不及时、垃圾桶清洗不到位等问题20余件。
三是多方联席、定期会商。聚焦居民关心热点、物业管理难点及社区治理焦点,制定“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五共”议事决策机制,将物业服务企业纳入议事主体,成功解决了小区路灯不亮、排水不畅、楼道堆物、电动车乱停乱放等50余件居民烦心事。
四是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运用“吹哨报到”机制,社区将小区内需要上报的“大事”在网格平台进行“吹哨”,各部门迅速响应现场“报到”,共同商讨对策。今年以来,共解决助老打车、宠物便便箱等各类问题30余项,实现了问题的高效办结,促进了属地属事的协同联动。
03 瞄准“发力点”
使社区服务“惠起来”
一是构筑“四阵地”。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期盼,推动党群便民服务站、红色物业服务站、居民议事站及红色微网格服务站协调联动,建立“四站”服务阵地。今年以来,上门关爱低保户、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140余人次,开展健康义诊、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10余场,有效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二是运用“两平台”。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平台”服务社区居民,结合“周串门”“月服务”“季回访”机制,畅通居民意见诉求收集渠道。今年以来,主动收集居民业务办理诉求396项,梳理汇总难题3条,实现即办响应率100%、办结率100%、居民满意率100%。
三是抓好“三接待”。探索“楼组党员日常接待、社区‘四员’巡查探访接待,‘两委’班子特殊入户接待”的“三接待”工作法,帮助居民化解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办理事项500余件、业务咨询300余次,实现了社区服务“零距离”、基层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快响应”。
01
党建引领成效凸显
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的指导,以高质量物业服务推进美好家园建设。
02
共建共治成果丰硕
抓牢“红色大党委+红色物业+红色微网格+红色业委会”四红矩阵,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格局,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智慧与活力。
03
居民满意程度大幅提升
自“红色物业”实施以来,在居住环境优化、社区服务提升、社会和谐共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天津市文明社区、西青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如鱼物业公司党支部被评为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