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数字化学习,专家如是说

学术   2024-10-18 07:01   北京  

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数字化的赋能。我国一向高度重视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始于2013年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两轮专项培训的实施,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寒暑假教师研修”,以及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等工作的推进,均有力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步伐。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

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区域专家和研究者共同编写的《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成功发布。《报告》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期专题,通过挖掘浙江义乌、北京丰台两地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的成功经验,约访深度参与《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的5 位区域专家,试图在呈现教师数字化学习实践样态基础上,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其未来发展的提升策略,为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和教育现代化进程助力。


专家观点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马涛:

构建“研训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社区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马涛


在多年的学科教研和全员教师培训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教师素养提升对教学提升和整体教育质量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国家推动建设数字社会的大背景下,教师数字化学习与数字素养的提升,成为营造数字教育氛围、推动教育整体发展的关键要素。

数字化学习赋予教师以主动姿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策略,丰富课程内容,并敏锐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实现多学科融合育人的目标。这一转变,不仅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更提升了学习成果的实际价值,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教师教学方面,数字化学习和数字素养的提升,能够营造出全新的数字化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拓展学习内容、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数字社会的发展。同时,数字化学习也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强化了其在引领同事共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作为《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的编撰者之一,我深感该报告之重要。它不仅全面呈现了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形式、类型、渠道和内容,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路径。这些宝贵经验,有助于各地在推进教师数字化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弯道超车。

为实现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倡导采取“研训一体”的实施路径,即将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课程建设、资源建设,但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交流空间、展示空间以及反思和学习的空间。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构建基于数字化的线上教师“研训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渠道进行学习、交流、分享和评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智能识别、判断、认知和推理,从而系统地判断教师的发展情况,并推送适合其发展的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线上研修活动分享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成长过程,形成共研共创的氛围。

总之,教师数字化研修是实现教师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和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一形态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研和师训活动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并积累更多的宝贵资源。这一点与我们《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中所提供的典型案例、数据分析、学习方式、学习渠道是吻合的。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将现有教育渠道进行数字化转型中比较具体的实施方式,也更能够让教师在原有的教研体系中顺畅地转入数字化形态。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秦红斌:

教师应主动投身学校数字教育生态构建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秦红斌


当前,教师已处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之中,数字化学习已成为教师成长的常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校等都在积极探索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策略。《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亦对其进行了开拓性尝试,为教师数字化学习和数字素养提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案,对全国各地的教师数字化学习和数字素养提升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为教师提供了拓展数字化视野的窗口。报告强调数字化学习在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持续专业发展和实现个人目标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这不仅提升了教师对数字化学习的认识,更为他们的数字化学习之旅照亮了方向。

其次,它可以作为引领教师数字化应用的指南。报告展示了各地区在数字素养培育、数字平台应用、教学实践赋能、教学评价变革等方面的案例,并做专家点评,为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水平提供了有效参考。

最后,它可为数字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导航。报告分析了教师数字化学习的现状,聚焦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它对基于教师数字素养的未来数字教育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

数智时代,技术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使教师的数字化学习成为常态和必需。数字素养、学习研究、转型发展等将成为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关键词。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以数字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动参与学校数字教育生态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重点在意识,关键在实践。教师应积极投入到数字化转型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使用数字化教与学平台、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工作、教学和管理,共同致力于学校数字教育生态的构建和应用。

二是积极应用新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教师应强化在数字教育生态中的应用实践,主动拥抱新技术,立足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用新技术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因材施教、探索个性化学习方式。

三是拥抱AI个性化导师。教师应与数字教育生态共创共生,与智能导师人机协同,主动运用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实现减负增效,同时,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意识。

总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软实力,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支撑。教师要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努力在教学转型上下功夫,充分理解、运用并发展技术,实现其智慧价值,提升自身数字素养。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淑印:

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培养氛围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淑印


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和《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发布,为新时代的教育强国建设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一方面为教师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教师数字化学习与数字素养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对教师数字化学习的样态和特点进行研究,强调教师应在数字化环境中利用数字技术改进教育实践,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和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促进了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让偏远地区或资源不足的学校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学校相当的学习机会。通过数字化学习,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其次,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时代,教师不仅要掌握数字技术,更要指导学生有效、安全地使用数字工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推动了教育创新与个性化教学。教师通过掌握数字技术,可以设计互动性强、更具个性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促进了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为教师提供了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数字化转型: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保障,确保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建立技术支持团队,保障数字化教学顺利进行。二是实施教师数字素养专项提升行动,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和实施,提升教学的精准度和效果。三是营造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培养氛围,建立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与研修课程,定期组织线上研修和线上工作坊,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专业成长。四是加强数字安全与伦理教育,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开展数字伦理教育,培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五是提供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的目标和路径;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教师参与数字技术研究和项目;实施评价与激励机制,将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学效果纳入绩效考核,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梅: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六点建议


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梅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教师数字化学习与数字素养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创新以及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响应这一趋势,积极开展教师数字化学习与数字素养提升活动。而一份详尽的报告,正是我们理解和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工具。《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不仅帮助我们廓清了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内涵,还让我们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的政策与行动,了解全国乃至各区域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报告》中提出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推进区域教师数字化学习提供了科学的路径指引。

深度参与报告编撰,对照实际工作,对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有六点建议:

第一,政策支持是关键。应制定更多鼓励和支持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如青岛市2023年印发《青岛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式,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第二,环境支撑同样重要。需要为教师配备必要的技术设施,如智能纸笔、智慧平板等教学终端和学科个性化学习系统等教学软件,让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使用数字化工具。同时,这些设施还能自动生成多模态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诊断教师“备授课”和“教学评”,产生教学提质增效的“化学反应”。

第三,资源供给要跟上。应该依托各类平台,汇聚优质资源,鼓励教师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和个性化学习。如“青岛教育e平台”汇聚名师导学课、名师空中课堂等青岛市本级资源,集成智慧作业管理、学业质量检测、虚拟班级等教学工具,支撑备课、授课、作业等不同教学场景。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教学效果。

第四,培训保障不可或缺。需要定期开展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应用培训,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最新技能和教学方法。比如,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机协同育人能力、数据驱动决策能力、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教学能力等关键能力。

第五,科研引领是推动力量。可以通过提供专项研究项目、设立数字教育专项课题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教育的研究和创新。这样既能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研究能力,又能为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第六,辐射带动扩大影响力。应该积极培育样板校,组建数字化研究共同体,成立数字化领航工作室,通过组织联合集备、教研、磨课等活动,实现“小切口进入,大范围引领”的目标。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刘玮:

让教师在数字化实践应用中提升幸福感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刘玮


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征途中,教师数字化素养与学习能力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国家战略的核心驱动力,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所在。这一战略意义深远,其重要性体现在三大维度:

国家战略的高度视角。数字化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学习与数字素养,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通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教育环境的深刻变革。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转型不仅要求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智能化,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数字素养要求。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数字素养,教师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职业发展的全新视角。面对新兴技术的挑战,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机器难以替代的领域,如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同时,提升数字素养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此背景下,《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应时而生。这份报告为国家层面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指引。从中,决策者可以全面了解全国范围内教师数字化学习和数字素养的整体水平和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同时,报告为各区域提供了自我评估和改进的依据,这有助于各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字化发展战略。报告更在个人层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自身数字化学习和数字素养水平的机会,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有两点建议。一是建立规划、完善制度。教育部门应制定全面、系统的教师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并细化实施方案。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评估体系,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注重反馈、关注成长。数字化转型应以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核心目标,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实践应用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和成效,从而保持积极心态、提升幸福感。

专题目录


观察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

建立持续、系统的教师数字化学习支持体系

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区域案例

浙江省义乌市:多维发力,有效提升教师数字能力

北京市丰台区:以网络教育生态圈驱动教师数字化学习

专家观点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马涛:构建“研训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社区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秦红斌:教师应主动投身学校数字教育生态构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淑印: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培养氛围

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梅: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六点建议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刘玮:让教师在数字化实践应用中提升幸福感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9月刊(总第107期)

往期干货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中国远程教育》,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