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1到100,100到……
2024岁末在即
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强“发动机”
再次迎来“升级换代”机遇
26日上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下文简称2024科交会)在南京举行,这场为期三天的重量级交易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25所高校、3000家企业参加。
这群全国最具创新能力
和科研能力的人齐聚南京
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想想就兴奋
尤其是这些最近很忙的人
他们已经期待了很久……
2024年10月到12月,吴昊掰着手指数了数自己的工作量:跑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联络了上百家医药企业,同时配合筹建一支高学历、高效率的技术经理人团队……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的首批技术经理人。吴昊供图。
2024年9月,教育部、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简称生物医药分中心)拍板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启动建设。分配给这个分中心的任务很明确:推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到南京来落地转化,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供图。
这里的骨干队伍,就是吴昊所在的技术经理人团队,也是2024科交会上备受关注的一个新职业。以博士研究生学历从北京大学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毕业的吴昊,走上了一条与科研并行之路,对于这个选择,他坦言:
“做科研是大圈圈里面的小圈圈、小圈圈里面的一个尖,只有突破小圈圈里的这个尖,才能获得认知上的突破;而做技术经理人,可以直接接触到整个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广度和宽度,是一种挑战。”
进入这个领域以后,吴昊的真实感受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集聚着最敏锐的创新人才和团队,一旦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出现一个新的科研方向、新的研究成果,很快就会有类似方向的项目来洽谈。
这些“种子”项目,在技术经理人的牵引下,从概念验证到实验平台共享、从数据服务到技术服务、从招投融资到产业化推动,得到了全方位的扶植和培育。
在吴昊看来,技术经理人,就是把高校实验室最新的成果和市场上最需要的技术“穿针引线”在一起的“巧匠”,也是等待“种子”破土而出的“园丁”。
随着生物医药分中心在南京江北新区的成立,吴昊作为其中一员,切身体会到学研产用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入高质量轨道的变化:分中心的服务范围是全国高校生物医药技术的转移转化,对接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和最顶尖的科研项目,在这个平台上,从国家到地方,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集中。
岁末年初,正是技术经理人最忙碌的时候。吴昊供图。
如今,在吴昊的工作台上,有一叠文件每天都在变厚,这是一份份以企业、医疗机构为主体的需求“问卷”,和以高校为主体的技术“答卷”。有问有答,一个正在形成闭环的校企联合攻关问需机制,将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铺平道路。
维卡格雷,启动III期临床;
VC004 靶向TRK抗肿瘤小分子药物
处于II期关键临床;
VC005(口服) II代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
启动III期临床……
在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网上,有一张清晰明了的自主研发新药管线布局,每一款新药的名称旁,都有一条直线,从“药物发现”这个起点出发,“箭指”终点的“申请上市”。
对于企业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龚彦春来说,整个2024年,从威凯尔完成C轮超4.5亿元融资之后,忙碌得宛如“万箭齐发”。
这家根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创新药企,如同一棵蓄势待发的树苗,每一款新药就像一根枝丫朝着前方的目标全速生长。“如果进展顺利,未来5年,威凯尔将陆续会有多款新药上市。”龚彦春对企业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曾在中国药科大学度过科研学习基础阶段的龚彦春,十多年来,一直陪伴着维卡格雷走在从高校实验室到市场化的风雨创研路。对于高校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不易,龚彦春的感受最深,从突破实验瓶颈到每一期耗资巨大的临床试验,从融资到核心实验室的“招兵买马”。
威凯尔的创新药实验室。被采访人供图。
如今,作为企业的核心产品,维卡格雷同时在中美两国进行临床试验,目前正处于关键节点。这是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过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学者、海外归国博士共同组成的初创团队精心“培育”,即将看到上市的曙光。与此同时,靶向抗肿瘤药物VC004和II代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VC005,也在不同赛道上紧追不舍。
与高校的紧密合作,让企业拥有了强劲动力。被采访人供图。
技术人员占比全体员工的80%,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专硕培养基地……龚彦春认为,从创立之初就与高校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紧密联系,就是让企业获得从1冲向100的创新力和推动力。
2023年5月12日,圣和药业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创新药品种圣诺迪获批上市,该项目获得“免申即享”江苏省创新药械奖励资金一千万。
2024年6月17日,圣和药业自主研发化学1类创新药品种圣瑞沙®甲磺酸瑞厄替尼片获批上市。
两年间,每年一个新药获批上市,对于这家在南京创立、同样也带着中国药科大学基因的民营制药企业来说,既是漫长的科创投资之后的收益期,也是展望更广阔市场的新起点。
近年来,圣和药业的创新药频频获批上市,受到关注。被采访人供图。
作为一家有着30余个新靶点新机制的一类创新药项目在研的中国创新型药业代表,在圣和药业的创始人、董事长王勇的履历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中国药科大学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时期。
今年近60岁的王勇,曾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和高产的科研工作者。无数个在高校实验室度过的通宵,为王勇的创业打下了基础。离开学校后的一年里,通过给其他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王勇还没来得及拿到去大企业就职的机会,就已经赚到了创业“第一桶金”。
企业创始人王勇的经历,促进了圣和药业积极参与高校联合科研项目。被采访人供图。
这也成为王勇经常会对同门师弟师妹讲述的理念,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创新就是给自己、给企业配上马力更大、更可持续的“发动机”。“尤其是中国的药企,这条创新路再苦也要走,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用正确的方式走下去,中国药企才能终有一天屹立于世界名企之列。”也因此,王勇特别重视创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方面的产学研医合作。
近年来,圣和药业分别与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合作,与母校中国药科大学更设立了校企联合研发中心。
这个研发中心被直接搬进了高校校园,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高层次人才全部对企业开放,有新成果转化项目了、遇到技术难题了,企业和高校科研团队可以无缝对接;学生的学习课堂、实习基地则开到了企业,课本上的知识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可以无缝对接。
如今,这样的校企联动已经成为南京医药产业极为重要的创新途径,也成为培养下一代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有效通道。
高校实验室与企业无缝对接,让企业有了创新的底气。被采访人供图。
无论是0到1的突破、1到100的推进还是100到海阔天空任遨游,对于南京蓬勃兴盛的生物医药产业来说,高校科研院所带来的科创支持,正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底气。整个产业所期待的,恰如2024科交会所号召的“校企双向奔赴 师生携手共创 政产学研金协同 开创科技转移转化新局面”。
相信大会带来的后劲
会在不久的将来
迎来南京的声声“回响”
内容来源 | 中国新闻网
部分图片来源 | 南京江北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
编辑 | 祁灿灿
校对 | 谢滢滢、景天成
审核 | 陈新洋
点赞+在看
分享小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