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春节假期,警惕!绚烂烟花背后的“暗箭”!

文摘   2025-01-24 16:55   安徽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许多地区的传统习俗,往往能为辞旧迎新的时刻增添一份喜庆与热闹。然而,这一习俗背后却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每年新春佳节之际,太和华源医院烧伤科病房,都会接诊到因燃放烟花爆竹不慎而导致烧伤或爆炸伤的患者,这些案例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必须将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措施放在首位。





什么是烟花烧伤

烟花爆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火花和碎片,极易造成皮肤烧伤。这些烧伤可能表现为Ⅰ度、Ⅱ度甚至Ⅲ度烧伤,症状包括皮肤红肿、水疱、脱皮,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焦痂形成和炭化。特别是头面部和双上肢,作为人体暴露在外的主要部位,更容易受到波及。


烟花烧伤有哪些危害

1.皮肤损伤:烟花烧伤可导致皮肤出现Ⅰ度或Ⅱ度甚至Ⅲ度烧伤创面,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脱皮等,甚至会导致焦痂形成和炭化。
2. 眼部损伤:烟花烧伤常伴随眼部损伤,如眼烧伤、眼贯通伤等,严重时可因角膜穿孔、眼球爆裂导致视力丧失、眼球摘除。
3. 呼吸道损伤:烟花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灰尘会刺激呼吸道,大量吸入后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吸入性损伤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如何预防烟花烧伤

1.应在正规烟花爆竹零售点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挑选外观完好无变形、无霉变、无漏药或浮药、标志完整清晰的产品。
2.在规定区域内燃放,选择空旷场地,远离人员密集区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
3.燃放前仔细阅读包装上的燃放说明,严格按规程操作,且对燃爆范围有合理的预期,划定安全区域。
4. 建议使用香支点燃烟花,避免使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点燃。建议燃放者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减少皮肤和眼部的损伤风险。
5.对于燃放时出现“熄引”或中途异常熄火的烟花爆竹,以及燃放后剩余的烟花爆竹空筒、碎屑等,均不要马上靠近!应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后,再行处理。
6. 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帮助儿童了解烟花爆竹的危险性,燃放时,需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且需在成人陪伴下进行。


不良后果的应急处理


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外伤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一旦发生烟花爆竹爆炸导致的外伤,

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保持镇静:


受伤后不要惊慌,保持镇静,避免躁动啼哭,以免加重伤口出血和眼内组织脱出等严重后果。

清水冲洗:


对于皮肤烧伤(非眼部和呼吸道),可用清水冲洗以降低组织温度。但需注意,对于眼部和呼吸道损伤,切勿自行用清水冲洗,以免加重损伤。

遮盖保护:


对于眼部损伤,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遮盖受伤的眼睛,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干净的碗或杯子将伤口从外围扣住,并及时就近送医救治。

止血包扎:


对于出血部位(非眼部和呼吸道),应先以压迫止血为主,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覆盖包扎,并迅速将伤者送往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烧伤科专家


陶留业、烧伤科主任

安徽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中西医临床专业,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氏中医烧伤”第四代传承人,阜阳市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中医药管理局民间中医协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烧伤整形学分会青年医师委员、太和华源医院、临泉华源医院烧伤专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从事烧烫伤临床工作10年,先后随父行医,进修学习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六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对烧烫伤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家传之法“中药湿敷技术治疗水火烫伤病”擅长:1各类烧烫伤(火焰烧伤、热水热油烫伤、热挤压伤、电击伤、化学烧伤等)2.各类急性及慢性创面修复(压疮、糖尿病足、术后不愈、慢性溃疡等)。


太和华源医院,咱老百姓自家的医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专家预约:2927866
  急救电话:8639999   8220666
医院地址:太和县太和大道西侧(八中对面)平安路北侧

太和华源医院
太和华源医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教和急救于一体的二甲综合医院,蚌医一附院紧密型医联体,由蚌医一附院全面托管业务,各学科专家驻院坐诊、带教及科研。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