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琳 女,1975生,湖南浏阳人,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现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副教授。
原载《财会月刊》2024年第21期
【摘要】会计与税法的分离模式,导致所得税核算难度加大。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所得税核算中的三个难点问题:非企业合并的特殊交易导致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没有合适的会计对应科目,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并提出单项交易如能同时形成资产和负债,其初始确认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性质相反、金额相等,则可同时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集团母公司以自身权益工具授予子公司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作为子公司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在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时按照有关规定税前扣除;由于母子公司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从集团公司角度看,集团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可作为集团公司预缴或欠缴的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待未来内部销售损益实现时再予以转销。
【关键词】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核算的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在各级考试中既可以“独自美丽”,也可以“融合创新”,属于“可塑性强、杀伤力大”的重难点内容。尤其是所得税核算中的一些例外和特殊事项,对会计初学者来说,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有较大难度。为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所得税核算中的三个难点问题。
一、如果非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则其产生的资产、负债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吗?有无例外事项可加以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均明确规定,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是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二是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但无论是该准则的应用指南,还是CPA教材,都没有对不确认的原因进行详细阐述。对此笔者的理解是: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一般对应的会计科目是所得税费用、利润分配、商誉(或营业外收入)、其他综合收益等。而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因此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能对应“商誉”或“营业外收入”;又因为该交易不会影响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所以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也不能对应“所得税费用”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该交易发生时也不能直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等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则该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找不到合适的对应会计科目。如果要强行确认,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只能人为调增或调减其他相关资产或负债项目的确认金额,这样就违背了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例如:企业在为获得科学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使用的设备折旧费或消耗的原材料等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税法允许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不短于10年的期限内税前摊销;对于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税法允许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税前摊销。但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仅是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转入“无形资产”科目,由于税法规定的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会导致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大于其初始确认金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仅是资产间的内部结转。由于没有合适的对应会计科目,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无法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只能在不短于10年的期限内每年进行纳税调减。
也不是所有类似事项都无法确认递延所得税。如果是单项交易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例如,固定资产初始成本因包含弃置费用现值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确认弃置费用现值产生的预计负债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用权资产因包含租赁负债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租赁负债按现值确认时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两项交易因同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了初始确认,且资产和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正好性质相反、金额相等,因此可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没有合适会计科目对应的问题。如下例:
例1:中海油服经国家批准,于2024年1月1日建造完成南海钻井平台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为30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根据相关环保法律的规定,该钻井平台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企业应在该设施使用期满时将其拆除,并对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整治,预计发生弃置费用300000万元。假定:会计和税法规定该钻井平台的折旧年限均为5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中海油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适用的折现率为10%。本文会计分录以万元为金额单位(下同)。
分析:由于钻井平台属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确定其初始成本时需要考虑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产生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因为弃置费用发生在钻井平台使用期满时(50年后),在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要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其初始成本,同时确认预计负债。但税法不承认预计将要发生的弃置费用支出,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0),产生同等金额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但属于同一个(单项)交易并且同时导致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对应产生同等金额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的使用期限内逐年转销或调整。因此,不存在无合适会计科目对应、无法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假定(P/F,10%,50)=0.0085,2024年1月1日,钻井平台弃置费用的现值=300000×(P/F,10%,50)=300000×0.0085=2550(万元),则钻井平台初始确认成本=3000000+2550=300255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二、母公司以自身股票为标的对子公司高管或其他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股权激励对应的个人所得税应由子公司在其工资薪金中代扣代缴。子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简称“股份支付准则”),在等待期内按照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和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认激励对象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金额,并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但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8号公告明确了股权激励的企业所得税扣除原则,即需等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方可行权的股权激励,只有在被激励对象实际行权年度,企业才能根据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作为企业当年的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换言之,就是激励对象在哪个年度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就在哪个年度确认工资薪金支出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即会计确认成本费用在前,而税法允许税前扣除在后,会导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不一定等于企业在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企业应根据期末的股票价格估计未来可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以未来很可能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又因为在该事项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的所得税费用确认金额取决于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如果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超过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超过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下例:
例2: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采用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体情况如下:①2024年1月1日,甲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40名本公司管理人员和10名控股子公司乙公司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股公司股票(每股面值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6元。当日5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甲公司以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市场价格减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后的金额,确定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0元。②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024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4年,所授予股票将于2028年1月1日全部解锁;在此期间离职的,甲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6元回购。③2024年甲公司有1名管理人员离职,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锁定期内还将有2名管理人员离职。乙公司管理人员中无人离职,预计未来也不会有人离职。同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0元。④ 2025年甲公司有2名管理人员离职,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锁定期内还将有3名管理人员离职。乙公司管理人员中无人离职,预计未来也不会有人离职。同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4元。假定甲、乙公司均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分析:第一,从会计处理角度看,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规定,甲公司作为母公司以自身股票作为结算标的,授予40名本公司和10名子公司管理人员限制性股票,应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24)。对40名本公司管理人员的股份支付应确认“管理费用”,对10名子公司管理人员的股份支付则应作为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而乙公司因为没有结算义务,对10名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应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同时确认“管理费用”。第二,从税务处理角度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对于附有服务期限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内企业确认的成本费用不得税前扣除,待行权后根据实际行权时股票公允价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间的差额允许税前扣除。甲、乙公司以期末股票的市场价格估计未来因股份支付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果预计未来期间可抵扣的金额超过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超过部分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果未来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超过预计未来期间可抵扣的金额,则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回。
甲公司授予乙公司10名管理人员的限制性股票作为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因为甲公司未确认管理费用,又不是接受服务的企业,不存在所得税处理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乙公司对授予本公司10名管理人员的限制性股票,应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锁定期内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因为乙公司是接受服务的企业且没有结算义务。即使甲公司授予的是母公司的限制性股票,因为其没确认成本费用,也不是接受服务的企业,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上述业务可视为乙公司向员工支付的非现金形式的劳务报酬,作为乙公司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在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时按照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乙公司在2024年确认的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金额=10×10×10×1/4=250(万元),当期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10×(20-6)×1/4=350(万元),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50×25%=87.5(万元),应确认所得税费用=250×25%=62.5(万元),超过所得税费用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87.5-62.5=2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乙公司在2025年底累计确认的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金额=10×10×10×2/4=500(万元),当期因股份支付累计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10×(14-6)×2/4=400(万元),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00×25%=100(万元),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0-87.5=12.5(万元),因乙公司累计确认的管理费用500万元超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0万元,所以应将2024年确认的资本公积25万元转回,本期应确认所得税费用=400×25%-62.5=37.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三、如何理解集团内部交易中的递延所得税处理?
集团内部交易中的所得税问题,历来是困扰学生的难点和痛点。目前注会教材或业内学者多是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角度阐述递延所得税问题(冷琳,2023),本文尝试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方式出发,厘清难点。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取决于企业集团的所得税纳税方式,即是合并纳税还是分别纳税。合并纳税是指母公司在合并其子公司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统一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统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但目前《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制,企业非法人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将自动汇总到法人(总部)缴纳企业所得税,而集团的母子公司均是独立的纳税人,原则上应独立纳税。但为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并借鉴一些国家允许母子公司合并纳税的做法,实现对法人的最终课税,税法也授权国务院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母子公司允许实行合并纳税,但是允许合并纳税的条件非常严苛,目前基本限定于经国务院批准试点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且是母公司对子公司100%控股。由此可见,因为采用法人所得税制,所以以法人作为独立纳税人是基本原则。母、子公司应当分别作为独立纳税人各自缴纳企业所得税,集团公司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当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或子公司间发生存货、固定资产等交易时,依照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一体性原则,需要抵销内部交易中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以内部存货交易当期全部结存为例,如果存货内部售价高于生产成本,会增加内部销售方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利润,进而增加其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纳税义务。但从集团公司角度看,内部交易的存货尚在集团内部,未实现商品控制权的转移,不能确认销售实现,个别企业因为确认内部交易利润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相当于预缴,在未来该存货流出集团时是可以抵扣的,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内部交易的存货未来实现对集团外部销售时,内部购买方要按存货外部售价与内部购买成本的差额计算销售利润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从集团公司角度看,只有当存货对外部销售时,才真正转移了商品的控制权,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根据外部售价与内部生产成本的差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这部分差额中有部分在集团内部销售方确认销售时已经计算并缴纳过企业所得税,不必再重复缴纳,因此可视作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冲转递延所得税资产。
简言之,集团内部交易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本质上就是因为母子公司采用分别纳税的方式,而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又存在一体性要求,人为将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分成两个阶段。当内部交易存在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时,将该部分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相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未来内部销售损益实现时再予以转销。如下例:
例3: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2024年甲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商品销售给乙公司,售价为100万元,成本为80万元。该批存货在2024年末全部结存,2025年才全部对外销售,售价为140万元。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分析:甲公司于2024年将产品销售给乙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简称“收入准则”)的规定,在转移商品控制权时,可确认销售收入1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8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以母、子公司分别作为独立纳税人各自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甲公司应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5万元[(100-80)×25%]。但该笔交易从集团公司角度看,只是相当于商品的集团内部调拨行为,不确认销售实现,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甲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只相当于预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年该批商品对集团外部销售时,乙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10万元[(140-100)×25%]。但从集团公司角度看,该笔交易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5万元[(140-80)×25%],2024年甲公司销售时已经预缴了5万元,因此2025年应转销上年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相当于站在集团公司角度,将内部交易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分成两步缴纳,在合并财务报表确认收入前内部销售方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视为预缴,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合并财务报表确认收入时予以转销。相关抵销或调整分录编制如下:
例4: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2024年甲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商品销售给乙公司,售价为60万元,成本为80万元。该批存货在2024年末全部结存,2025年才全部对外销售,售价为120万元。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分析:甲公司于2024年将产品销售给乙公司,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在转移商品控制权时,可确认销售收入6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80万元。甲公司因该项交易产生了20万元的损失,当期少缴纳企业所得税5万元[(80-60)×25%]。但该笔交易从集团公司角度看,只是商品的内部调拨行为,不能确认亏损,不能抵减企业所得税,因此甲公司少缴的企业所得税相当于欠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2025年该批商品对集团外部销售时,乙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15万元[(120-60)×25%]。但从集团公司角度看,该笔交易只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万元[(120-80)×25%],乙公司代缴了甲公司上年销售时欠缴的5万元企业所得税,因此2025年应转销上年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相当于将内部交易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分成两步缴纳,内部销售方确认亏损时少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视为欠缴,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确认收入时再予以转销。相关抵销或调整分录编制如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PA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
责任制作:何影婷 穆莎丽
责任编校:罗萍 李小艳
责任政审:张瑾 李珂
↓↓↓ 推荐阅读(以下链接可以上下移动)
田高良, 谢冰镜, 邓敏航║“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以陕西省为例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理论与发展路径研究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基本框架与发展模式研究
田高良, 杨娜, 张亭‖ESG背景下全景式财务报告体系构建
田高良|“大智移云物”背景下的财务转型研究
田高良|基于RPA技术的财务机器人应用研究
谢志华, 谢昊宇‖对现金流量表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
谢志华, 杨龙飞|对资产负债表的再认识——基于资产负债表误读的视角
谢志华等|组织变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谢志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辨析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水与海洋资源》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气候变化》解读
黄世忠, 叶丰滢║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解读:《一般要求》准则
叶丰滢, 黄世忠║气候相关风险财务影响的披露规则与挑战
黄世忠, 叶丰滢, 王鹏程 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制定的策略选择
黄世忠, 叶丰滢, 陈朝琳║数据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于商业模式视角
名家论坛║ESG·可持续发展论9篇——2022年黄世忠论文集
黄世忠, 叶丰滢║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体系及其焦点问题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质量特征评述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双重重要性原则评述
黄世忠, 叶丰滢‖《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治理和组织》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优秀实践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 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叶丰滢, 黄世忠 等|碳排放权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王鹏程,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黄世忠|ESG报告的“漂绿”与反“漂绿”
黄世忠|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新动向
黄世忠|“资不抵债”迷雾下的共享价值创造——星巴克财务报告和ESG报告分析
黄世忠|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
黄世忠|支撑ESG的三大理论支柱
黄世忠|ESG理念与公司报告重构
新经济·ESG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黄世忠论文集
金源, 李成智║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对会计人员职能转型的影响与应对——基于调查问卷的例证
金源, 魏振 等║基于ChatGPT的问答式财务知识库构建与应用
徐玉德, 李昌振║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经验与启示
徐玉德, 贺恩远║FASB控制权观下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标准的演进逻辑及其局限性
徐玉德, 贺恩远║IASB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标准的判断逻辑、改进与展望
徐玉德, 贺恩远║合并会计中控制的理论内涵及合并范围确定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实路径
徐玉德 , 董木欣|数字政务建设整体性治理模式、 架构分析与路径选择
徐玉德 , 陈旭|警惕资本无序流动 强化资本市场科技创新支持
徐玉德 , 温泉|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与未来展望
徐玉德|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徐玉德 , 张昉|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玉德|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经验及展望
徐玉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回顾与展望
郑石桥║算法审计需求论
名家论坛║碳审计.内控缺陷.政府审计10篇——郑石桥论文集(2022)
郑石桥‖论碳审计目标
郑石桥‖论碳审计内容
郑石桥‖论碳审计主体
郑石桥‖论碳审计客体
周旭东 , 郑石桥 ‖ 论碳审计需求
郑石桥|论碳审计本质
张敦力 , 王沁文|“包庇”抑或“蒙蔽”——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反观独立董事问责之困
杨道广, 陈汉文 等║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监管改革:国际进展与中国探索
韩洪灵,彭瑶,刘强,陈汉文║巴塞尔协议Ⅲ背景下硅谷银行破产研究——基于商业模式与监管计量的双重视角
贾明║研以致用:管理研究中的机制、路径和对策
袁敏║“算管融合”的财务分析逻辑——以小米公司为例
袁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研究——以FRC处罚毕马威为例
袁敏║额外一级资本债券注销的影响与启示——基于瑞士信贷的案例分析
袁敏║灰熊研究做空蔚来汽车的会计分析
杨道广, 陈汉文 等║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监管改革:国际进展与中国探索
陈汉文, 杨道广, 韩洪灵║构建中国自主实证审计理论体系
韩洪灵,彭瑶,刘强,陈汉文║巴塞尔协议Ⅲ背景下硅谷银行破产研究——基于商业模式与监管计量的双重视角
贾康 等║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双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贾康, 陈通 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
名家论坛║投融资.绩效评价.自贸港等6篇——贾康论文集
高亚莉, 贾康 ‖ 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基于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贾康 等|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贾康|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方意, 王琦║内部冲击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思考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方意, 袁琰║硅谷银行和北岩银行被挤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刘晔║由物到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
名家论坛║论可持续披露·会计准则13篇——张为国论文集
张为国, 陈战光, 谢诗蕾║恰当应用会计准则 助推国家级战略管网建设——基于中国铁塔的案例研究
何安宁, 张为国 等‖修订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一种思路——基于我国A股医药企业年报的案例研究
张为国, 薛爽, 王浩宇|从G7影响力工作组报告看可持续披露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名家论文9篇:2021年《财会月刊》张为国论文集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蔡昌|新时代税收筹划方法论:理论逻辑与框架构建
蔡昌 等|平台经济的税收治理难点与治理方略
刘勤, 刘情唱║论数智化环境下会计法规的优化与完善
刘勤, 曾思宸║数智技术发展对业财融合的促进作用
刘勤, 陆诗婷‖人机协同模式下财务流程优化研究——以K公司费用报销流程为例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知识管理与人机协同
丁友刚 等║数字治理背景下的高校财会、审计、巡视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丁友刚║会计的生命与灵魂——重读《潘序伦文集》有感
刘用铨|基于业财融合的PPP政府方会计解析——对第10号政府会计准则的解读
刘用铨|新基建领域推行PPP模式探析
许金叶‖管理会计加工与报告
许金叶 ‖ 管理会计原则:性质、目的、行为
许金叶 ‖ 管理会计性质、边界与体系
许金叶 ‖ 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
许金叶|管理会计是科学还是艺术
许金叶|管理会计理论的使命
许金叶|序时记账:单式记账法的本质、逻辑与证据
许金叶|商誉会计处理的理论问题研究
胡玉明‖发白未懈青云志——记中国管理会计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余绪缨教授
胡玉明|管理会计的本质与边界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刘启亮 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冯圆║成本管理的概念演进与智能化嵌入
一睹风采║亚运志愿者中的会计学者
冯圆‖全国统一大市场情境下的成本管理发展
李慧, 温素彬 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崔秀梅, 温素彬, 龙思玥║数智化管理会计的价值意蕴和体系构建
李慧, 温素彬║比物连类: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
温素彬, 温皓然, 张兴亮, 李慧║兼听则明 :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与方案设计
张庆龙║新质生产力赋能财务数字化转型
张庆龙 等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理论阐释与驱动分析
名家论坛║企业司库.财务公司.内审11篇——张庆龙论文集(2022)
张庆龙 方汉林 董兴荣‖中央国有企业司库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保守抑或激进: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张庆龙, 方汉林‖数智化企业司库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
张庆龙‖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分析——基于SWOT模型
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现状分析——基于2016~2021年数据
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中外企业司库管理:比较与启示
张庆龙 ,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基于组织身份变革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张庆龙 , 张延彪|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动因研究
张庆龙 等|新时期内部审计创新之路:从数据审计到智能审计
张庆龙 等|财务机器人规模应用与会计人员工作不安全感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技术原理分析(系列之十二)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应用场景分析(系列之十一)
张庆龙|智能财务研究述评(系列之十)
张庆龙|智能财务七大理论问题论(系列之九)
张庆龙|以数字中台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系列之八)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系列之七)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技术影响(系列之六)
张庆龙|数字经济背景下 集团财务组织架构转型趋势分析(系列之五)
张庆龙|财务数字化转型始于共享服务(系列之四)
张庆龙|集团公司会计数据管理的现状分析(系列之三)
张庆龙|论下一代财务的思维特征(系列之二)
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
高军,薛爽,李志刚|新股低价发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还是“选美博弈”——以上纬新材为例
薛爽|法制环境变迁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法律风险
陈虎, 郭奕║企业财务数智化发展趋势与转型框架
陈虎, 朱子凝‖数据可视化的财务应用研究
陈虎, 杨利明‖数据分析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虎, 刘雅琼‖财务数据源及数据采集研究
陈虎, 孙彦丛‖DT时代基于数据价值链的财务变革
陈虎, 郭奕‖数据价值体系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
陈虎, 郭奕|财务数字基建 赋能企业转型
陈虎|政府机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探索
黄悦昕, 罗党论║数据资产入表:现状、挑战与对策
罗党论 等║北交所发展:问题、原因与对策
黄悦昕, 罗党论, 张思宇║全面注册制下的IPO发行:更易或者更难——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罗党论 等║贪婪抑或冲动 : 注册制下新股破发研究——基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视角
罗党论 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经验与理论分析
袁亮亮 , 罗党论 等|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
谢志华, 谢昊宇‖对现金流量表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
谢志华, 杨龙飞|对资产负债表的再认识——基于资产负债表误读的视角
谢志华等|组织变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谢志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辨析
张新民|偶发原因致企业临时性财务危机:特征与对策
张新民|财务分析的战略视角
程博,潘飞 等║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
潘修中║存货舞弊的行动识别:以抚顺特钢为例
曹玉珊 , 陈哲|企业信息资源资产化问题再探——基于信息资产分类的视角
陈虎, 朱子凝‖数据可视化的财务应用研究
陈虎, 杨利明‖数据分析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虎, 郭奕‖数据价值体系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
厉国威, 汤羽霏║预算执行审计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协同实施框架构建
刘光强, 干胜道‖新经济背景下的智能管理会计报告——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技能
王文兵,王立彦,干胜道 等|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分析
王竹泉 等║政府会计监督的微观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王竹泉, 季丁筠║数字普惠金融能否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基于信息披露与创新驱动视角
王竹泉, 耿丹阳║政府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性资本配置结构
名家论坛║政府社会资本·企业资本论6篇——2022年王竹泉论文集
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重大经济风险
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竹泉 等‖政府社会资本的规模、结构与测度
王竹泉|公共资源配置与政府社会资本
王竹泉, 槐莹‖制造业企业资本脆弱性评价研究
罗进辉, 朱民城║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晋江市为例
罗进辉, 王毓泽║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合肥市为例
罗进辉, 张江昭║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地区人才结构优化升级:以深圳市为例
罗进辉, 卢子琦║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发展——以福建宁德为例
罗进辉, 闫家铭║亲清政商关系如何助力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罗进辉, 戴芷歆, 巫奕龙║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治理效应 : 来自绿色创新的证据
李佳霖 罗进辉║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董事会多样性
罗进辉 李佳霖‖国有企业混改动因与模式匹配问题:基于多案例的研究
罗进辉 杨楠‖中国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概况、特征与问题
罗进辉 黄泽悦 向元高‖亲清政商关系研究: 述评与展望
罗进辉, 林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代意义、制度渊源与经济影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王鹏程║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王鹏程, 黄世忠, 范勋 等║制定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若干问题研究
王鹏程, 黄世忠等║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分析与展望
重磅║解读审计选聘的最新规定/王鹏程
王鹏程, 杨昭铭║气候信息披露中的安全港规则
王鹏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中的审计委员会职责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鉴证服务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应对
王鹏程‖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考虑
王鹏程 ,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安永合伙人王鹏程 | 会计师事务所选聘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思考
方意, 杨凡佳║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方意, 袁琰║硅谷银行和北岩银行被挤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刘峰‖企业财务目标:一个解构性讨论
新夫 等║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水与海洋资源》透视及案例解析
新夫, 周海炜 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水资源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王伟, 汪祥耀║新质生产力引领我国会计创新的思考
陈晓芳 等|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
刘运国 等║运用财务报告分析垂直电商的商业模式——以唯品会为例
胡耘通║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研究
胡耘通║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建设思考
胡耘通, 廖佳榆║基于资源安全视角的矿产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胡耘通‖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再思考
胡耘通|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蔡春 , 杨肃昌 , 胡耘通|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修改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张宜霞, 刘明辉║省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实现路径和机制分析
刘明辉, 王扬║中国式现代化呼唤五种宏观成本新理念
黄冰冰, 戴德明, 马元驹‖利润概念的界定
李晓冬 , 马元驹|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逻辑机理与路径构建
黄冰冰,马元驹,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马元驹 , 黄冰冰|论利润贡献率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马元驹, 李晓冬|国有四大银行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探析
谢德仁 等║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99强报告(2022)
谢德仁|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
谢德仁|培育现金增加值创造力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谢德仁|推动结构性去杠杆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谢德仁|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
邬瑜骏 曲晓辉‖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与会计问题研究——兼评美国数字资产行政命令
曲晓辉 李莹 张国华‖经济指数和会计指数研究: 回顾与展望
高利芳, 曲晓辉‖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的调查与反思
曲晓辉, 王俊, 张瑞丽‖税率优惠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研究
李兆东, 罗玉茹║审计监督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与路径
张卓然, 戴德明 等║会计规则与法律制度的理念分歧及解决之道
黄冰冰, 戴德明, 马元驹‖利润概念的界定
黄冰冰,马元驹,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周华 , 戴德明 等|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
戴德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回顾与展望
倪小雅, 戴德明|综合收益会计规则的逻辑及理论辨析
杜兴强, 赖少娟 等║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与市场监管效率
杜兴强‖儒家文化与会计审计行为:一个分析框架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杜兴强等:宗教影响与公司行为综述
吕颖菲, 刘浩║影响力货币化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哈佛影响力加权账户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现状及会计问题研究
张倩,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GRI准则的改进及启示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双重重要性的概念、转化和评估——兼与财务报告重要性的比较
王文红 , 刘浩| 叙述性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最新发展——基于对管理层评论的分析
龚凯颂║论管理会计的定义、边界和逻辑
龚凯颂|论估值模型的逻辑与演化
龚凯颂|论资产负债表模型的应用
王凯, 丁宁, 赵静静║城投公司ESG表现如何影响债券信用利差
王凯, 李婷婷‖ESG基金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王凯 , 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
廖珂║市场机制下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基于投服中心的案例研究
袁广达 等║长三角地区净碳排放量测算与碳治理成本核算——基于“碳中和”视角
袁广达 蒋岩 壮含露║碳中和目标下煤炭企业三维财务战略研究
袁广达 等‖生态补偿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基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视角
袁广达 等‖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与分摊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袁广达, 顾鹏程, 吴佳敏‖新冠疫情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 风险与应对
袁广达 等|市场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会计手段与实施
袁广达 , 王琪|“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演化动因与路径
袁广达|资源环境成本管理功能:基于环境会计方法、条件与信息的支持
陈俊, 李永康, 龚启辉║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研究——基于财会〔2023〕11号文件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陈俊 等: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与浙江大学的探索
周兆斌, 杨志国║企业诉讼风险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决策——基于管理层自利行为视角
许瑜, 王敏 等║政府审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效果检验
夏烨, 马文超║基金绿化影响企业环境治理的效应及机制:文献回顾与展望
程平 等║互联网+MPAcc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探析——基于“三链”融合视角
程平 陈锐║基于ChatGPT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程平 等║基于ChatGPT的智能财务报告研究
程平, 常吉║财务共享下资金滚动预算审计预警研究——基于决策树算法
程平, 晏露║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企业研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智能审计研究·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程平论文集
程平, 俞津|基于RPA的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毛俊力|基于RPA的审计抽样软件机器人研究
程平, 聂琦|基于RPA的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钱涂|基于RPA的函证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罗梦晴|基于RPA的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徐涵璐|基于RPA的长期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冷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三个难点问题解析
冷琳|新债务重组准则执行中的三个问题
张绘, 谢恺 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历史变迁与优化方向
张绘║公共预算管理衔接性不足与政策建议
张绘║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践、挑战与优化路径
张绘‖创新多元化投入方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张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
《财会月刊》浙江大学论文集.15篇
《财会月刊》武汉大学论文集.19篇
《财会月刊》西安交通大学论文集.25篇
《财会月刊》上海财经大学论文集.29篇
请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