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使用胶片的年代,曾零零星星地拍摄过长城。退休后,有了时间和机会去接触更多地域的长城。拍着拍着,很受震撼,冒出了许多好奇和疑惑,逼着自己去学习充实有关知识。随着拍摄的深入,热度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萌发了“游拍长城万里行”的念头。2018年8月至今,从万里长城最东端的渤海之湾到最西端的嘉峪关(其实长城的最西端不止于此,它还继续向新疆、宁夏、内蒙古境内延伸,只是一般游客无法到达而已),已经打卡九个省市二十五个县(区),三十多段长城,累计行乘车两万多公里。至于登爬长城多少公里,就无法计算了。总之我到过的长城,都亲自用脚步丈量过,有的地段还不止一次、二次、三次,而是多次反复。有朋犮问我,你有无人机了干嘛还要那么辛苦地去攀爬?有无人机固然可省很多体力,还能帮助人去到人去不到的角度特别是危险的地方。但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许多地方是没有信号的,必须登爬到那个地方才能起飞无人机,而且还受风向风力和电池续航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故拍摄长城主要还是考验自己的体力!游拍长城,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旅游,毕竟是年近古稀的人了,我也深知这项运动对膝关节不利,但爱好是最根本的动力。我经常在长城上尤其是险峻地段碰到一些年轻人,他们都喜欢问我多大了,当知道我的实际年龄并且还是个独行侠,个个都称赞不已。有夸奖,就有满足感,就有继续攀爬长城的勇气!
六年来,拍摄长城照片二万余张,用坏摄影背包两个,消耗护膝两副,损坏拐杖三根,无人机炸机一部。继我之前已经发出的系列公众号《黄河魂》,今起我把游拍长城的片子作个整理,按照所到之处分为若干段,陆续向朋友们推介分享。
长城,是一个伟大而厚重的题材,是经过了二千多年日晒风吹雨打的历史文物,它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价值,专家学者已有翔实定论。在美学艺术表现方面,也不乏画家和摄影家的巨作。尽管如此,但是大家仍然在研究它、画它、拍它。归根结底,因为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太伟大了!在奔向古稀之年游拍长城,出作品已经不是我所求,更多的是娱乐为主,以多走些地段长城为荣,多拍些片子为乐。但是,只要拍起来,一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冰雪依旧。有人问我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摄影的初衷仍在、几十年形成的摄影精神仍在!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是每到一处尽量做到解剖拍透一处,包括从全景到中景再到局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白天到夜晩,从风霜到雪雨,有条件的地方包括春夏秋冬。一句话,不留死角和遗憾!通过这样做,记录更多的素材,为没去过长城(特别是“野长城”)的朋友提供更多的“看头”,为蠢蠢欲试的朋友抛砖引玉。二是通过游拍长城吸收新鲜空气,陶冶情趣,修身养性,強健体质。三是开阔视野,增长历史和地理知识。
说到长城,过去只知道长城是中国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是阻止匈奴游牧势力侵扰的防御工事。如今系列地拍摄长城,不多了解一点有关长城方面的知识也讲不过去。但毕竟咱不是长城专家,也写不出多少道道,即便能写得出来,圈内也没多少人看。长城的历史两千多年,想要用一千几百个字表述清楚,对于我来说实属难事。但为了我的图文,我必须要有一个“浓缩版”的有关长城历史概况的介绍。于是逼着我去阅读了一些资料,今天我冒昧地试着将两千多年的长城历史以我的理解和语言“简要地”得瑟一回。班门弄斧了,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不是一开始就有长城的,是人类由洞穴生活搬出来以后,逐渐形成了社会族群部落,产生了利益分争,于是互为设防出现了壕沟和围墙。历史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秦、燕、赵、齐、魏、韩、楚七诸侯国争霸,最后秦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这个时期出现的防御工事才叫长城,七诸候国大多数或多或少都修有自己的长城。这时的长城,是农耕民族,说白了就是汉民族自己在相互争战、兼拼的过程中,你防我我防你而修建的长城。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向北扩张,与游牧民族发生了战争,游牧民族也经常深入中原袭扰掠夺。秦始皇为防范游牧势力的入侵,举全国之力修建了真正意义上的长城,即现在我们所说的长城。在二千多年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兼拼过程中,曾出现过几个朝代更迭的轮流坐庄,游牧民族夺取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也修建长城防御更北方的或与之作对的游牧民族。到了明朝,始祖朱元璋将元朝游牧民族执政者彻底赶回草原,由于元朝政府不敢強烈抵抗地退出,事后朱元璋还封其号“元顺帝”。为防范元朝政权的反扑,朱元璋及其明朝各代组织修筑了历史上质量最好、建筑成就最辉煌、防御功能最键全、形体结构最雄伟、使用时间最长的万里长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或已经开发旅游的基本上都是明代长城。围绕长城拉锯战的两千多年,是民族融合、互认的过程!
为什么长城一直修在中国的北方?这是我包括很多人都在问的问题。通过学习才知道,这跟我国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我国东面和东南面为沿海,西面和西南面是帕米尔高原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这个天然屏障,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有效抵御了欧洲和非洲帝国的入侵;而北面由东向西是大小兴安岭、燕山、阴山、祈连山和天山山脉,相对比较平缓,是防御的软肋。而匈奴等游牧势力正是盘踞中原北部,因此,自古以来长城都建在北面。中国历朝历代,修筑长城过万里的只有秦朝、汉朝和明朝。其中汉长城最长,东起辽东鸭绿江边,西至新疆库尔勒(库尔勒这一带的长城遗址因风沙严重,基本上都给淹埋了)。从质量上来说,最坚固、最整齐划一、最雄伟壮观、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应数明长城!
说到这里,不得不多言几句,说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清朝。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的又一个统治全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民族叫满族。它的前身是女真族,在明朝过渡到清朝的节点上,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朝代,历史学家称“后金”。这个朝代的由来是:有一个女真族人叫努尔哈赤,他的祖父和父亲在明朝里任中层官职,在替明朝去劝降女真各部落时遭明军误杀。于是努尔哈赤为报仇,串通北方女真各部揭竿而起反抗明廷,势力越做越大,成为清朝的始祖。他死后,满族人皇太极继位(满族与女真族,自古以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终于把明朝推翻建立了清朝。满族执政后,长城因防范对象的改变,其原先的防御作用减弱了,最后性质也改变了。在清朝中期之前,朝廷立“满禁”、“蒙禁”政策,将长城作为隔绝汉族与满、蒙族交流来往的屏障,还在满族发祥地筑起“柳条边”进一步加强隔离,于是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事件,大批中原难民涌入山海关,闯进东北三省。
长城,它以巨龙的姿态,气势磅礴起伏盘旋,纵横万里,是世界的奇迹,历史的丰碑,中华民族的骄傲!身临其境,有一种钢铁般的震撼力在刺激着我! 在游拍长城的过程中感悟甚多,但首先想到的也是最朴素的是:长城如此之长,地处偏远疆域,无水缺粮,尤其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季节,古人怎样戍守的?其次,如此宏大的工程,过去没有公路、没有飞机、没有导航定位,如何完成勘测设计?我们现在走在野长城上,会时常遇到悬崖峭壁,连野兽也过不去的地方,古人是怎么趟过去的?过去唐僧赴西天取经可是有路可循,而古人勘测长城则披荆斩棘,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完全是靠两条腿走出来和徒手画出来的。在这过程中,还需防范敌方骚扰,这后勤补给是怎样保障的?实难想象!接下来修建长城的难度就更不用说了。本来修筑长城是抵御敌人马队兵团入侵的,但是连人都爬不过去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耗费那么大人力物力连修过去呢?而且很多地方还有意把长城筑在最高、最险处。思来想去,我给出的判断有三:一是在给自己增加修筑和戍守困难的同时,也给敌方加大进攻的难度和缩短滞留的时间;二是划定疆界的需要;三是象征中华龙的龙脉不能隔断。“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意志和力量的象征”,这话一点都不虚!过去的万里长城尤其是明长城,真可与现代的中国高铁、高速公路和航天工程相媲美!
有朋友说,天下长城一个样,都是石头垒成的冷冰冰的墙,值得反复拍吗?其实不然,不同地域的长城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细节、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走向、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事件和故事。只有身临其境,去过这些地段长城的人才有同感,只有热爱长城的人才有共鸣!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赵彬,我俩退休以后她陪我走了不少地方。为我的拍摄和辅助文字说明,她从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为我拍下了不少很好的摄影工作照。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第9段∶万里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老龙头,是万里长城唯一一处伸入到大海里的一段,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面4公里的渤海之滨。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巨龙,它由西向东一路走来,最后一头扎入东海,形成长城与大海融合,因此而得名“老龙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教科书一直将老龙头定为万里长城的东起点,1995年经考古论证,证明辽宁省丹东市虎山长城才是中国万里长城最东端的起点,从而修正了过去的说法,使万里长城在山海关的基础上向东延伸了1381公里。
老龙头是山海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海关城池、角山长城及九门口长城连成一线,而城池里设关隘,称为“天下第一关”,系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共同扼守着辽西走廊,抵御元朝残余势力以及女真族和蒙古族的侵扰。
山海关长城防御体系,由明朝徐达大将和军师刘伯温奉开国皇帝朱元璋之令前往勘测、设计和组织修筑。前后经历了260年的不断建设,最后在明朝末期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手上得到完善。清军攻入北京城、建立清朝政权后,山海关长城从此失去了它的军事防御功能,老龙头变成了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游览休闲的地方,仅乾隆皇帝就4次前往,留下了珍贵的诗文墨宝。遗憾的是,1900年遭到八国联军的损毁,山海关成为他们的营盘。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地在遗址上进行了复原,重现了山海关长城当年的雄姿。
一、老龙头
入海石城—老龙头。
由左至右的建筑物分别是∶澄海楼、靖卤一号敌台、老龙头。
老龙头观海日出。
老龙头与滨海长城。
老龙头制高点—澄海楼,工人们在对古建筑进行修葺加固。
旭日东升,海天一色。
渤海之滨
海鸥戏阳
辛勤的赶海人。
辛勤的赶海人,天未亮就潜入岸边的海里摸捞贝壳海鲜,满载之后回到岸边交给家属,由她们卖给前来收购的商贩。
二、古城
山海关古城、山海关关城和山海关城池都是一回事,都是指古时的山海关小城。这座小城,形状方形,设东西南北门,依次叫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和威远门。古人对这四个城门的命名有讲究∶朝向东面的城门系这座小城的正大门,其面朝辽西走廊和东北三省,是明朝防守的主要方向,“镇”有用强大武力压服的意思,故称镇东门;西门朝北京方向,那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安名“迎恩门”;南门面向大海,即叫望洋门;而北门是朝向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所以起名为“威远门”。古城是城池,南北两端连着长城,其中北面连着角山长城,南面则连接渤海之滨的老龙头。
山海关,是华北大原平与东北大平原的分界处,河北、辽宁两省亦是在这里划界。从明朝开始,山海关成为华北、东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是中原与东北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以古城的正大门即镇东门为界,大门以东称关外(亦叫关东),大门以西称关内。历史上的“闯关东”事件,就是发生在这里。它的成因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原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北等地的民众,因自然灾害和战乱的原因,大规模迁移到东北地区开垦定居,史称闯关东。由中原涌入东北三省的难民,大部分的经过通关审查后,由“镇东门”进入关东。在万里长城沿线上千座大大小小的险关要隘中,东部河北的山海关,中部北京的居庸关,西部甘肃的嘉峪关,这三大关隘名冠古今,而山海关雄踞其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由于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素有“天下第一关”,边郡的咽喉,京师的保障”之称。古代战争,由东北攻入京城只有三条路,一是河北唐山的喜峰口,二是北京密云区的古北口,三是辽西走廊。前两条距离遥远,且都是崎岖山路非常难行,不利于兵团行军和后勤补给。因此,即使是冒险也选择走辽西走廊,辽西走廊属沿海平原,利于骑兵大军团冲杀,故山海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山海关标志性建筑—镇东门城楼、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关”。这个城门是界定关外和关内的地方,朝东的一面称关外(亦叫关东),朝西的这一面(即朝向城池内的)叫关内。闯关东的民众绝大多数是通过这个城门出关的。
为更直观地了解古代的山海关城池,在此借用画家的一张“山海关古城复原图”,辅以拍摄的不足。画作胜过拍摄,减去了现代的房屋和道路等,让古城一目了然、干干净净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画作方位坐西朝东(即上东下西,左北右南),跟古城的坐向一致。画作中央的围城即山海关古城,最朝东的中间城楼就是镇东门——“天下第一关”,它面向辽西走廊,是连接东北三省和关内的咽喉;由此向南面延伸至海边的长城就是“老龙头”;向北走向到燕山山脉的这一段长城叫“角山长城”;围城里中间的城楼即山海关钟鼓楼。
钟鼓楼,坐落在山海关古城的中央,是古城的制高点。它是二层建筑,一层是方台,二层是钟楼、鼓楼、文昌殿三体合一。一层方台,四孔穿心,十字相交,分通四门,分别朝向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及其对应的城门。如此建筑集成,在中国仅有此处,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见证了山海关的历史变迁。
古城的部分城墙。
这是明朝末年,驻守山海关总兵(平西王)吴三桂和爱妾陈圆圆的府邸。
闯关东文化体验园。据历史资料记载,闯关东经历了300多年,约有3500万多人闯入东北,其中山东占了71%,河北占17%,河南占1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迁徙事件,比起走西口和下南洋那两次人口迁移要大得多。
街雕—闯关东之记忆。
古城老街原貌,左侧街道与远方的角山长城遥相呼应。
利用古城内临街房屋的山墙平面,将山海关古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画到墙上,是一个不错的宣传形式。
艺术家们为画作进行调色。
此幅历史人物画像虽未点名道姓,但从背景和题词看,应系山海关长城的创建人—明朝建国功勋卓著人物徐达大将军。
山海关重大历史事件—闯关东之情景。
古城内挂满果实的一棵老树,看上去很像山楂,但用手机扫一扫识别却是花楸树。
长按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