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刊发丨“粗活”缸鱼 买画贴嘞(图)

民生   2025-01-04 07:45   天津  



  王学勤虽已89岁高龄,但年画制作对他来说轻车熟路,是刻在骨子里的技艺。


  缸鱼年画烙印着天津人质朴的年味儿记忆。


  缸鱼映在水缸里,随着微波轻荡,汇影成像。


  拓印过程对于王学勤来说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从雕版开始,缸鱼年画的每一道工序王学勤都亲力亲为。


  棕刷蘸墨均匀拓印,形成画坯。


  缸鱼年画色彩鲜明,绘制中颜料盘中的每个颜色都那么简单纯粹。


  在天津西青区有一种被称为年画“活化石”的缸鱼年画,承载着几代人的春节记忆与文化传承。作为天津杨柳青传统年画的独特品种,“粗活”缸鱼年画与被大众所熟知的“细活”年画不同,艺人在绘制过程中,通常采用红、绿、黄等鲜明的颜色,以大面积的平涂方式填充画面,用笔大胆、粗犷,色彩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单纯而浓烈的搭配,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承载着“年”的味道。

  缸鱼年画历史久远,过去,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靠水缸的墙壁上,贴上一幅缸鱼年画,每每阳光照射于缸上,画中“鱼”便映于水中,活灵活现,与“莲”相衬,寓意着“连年有余”。

  西青区张家窝镇89岁的王学勤对于这门技艺已经坚守了70余载,虽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但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画笔,满手的老茧便是他坚守的见证。作为地道的农民,王学勤从小就对缸鱼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大人们一起学画缸鱼。“我记得我们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画年画,那时会利用农闲的时间画,以此增加收入,一进腊月,我们全家就用闲下来的时间画年画,一个月最少画上千张。再大些我就背着年画满胡同吆喝:‘买画贴嘞,买画贴嘞……缸鱼嘞……’甚至凌晨两三点起床出门,骑行几十里路,去到静海,再远到过河北省青县赶集卖画。”在杨柳青年画的沁染中出生、成长的他对缸鱼有着深厚的情感,在他的记忆中,杨柳青镇南三十六村“家家夜点灯,户户绘丹青”。那一声声“缸鱼嘞……”的吆喝,是春节前夕最有烟火气的声音,也让缸鱼“游”进了更多百姓家。

  2024年年底,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浓郁的节日氛围里,缸鱼年画依然散发着它独有的“土味”魅力,王学勤也始终保留着最淳朴的画风,最“笨拙”的画法。雕版、拓印、绘制,说是“粗活”,可每个过程都尽显细心,毫厘之间的刻刀在王学勤手中游刃有余,棕刷蘸墨均匀拓印,形成画坯,将印出轮廓的毛坯贴在一排排门扇似的活动画板上,用画笔勾勒鱼的轮廓,描绘出鱼的鳞片、眼睛、嘴巴等细节,一条鱼要上十二道色,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还要经过修整、补色、晾晒,甚至需要六十余遍色彩加工才能保证色彩持久,让“鱼”在缸里“游”得起来,这就是缸鱼年画的一大特色。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作为春节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缸鱼年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王学勤迎来了更多访客。他总是耐心地讲述着自己与缸鱼年画的故事,让这项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年味儿记忆传承不息,或以更为丰富多元的形式“游”进千家万户,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记者 潘立峰摄影报道)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今日张家窝
搭建小微网,服务大民生,促进大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