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护让幸福可感可及——中卫市2024年10件民生实事系列报道之五

文摘   2024-11-27 08:00   宁夏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近年来,中卫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保障和守护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补短板、打基础、谋长远,把卫生健康作为高质量发展引领性工程,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健康底色”是广大群众的“幸福成色”。守护群众健康,让群众“好就医”“就好医”是卫生健康系统的最大追求。
11月18日,在市中医医院,市民范学香一大早拿着上周在其他医院拍的片子找针灸科主治医师姚闯看诊。“现在真好,在不同医院拍的片子都能互认,这帮我节省了不少钱和时间。”范学香说。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平台系统的应用。姚闯介绍说,一体化健康平台系统能有效降低临床诊断的误诊、漏诊率,节省患者的费用、时间,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临床医师诊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感、获得感,为深化医改、高质量发展添能助力。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双中心”城市优势,打造区域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平台,实现三大检查、六大检验70个检查项目线上互认,累计调阅63.3万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就医“一码通用”,开展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等便民服务,进一步简化就医流程,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达90%。构建基层医疗数据“只录一次”的应用体系,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8.78万份。打造区域医学影像大数据中心,建设“数字人体”重大疾病人工智能诊断中心,构建一体化影像服务新模式,实现医学影像数据互通、结果互认,胶片费用降低40%。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我市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以点带面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搭建六大远程诊疗平台,累计开展各类会诊30余万例,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术后护理、针灸、推拿等上门护理服务8450次。开展智能家医“云上卫医”服务,为22万居民提供7×24小时不间断AI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
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了,报销金额也得到了提升。我市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普通门诊保障水平,将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每人每年330元提高到370元。
“像我们这种有基础病的退休老人,以前在社区门诊买药大多数都不能报销,根本不够用,现在在社区门诊和医院门诊看病买药都可以报销了,报销额度也高了,真是太好了!”在沙坡头区滨河镇光明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市民胡玉清在享受到门诊报销政策后,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2021年以来,我市坚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先后6次对947项医疗服务项目调价,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27.12%提升至35%。全市48家医疗机构实现了统筹地区病种、DIP付费全覆盖,病案上传率100%。在全区率先开展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工作,将符合条件的340种日间手术病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将485个药品纳入了医疗机构和药店“双通道”保障范围。累计执行9批次374个品种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和344个品种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平均降幅50%,最高降幅97%。
在沙坡头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都在为明年6月底竣工验收做着准备。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8亿元,规划床位213张、停车位335个。”项目负责人王磊介绍,项目建成后设置急救中心、内镜中心、体检中心等诊疗区域,门(急)诊、住院服务能力可覆盖16万人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市中心血站冷库改造、3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免费筛查、沙坡头区镇罗镇和香山乡中心卫生院急救能力提升、中宁县胸痛中心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一项项惠民政策、医疗保障民生工程的落地,让群众随处感受到卫生健康工作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杨珊 实习生 赵雨

编辑:李博颖

▌审核:万   军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创刊于2005年4月28日,以“高端、公信、亲民”为办报宗旨,以“强化新闻意识,凸现读者观念,彰显时代特征”为办报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