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做腊味,得小心别吃了中毒!

文摘   2025-01-26 16:56   安徽  

年关将至

掐指一算

又到了家家户户

晒香肠、备腊肉的时候了

不过

在这美味背后

也要警惕一种潜在的食物安全隐患

——肉毒梭菌污染

特别是家庭自制的腌制食品等

看看案例

↓↓

肉毒梭菌(又名肉毒杆菌)全名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土壤、灰尘、水生沉积物和各种农产品中的细菌,在厌氧环境下,能分泌一类具有极强致死性的神经毒素,即肉毒毒素(肉毒素)


肉毒毒素有“毒素之王”的称号,它的毒性大概是砒霜的1000万倍0.00000005克即可致命,400克可以杀死世界上所有人!


注意!肉毒梭菌及其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包含:

  • 食源性,也就是通过食物;

  • 通过伤口或者呼吸道

  • 医源性,比如美容整形中过量使用肉毒毒素。


肉毒梭菌中毒的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为主,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起初可能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无力、抬头困难、视物模糊、睁眼困难、吞咽困难、言语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表现。


注意:食用可疑食物后,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并携带剩余食物。


1、既往调查发现“纯天然、零添加”的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往往是引起中毒的“元凶”:如腌肉、腊肉、泡菜、豆豉、豆瓣酱、腐乳、臭豆腐。


2、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瓶装食品和冷藏食品。


3、对于小宝宝来说,蜂蜜也是危险因素。因为蜜蜂在采集花粉酿蜜的过程中,可能会把被肉毒梭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导致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菌及其芽孢。


1岁以内宝宝的肠道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不能抑制肉毒梭菌的繁殖,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给他们喂食蜂蜜。


1、不购买来历不明的食物


不购买来历不明或者小作坊生产的发酵、腌制、罐头食品。不食用过期或变质罐头。


若罐头两端有膨隆现象,或内容物色香味改变,应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能再食用


2、不建议盲目自制食品


不建议盲目自制发酵、腌制、罐头食品。确需自制的,要注意环境和容器的卫生,原料要彻底蒸煮或处理干净。可预先将需要用到的容器置于沸水中,并持续煮沸10~20分钟。


不食用已经腐败变质的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


3、肉类食品要煮熟


禽畜肉类食品的烹调建议要煮熟煮透。肉毒毒素虽然毒性强,但它怕热,通常100℃加热10分钟就可以破坏其毒性,因此食物食用前彻底加热可有效预防肉毒毒素中毒。


室温放置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应充分加热。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才能食用。

年关将至

家庭自制的美食

如腊肉腊肠等

一定要注意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若出现相关症状

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不可拖延时间

来源广东疾控、广东卫生信息、中国医学论坛报、健康广东、健康安徽等

太和华源医院,咱老百姓自家的医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专家预约:2927866
  急救电话:8639999   8220666
医院地址:太和县太和大道西侧(八中对面)平安路北侧

太和华源医院
太和华源医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教和急救于一体的二甲综合医院,蚌医一附院紧密型医联体,由蚌医一附院全面托管业务,各学科专家驻院坐诊、带教及科研。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