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使用胶片的年代,曾零零星星地拍摄过长城。退休后,有了时间和机会去接触更多地域的长城。拍着拍着,很受震撼,冒出了许多好奇和疑惑,逼着自己去学习充实有关知识。随着拍摄的深入,热度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萌发了“游拍长城万里行”的念头。2018年8月至今,从万里长城最东端的渤海之湾到最西端的嘉峪关(其实长城的最西端不止于此,它还继续向新疆、宁夏、内蒙古境内延伸,只是一般游客无法到达而已),已经打卡九个省市二十五个县(区),三十多段长城,累计行乘车两万多公里。至于登爬长城多少公里,就无法计算了。总之我到过的长城,都亲自用脚步丈量过,有的地段还不止一次、二次、三次,而是多次反复。有朋犮问我,你有无人机了干嘛还要那么辛苦地去攀爬?有无人机固然可省很多体力,还能帮助人去到人去不到的角度特别是危险的地方。但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许多地方是没有信号的,必须登爬到那个地方才能起飞无人机,而且还受风向风力和电池续航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故拍摄长城主要还是考验自己的体力!游拍长城,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旅游,毕竟是年近古稀的人了,我也深知这项运动对膝关节不利,但爱好是最根本的动力。我经常在长城上尤其是险峻地段碰到一些年轻人,他们都喜欢问我多大了,当知道我的实际年龄并且还是个独行侠,个个都称赞不已。有夸奖,就有满足感,就有继续攀爬长城的勇气!
六年来,拍摄长城照片二万余张,用坏摄影背包两个,消耗护膝两副,损坏拐杖三根,无人机炸机一部。继我之前已经发出的系列公众号《黄河魂》,今起我把游拍长城的片子作个整理,按照所到之处分为若干段,陆续向朋友们推介分享。
长城,是一个伟大而厚重的题材,是经过了二千多年日晒风吹雨打的历史文物,它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价值,专家学者已有翔实定论。在美学艺术表现方面,也不乏画家和摄影家的巨作。尽管如此,但是大家仍然在研究它、画它、拍它。归根结底,因为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太伟大了!在奔向古稀之年游拍长城,出作品已经不是我所求,更多的是娱乐为主,以多走些地段长城为荣,多拍些片子为乐。但是,只要拍起来,一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冰雪依旧。有人问我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摄影的初衷仍在、几十年形成的摄影精神仍在!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是每到一处尽量做到解剖拍透一处,包括从全景到中景再到局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白天到夜晩,从风霜到雪雨,有条件的地方包括春夏秋冬。一句话,不留死角和遗憾!通过这样做,记录更多的素材,为没去过长城(特别是“野长城”)的朋友提供更多的“看头”,为蠢蠢欲试的朋友抛砖引玉。二是通过游拍长城吸收新鲜空气,陶冶情趣,修身养性,強健体质。三是开阔视野,增长历史和地理知识。
说到长城,过去只知道长城是中国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是阻止匈奴游牧势力侵扰的防御工事。如今系列地拍摄长城,不多了解一点有关长城方面的知识也讲不过去。但毕竟咱不是长城专家,也写不出多少道道,即便能写得出来,圈内也没多少人看。长城的历史两千多年,想要用一千几百个字表述清楚,对于我来说实属难事。但为了我的图文,我必须要有一个“浓缩版”的有关长城历史概况的介绍。于是逼着我去阅读了一些资料,今天我冒天下之斗胆,试着将两千多年的长城历史以我的理解和语言“简要地”得瑟一回。班门弄斧了,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不是一开始就有长城的,是人类由洞穴生活搬出来以后,逐渐形成了社会族群部落,产生了利益分争,于是互为设防出现了壕沟和围墙。历史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秦、燕、赵、齐、魏、韩、楚七诸侯国争霸,最后秦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这个时期出现的防御工事才叫长城,七诸候国大多数或多或少都修有自己的长城。这时的长城,是农耕民族,说白了就是汉民族自己在相互争战、兼拼的过程中,你防我我防你而修建的长城。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向北扩张,与游牧民族发生了战争,游牧民族也经常深入中原袭扰掠夺。秦始皇为防范游牧势力的入侵,举全国之力修建了真正意义上的长城,即现在我们所说的长城。在二千多年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兼拼过程中,曾出现过几个朝代更迭的轮流坐庄,游牧民族夺取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也修建长城防御更北方的或与之作对的游牧民族。到了明朝,始祖朱元璋将元朝游牧民族执政者彻底赶回草原,由于元朝政府不敢強烈抵抗地退出,事后朱元璋还封其号“元顺帝”。为防范元朝政权的反扑,朱元璋及其明朝各代组织修筑了历史上质量最好、建筑成就最辉煌、防御功能最键全、形体结构最雄伟、使用时间最长的万里长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或已经开发旅游的基本上都是明代长城。围绕长城拉锯战的两千多年,是民族融合、互认的过程!
为什么长城一直修在中国的北方?这是我包括很多人都在问的问题。通过学习才知道,这跟我国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我国东面和东南面为沿海,西面和西南面是帕米尔高原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这个天然屏障,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有效抵御了欧洲和非洲帝国的入侵;而北面由东向西是大小兴安岭、燕山、阴山、祈连山和天山山脉,相对比较平缓,是防御的软肋。而匈奴等游牧势力正是盘踞中原北部,因此,自古以来长城都建在北面。中国历朝历代,修筑长城过万里的只有秦朝、汉朝和明朝。其中汉长城最长,东起辽东鸭绿江边,西至新疆库尔勒(库尔勒这一带的长城遗址因风沙严重,基本上都给淹埋了)。从质量上来说,最坚固、最整齐划一、最雄伟壮观、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应数明长城!
说到这里,不得不多言几句,说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清朝。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的又一个统治全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民族叫满族。它的前身是女真族,在明朝过渡到清朝的节点上,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朝代,历史学家称“后金”。这个朝代的由来是:有一个女真族人叫努尔哈赤,他的祖父和父亲在明朝里任中层官职,在替明朝去劝降女真各部落时遭明军误杀。于是努尔哈赤为报仇,串通北方女真各部揭竿而起反抗明廷,势力越做越大,成为清朝的始祖。他死后,满族人皇太极继位(满族与女真族,自古以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终于把明朝推翻建立了清朝。满族执政后,长城因防范对象的改变,其原先的防御作用减弱了,最后性质也改变了。在清朝中期之前,朝廷立“满禁”、“蒙禁”政策,将长城作为隔绝汉族与满、蒙族交流来往的屏障,还在满族发祥地筑起“柳条边”进一步加强隔离,于是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事件,大批中原难民涌入山海关,闯进东北三省。
长城,它以巨龙的姿态,气势磅礴起伏盘旋,纵横万里,是世界的奇迹,历史的丰碑,中华民族的骄傲!身临其境,有一种钢铁般的震撼力在刺激着我! 在游拍长城的过程中感悟甚多,但首先想到的也是最朴素的是:长城如此之长,地处偏远疆域,无水缺粮,尤其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季节,古人怎样戍守的?其次,如此宏大的工程,过去没有公路、没有飞机、没有导航定位,如何完成勘测设计?我们现在走在野长城上,会时常遇到悬崖峭壁,连野兽也过不去的地方,古人是怎么趟过去的?过去唐僧赴西天取经可是有路可循,而古人勘测长城则披荆斩棘,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完全是靠两条腿走出来和徒手画出来的。在这过程中,还需防范敌方骚扰,这后勤补给是怎样保障的?实难想象!接下来修建长城的难度就更不用说了。本来修筑长城是抵御敌人马队兵团入侵的,但是连人都爬不过去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耗费那么大人力物力连修过去呢?而且很多地方还有意把长城筑在最高、最险处。思来想去,我给出的判断有三:一是在给自己增加修筑和戍守困难的同时,也给敌方加大进攻的难度和缩短滞留的时间;二是划定疆界的需要;三是象征中华龙的龙脉不能隔断。“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意志和力量的象征”,这话一点都不虚!过去的万里长城尤其是明长城,真可与现代的中国高铁、高速公路和航天工程相媲美!
有朋友说,天下长城一个样,都是石头垒成的冷冰冰的墙,值得反复拍吗?其实不然,不同地域的长城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细节、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走向、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事件和故事。只有身临其境,去过这些地段长城的人才有同感,只有热爱长城的人才有共鸣!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赵彬,我俩退休以后她陪我走了不少地方。为我的拍摄和辅助文字说明,她从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为我拍下了不少很好的摄影工作照。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第6段∶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由东到西13个关隘中最重要的三个之一,即东部山海关、中部居庸关、西部嘉峪关。它位于北京昌平区南口镇关沟峡谷的南段,距市中心三十多公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京城通往大西北的唯一门户,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就在当下,国道、省道、县道、村道以及普铁和高铁仍挤在这条沟里通行,可见它的地里位置非同小可。为了保护关沟峡谷里的居庸关安全,古人在它的南北面建有南口、上关城、水关和八达岭长城,可谓是重兵把守、森严壁垒。尽管如此,这里仍发生过多次战事,最著名的如成吉思汗和李自成闯关成功、中国军队血战南口阻击日军侵犯,以及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经居庸关逃往山西躲避战火等等。除此之外,居庸关城内遗存的建筑物亦是其他长城关隘无法比拟的,如行署、学馆、寺庙、戏台、粮仓、兵器库、营房、指挥部等等,应有尽有,可见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一、全景
为了全面充分地展示古人这一伟大不朽的建筑杰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操纵无人机从东西南北俯拍居庸关,以此告慰先辈、致敬先辈、传扬先辈的伟业!
1、朝南拍摄
朝南高空俯瞰居庸关,围成一圈的居庸关长城形如一张树叶子,正前方关沟尽头便是南口,直视前方30公里处就是北京市中心。由此可见,居庸关对护卫京城的安全是多么的重要,此处一旦被攻破,京城就意味着沦陷!
120年前,由国人工程师詹天佑先生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在居庸关长城东墙脚下穿过。
2、朝北拍摄
由南向北拍摄,居庸关全貌像中国地图。北面横在关沟尽头的便是八达岭长城,紧连着向左延伸的是八达岭古长城。正前方最远最高的山为北京地区第二高峰—“海坨山”,海拔2241米,号称“塞外珠峰”,几乎常年积雪,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
偶遇居庸关全灯点亮,正好天气通透,加上月光明媚和来往车流灯光,映得整条关沟旷亮无比。
太阳西斜时,高光于顶,阴影沉沟,正好把南城门和东墙与西墙打亮。
偶遇火烧云,居庸关被映得通红。
雨后积云,为居庸关增添了几分丹青水墨之感。
3、朝东拍摄
由西向东拍摄,居庸关像一张抛出去的鱼网,象征一网打尽!
初雪点缀
关沟南段,左侧居庸关,右侧南口,正前山为燕山山脉向东延伸的起点,前景山系太行山脉尾端。
关沟南段冬景
4、朝西拍摄
太阳初升,关沟峡谷还在沉睡,却把居庸关的东墙与西墙照得一览无遗!图片最远最高处是关沟地区的制高点,亦是八达岭古长城所在地。
一场无风鹅毛大雪的隆临,把居庸关装点成一片丰收景象的棉花地。
二、南城门
逆光照耀下,居庸关南面城门大楼在关沟峡谷中是那样的寥廓而深邃。
城门副楼林立,森严壁垒。
高墙耸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居庸关南北不足500米的两头都建有这样的“瓮城”,这是古代城池防守最坚固的堡垒,易守难攻,即便攻进来了亦难逃出去,起到“瓮中捉鳖”的强大作用!
南城门平台上正中央,立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
三、北城门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居庸关北城门的瓮城为方形建造,古时亦称“方城”,防守作用与半圆形的一致。
北城门与居庸关制高点的敌楼直接相连。
利用车顶天窗玻璃,人为制造倒影。
大型庆典晚会,全城张灯结彩。
四、东墙
东墙是指以沟底为界向东延伸的墙体。
东墙骑在矮小的山脊上,京张铁路在它的肚子下穿过。沟底是居庸关营地及通关道路。
东西墙遥相呼应。
朝阳照东墙。
雪天清晨色温低,朝阳照到长城墙体上呈现出来的板栗色,特别耀眼与暖心。
被东墙串起来的敌楼、墩台与箭楼。
日月同辉
现代列车与古代文物同框,跨越时空六七百年。
中国龙
远眺东墙
五、西墙
西墙是指沟底以西的部分,这部分墙体相对险峻陡峭。
人字结合部的敌楼是西墙顶端也是居庸关的制高点。
奇峰出奇云,西墙雾绕过。
冬日西墙
西墙敌楼、箭楼林立!
居庸关制高点敌楼,向左可与八达岭长城遥相呼应,向右与出华北大平原的南口长城近在咫尺。古人于此选点建军事大本营太有远见了!
居庸关最高点敌楼(12号楼),海拔406米,站在此处可尽览整个居庸关的全貌。
置顶敌楼,瞭望全境,关顾两侧。
西山2号铺房和11号敌楼。
西墙与东墙遥相呼应!
西山箭楼观阳角。
西山箭楼
西墙拐点
最高点为12号敌楼,肩处平房系西山2号铺房。
关内仓房与西山敌楼。
窗视西山
六、长城号列车
能拍到列车、雪景和山花这几样东西与长城同框的只有在居庸关了。特别是春暖花开时节,许多人都冲着“开往春天的列车”而来!
列车与东、西墙同框。
蹲点守候,等待瞬间。
驶向春天的列车。
踏雪而至
长城、雪景与列车。
居庸关夏季景色。
七、居庸关城内建筑
从居庸关城内遗存的古建筑来看,可大致上猜出居庸关古时的行政级别,起码是现在的大军区或省部级。
行署
粮库
庙宇
皇家屋脊神兽。
戏台
学馆庭院
过去的学馆,如今变成了居庸关长城博物馆。
休闲亭子
“枫桥”
八、赏花栈道
赏花栈道位于居庸关长城的东面,是专为春天赏花而兴建的。由居庸关村委员筹集资金建造,于2019年初开始动工,用了一年多时间建好就遇到了疫情,使栈道闲置了几年。
栈道与长城
栈道建造中。
栈道全貌
三年疫情的第一场雪,即2020年2月6日。
2020年2月8日,正好是农历的庚子年正月十五,明月正点圆。此时此刻,又想起李白的两句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长城上的夜晚,每当看到明月时,很自然地想到这两句,也许是特殊环境所致!
九、居庸关拾零
居庸关的地位在关沟地区长城中乃至中国长城体系中极其重要,对古时京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来拍摄。同时对与它有关的周边景致亦给予了关注,在此简要介绍一下。
1、居庸关隧道
左侧山脊上是居庸关长城。居庸关隧道,是京藏高速回程路的最后一个隧道,它在居庸关长城西山脚下穿越后汇入去程的京藏高速。
连续穿越隧道的是京藏高速回程公路(单行线),紧挨着其旁边的是村级公路南羊路。
山羊洼大桥及隧道
2、响潭水库
响潭水库正前方的山脊上便是居庸关长城。
与上图相反,站在居庸关长城上往南看,前景是响潭水库,左边的峡谷是关沟,正前方平原30公里处是北京市中心,右侧山脉即北京著名的西山。
乡村小路,俯瞰似把微冲。
3、药材峪
药材峪为响潭水库右翼的小峡谷(即图片中间反光的小路部分),顾名思义,也许这里盛产中草药材。图片最右边的峡谷就是大名鼎鼎的关沟。
药材峪里的小村庄,隶属于响潭水库旁边的龙潭村委员。
4、羊台子村
羊台子村是这条沟里(查不到沟名,暂借路名称为南羊沟)最大的村庄,建了不少农家院,城里人喜欢自驾车到这里小旅游休闲度假。京藏高速回程公路在村前经过。
沿着村级公路来到羊台子村后,再往前走一小段就是死胡同了,前方是杳无人烟的万重山,只有京藏回程高速公路不断地穿越隧道。图片中最远处横在眼前的山脊就是八达岭古长城所在地。
羊台子村到居庸关隧道口(从右至左)的道路,其中连续穿越山洞的是京藏高速回程路,旁边弯弯曲曲的是村级公路南羊路。
李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1980年初开始涉足摄影,先后在市、省、国家和国际上获奖作品200余幅,在深圳四次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并出版作品集。主要代表作:《捕》1999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19届国展铜奖,该作品2002年通过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成功打赢了一宗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官司,为摄影界赢得了尊严和荣誉;《精准叼起》2015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瓮中捉鳖》、《太姥山远眺》、《寨英古镇》、《金钟》、《天壶》、《雪乡晨韵》《待发》、《骑警》等8幅作品先后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有关省、市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题摄影作品展优秀奖。《捕》和《骑警》荣获深圳美术馆永久珍藏。
长按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