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2024秋季论坛现场掠影
10月12日自免研讨会、参观视频快闪
01 自免研讨会
感谢BiG和生物医药行业各位大咖们、朋友们向光而行,走进光明!
卫光控股和卫光生物都是我们光明区的区属国有企业,卫光生物是一个主板的上市公司,去年的营收超过了10亿元,利润2个多亿,它也是深圳最早的做生物医药的公司,成立于1985年,明年我们就是40年。卫光控股今年刚刚成立,是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而成立的一个平台化的公司。一老一新,一开一合的两个企业,组成在一起,实际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化学反应和资源整合。一是资金,二是空间,今天会议召开地卫光生命科学园,是占地100亩,它的底蕴是一个完全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底蕴,第三是产业基础,生产体系和质量体系,包括未来的市场营销,都是非常成熟和雄厚的。
欢迎各位生物医药圈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朋友的到来!
深圳医学科学院是市政府直属的新型科研机构,可能在全国都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有六大主要职能,致力建成集前沿科学研究、科技资源管理、教育与交流、临床研究网络、科技成果转化与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医学科技战略机构,打通生命健康领域原始创新与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无形壁垒”。
深圳湾实验室,从2018年开始策划,带着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在深圳打造一个能够让科研人员安心做科研,同时希望多学科交叉以及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一体的科研机构。以协同攻克生命健康重大科学难题为导向,以肿瘤、代谢与心血管、神经退行性、传染性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焦点,以IT+BT融合及多学科交叉为特色。
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的联动,希望可以将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统一协调起来,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生物医药、以及为全球生命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来。
王晓冰: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群基数大且逐年递增。中国风湿免疫学科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自身免疫病日渐受到重视。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影响巨大,可导致患者在短期内丧失劳动能力。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经历了四个里程碑式发展:从早期以药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消炎止痛药物的面试到现代的生物制剂,以及最新的细胞生物治疗。
自身免疫病致病机理的解析是选择治疗靶点的依据,是转化医学的基础。徐沪济教授带领的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团队进行了大量遗传学和免疫学研究,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GWAS研究,这些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在某些靶点上存在差异;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炎症研究,揭示了免疫耐受机制在发病中的作用,对药物研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团队也开发了基于遗传学信息的早期诊断模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该模型在中国人群中达到91%的敏感性和95%的特异性,远高于现行的ASAS标准(83%敏感性和84%特异性)。这一研究发表在风湿免疫领域顶级期刊ARD上。
CAR-T是自身免疫病的创新治疗之一!虽然中国是CAR-T临床试验的大国,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还面临诸多挑战。因为自体CAR-T细胞治疗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使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应用受限:
1)质控问题:部分患者细胞制备困难
2)停药风险:自身免疫病患者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
3)价格问题:治疗成本高(约100多万),患者接受度低
4)细胞功能:自身免疫病患者T细胞功能较差,增殖扩增能力仅为正常人的1/30到1/50
我们团队率先使用了基因编辑的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患者。我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了优异的疗效,不仅实现了深度B细胞耗竭,还在监测期内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改善,包括疾病评分、多个血清学、生理学和功能性指标的显著改善,且安全性表现令人满意。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细胞》杂志(Cell 2024;187:4890-4904),并被评论为“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式转变”(Cell 2024;198:4826-4828)。本研究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现成的、通用的同种异体CAR-T产品在治疗难治性SLE方面的巨大潜力,其具有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果在临床上更广泛应用,可能会产生显著影响。尽管CAR-T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但仍需要更多探索和研究,以优化治疗策略,提高疗效,并降低成本。
王晓冰: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卢宏韬:科望医药联合创始人/CSO、BiG总干事
张 雷: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靳照宇:明济生物董事长兼CEO
冯 焱:领泰生物创始人/CEO
讨论提纲:
● 如何布局自免的管线?MNC vs. Biotech各自策略
● 比较CAR-T和TCE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各有什么优缺点
● Depleting B cells 作为自免疾病的治疗策略,能否做到治愈?
● ADC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有什么看法?
● 自免领域,其他还有什么新的靶点和新的技术路径,值得关注?
● 大药企的BD策略(主要关注点),biotech的BD思路(主要卖点),是哪些?
● 如何看待newco策略,是否为一个新的退出路径?
● 未来国内商业化路径,自免药物在国内的销售相比国际低很多,如何突破?
10月11日Biotech私董会、科学家创业辩论赛视频快闪
02 会前私董会&科学家创业工坊
第一幕:Biotech CEO/CXO座谈会
● 我在做什么创新药?临床/融资进展如何?
● 商业模式:中国biotech的成长和发展路径,在目前没有清晰退出的环境下,创始人/投资人如何考虑
● 融资渠道:政府+美元+Strategic+x...
● 政府融资渠道讨论
● 深圳如何差异化布局生物医药,创新机会在哪里?如何长期赋能biotech成长?
● BD/Newco交易对公司的利弊讨论
第二幕:科学家创业与转化-深圳湾实验室专场
投资人视角:科学家创业的“机遇”与“避坑指南”
沈卫军: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创新中心联合主任/五针松医药创始人
项目3-砺博生物科技医药有限公司
周耀旗 :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砺博生物科学创始人
下半场主持人:
03 第六届BiG新药辩论赛
联合策划:BiG、湾有引力(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冠名支持:倚世科技
开场致辞
赵柯禹:湾有引力CEO、深圳湾实验室转化部部长
阮红正:倚世科技CEO
* 免责声明:
正方:美国模式,教授科学家坚守科研主业,作为科学顾问参与发起biotech,仅贡献IP,公司由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团队主导经营
反方:中国特色模式,科学家深度参与/All in,作为公司实控人/大股东,公司由科学家主导经营
正方:专注早期创新,以被MNC并购作为退出方向
● 主持
舒 骁:盛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
● 辩手阵容
大湾区队
林冠宇:复健资本执行总经理(队长)
谢思维:深圳湾实验室启航学者 、湾影科技创始人&CEO
忻 蓉:时夕生物联合创始人&CEO
长三角队
娄 实:和其瑞联合创始人(队长)
黄超兰:昱言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
谢 厅:高瓴创投董事总经理
● 点评嘉宾:
刘毓文:薄荷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新生巢&播禾创始人、BiG理事
丁元华:元启生物制药创始人/CEO
王敏敏:百济神州广州创新中心CSO
● 亲友团&踢馆队
许泽立:深圳医学科学院转化服务主管
刘 伟: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助理
华 丽:瑞思普利副总经理兼董秘
现场掠影
文章来源 | BiG生物创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