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中华千年儒家文化 延续城市百年历史文脉——咸阳文庙

2024-10-28 10:57   陕西  


文庙始建 初成规模

文庙,又称孔庙、夫子庙、先师庙,是主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传播儒学文化、宣扬教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雏形源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在孔子旧宅(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设庙祭祀,最初属于家庙性质。后随着统治者崇儒重道和“庙学合一”制度的推行,逐渐肩负起官办学校教育的职能。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诏令天下郡县立学,“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其令天下郡县,并建学校,以作养士类”。在朱元璋的大力倡导和强令推行下,各地掀起建立庙学的高潮。咸阳文庙就是在此背景下兴建。

咸阳文庙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中山街,是咸阳地区保存较好、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在明代以前是否创建,史无可考,有史料记载的创建年代为明洪武四年(1371),时任县丞孔文迁县治,重建咸阳城,在县城东北方向建立文庙。《明重修咸阳县庙学记》记载了初建之时的场景,“设卧碑解额,明教养之法……学居县治之西,文庙两庑、讲堂两斋。洪武肇创,严整其址,规度雄丽适宜……殿堂斋庑,黝垩丹漆。” 自文庙建成后,到任咸阳的官员必先首拜文庙,隆重举行春秋二祭。至乾隆年间,宫墙周围七十丈,大成殿五楹、东西两庑各七楹、戟门五楹、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戟门、棂星门、大成门、大成坊、崇圣祠、忠孝祠、节义祠、省牲所、文昌楼等一应俱全,颇具规模。


历代修葺 崇儒重教

在当时,文庙的兴衰,关乎当地文运和社会风化,且文庙的严整与否,常与官员的政绩挂钩,因此备受地方官的重视。《阙立志》卷十八《历代碑记》记载:“夫州县长佐之吏,考绩于三载,必曰文庙有无增葺。”历史上,或因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摧毁,或因规制的狭隘,不足以令世人瞻仰,官员担心人才流失,影响儒学的传播,咸阳文庙历经多次修葺或增建。明清时期史料可考的修葺次数达20多次,主要的修建有:明宣德八年(1433),咸阳知县朱肇重修殿堂斋庑。天顺二年(1458)五月,知县贾仁修礼殿、门庑、讲堂、斋舍、厨房、浴室、粮仓以及贮藏财物的屋舍,增置了圣贤像。弘治五年(1492)知县赵琏增建棂星门内泮池。弘治十八年(1505),知县孟统令县丞杨文宝建藏经阁,修葺明伦堂斋号,重建厨仓庾不足的地方。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李时芬将尊经阁移至原来旧城的北城墙上并扩建,在尊敬阁前建敬一、四箴两亭,建乡贤祠、名宦祠,修葺明伦堂。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县周钦修葺正殿、两庑和棂星门。万历五年(1577),县丞陶廷芝修门外土屏并左右置木栅栏,又捐俸购留旧北城,为儒学后障。万历十九年(1591)春,李梦麟代理咸阳县令时创建戟门,北移新建尊经阁。清顺治十年(1653),知县江山秀重修明伦堂。康熙二十年(1681),知县范允恭修大成殿、两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等。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柴华在明伦堂后建渭阳书院,前后各学舍十楹。教谕徐有经置经书,倡率士绅重修尊经阁,创建书院学舍数十间,立院规多条,勒于碑。光绪四、五年(1878-1879)知县马毓华、汪凤枟将西大街二公馆废址(现渭城区中山街路北轻纺工业局家属院)扩充改建,修甬道与旧书院相通。文庙的修建多由地方官、教官和乡绅主导,民众参与,经费源于官员捐俸、邑绅捐资和百姓集资。

民国十五年前后,将原明洪武四年所建城隍庙第一道木牌楼及庙内殿迁建于文庙大门(原棂星门位置)和一殿(原戟门位置)。至1949年,历经岁月沧桑,咸阳文庙仅存大殿四架,中厢房十二间,其余建筑皆毁。建国后,咸阳文庙历经多次修建。


旧地新用 延续文脉

1962年咸阳文庙开辟为咸阳博物馆(今咸阳博物院)馆址,1963年又将城隍庙部分建筑材料拆除后建成偏院小牌楼和小殿,1979年建成偏院东西厢房。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咸阳文庙占地面积8531平方米,建筑面积2212平方米,现存古建筑8座,整体平面布局为曲尺形。东边建筑在一条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大门木牌楼、一殿、东西两庑、二殿和三殿。木牌楼为四柱三楼式,东西长13米,高12米,歇山顶,有主楼和次楼及明间斗拱十五踩、翘。一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宽20.6、深9.7米,檐一斗三升,歇山顶,现为秦都咸阳历史文物展第一展厅。东西两庑各面阔七间,进深两间,东西通宽7.8米,南北长13.6米,廊深各2.4米,檐柱各6根,硬山式庑顶,现为秦都咸阳历史文物展第二、第三展厅二殿(原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东西长21.7米,南北通宽11.9米,歇山顶,廊两侧墙面砖雕小影壁,前有平台,现为临展展厅。三殿(原明伦堂处)面阔为明三暗五,进深四间,东西长16.8米,南北宽12.3米,硬山顶殿脊,现为佛教文物展厅。三殿西侧为偏院(原教谕署和训导署旧址),前小牌楼为两柱三楼式,斗拱九踩、翘,庑殿式顶。东西厢房各九间,现为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展厅。偏院小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东西长13.4米,南北通宽7米,台基高0.6末。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有廊,廊深3.4米,檐柱4根,檐一斗三升十五踩重昂斗拱,现为临时展厅。

作为国家级AAA景区,咸阳文庙在主体建筑布局严格遵守文庙礼制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打造其他院落,并以水体、假山、植物、石质文物等要素进行填充和点缀,动静结合,从而达到曲径通幽、移步异景、恢宏与雅致并存的效果。近年来,开辟出西院,并打造小桥流水、假山等建筑小品,以怡养性情,陶冶情操。2023年建成文博书苑并对外开放,内收藏各种文博历史类图书近2000册以供观众和研究者延伸学习。院内照壁、山墙、园墙上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图案大多数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和富含哲理的民间人物故事,精湛的雕刻工艺,寓意深远的图案,大显文庙之庄重、肃穆、文雅之风韵,为建筑增色添辉。碑廊、碑亭中开放式展出的历代名碑、院中随处可见的石质民俗文物,将文庙建筑的高雅与民间遗存的通俗相结合,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在布局中还注重用植物划分空间和延伸视线,文庙内现种植各种植物近百种,大多数植物都寓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对观众起到警示引导作用,在增加文庙庄严肃穆气氛的同时,又兼顾观赏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曾经的咸阳文庙,借助建筑,传播儒家文化、彰显中华礼制、励士子而兴文教;今天的咸阳博物院,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对咸阳文庙这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利用、传承,延续文庙的教化功能,使其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教基地。
 

文庙大门木牌楼(原棂星门处)


二殿(原文庙大成殿)

文稿:姚玲玲

制作:张金丹

初审:王   巍

审核:王宣懿





微信号|咸阳博物院官微

新浪微博|咸阳博物院



咸阳博物院官微
咸阳博物院是以收藏、展示秦汉历史文物为主,国家一级博物馆,地处咸阳市中山街中段,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