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针对“网友反映南阳市骨科医院新人员工每月工资1700元”,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基本工资系按国家规定发放,绩效工资本月起将提升。
南阳市骨科医院被举报“压榨新人员工月薪1700元”
近日, 有群众在南阳市长留言独山院区“压榨新人员工,工资每月一千七左右”。医院回应工资按人社局规定发放,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已受理调查。
南阳市长网上留言板
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回应:系劳务派遣人员,优秀者可考编
7月23日,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回应,目前,南阳市中医院骨伤医院用工形式有三种,分别是编制人员、人事代理和劳务派遣。编制人员和人事代理人员工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报酬按照医院和劳务派遣机构协议约定发放,但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月(扣除社保个人缴纳部分后约为1700元),除此之外,以上三种用工形式根据工作业绩均可发放奖励性绩效。
医院畅通用人渠道,凡劳务派遣人员表现优秀且符合公开招聘条件者均可参加医院人事代理和编制人员公开招聘。
网友热议:劳务派遣,最无耻的劳动压榨?
“同工不同酬,编内编外两重天”深受诟病
其实“南阳市骨科医院新人员工每月工资1700元”,这条新闻的重点并不是工资低,重点是劳务派遣属于编制外员工能不能与编内或者合同工一样,做到同工同酬,医院绩效分配是否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合理。
据了解,医院的编外人员分为编外聘用、编外合同和人事代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定期续约的员工,不定期的临时工,还有人事关系由中介机构代理的员工。
从过去到现在拥有“编制”一直就是一件令人艳羡的事情。一手打油诗概括了编内编外的区别:“编内编外两重天,编内胜似亲娘养,好吃好喝福祉全,编外却是后娘出,累死累活背黑锅!”
编内外待遇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一项对河南地区中医院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编人员有六险两金待遇,编外人员只有基础的五险一金,没有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
上述调研显示,在一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正式编制人员的工资补贴名目众多,根据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包括岗位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薪级工资、物业补贴、购房补贴、护龄补贴等项目组成。而编外人员仅是基础工资+院龄补贴,基本工资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院龄补贴根据在院服务年限确定,在院服务每满一年给予60元院龄补贴,最高标准为600元。
编外人员,往往也很难享受到节日福利、“十三薪”、精神文明奖等福利。
待遇差距,会一直延续到退休后的保障。在上述江西的三甲医院,编外人员的社会保险缴纳基数较低,且和编内不同的是,晋升职称并不纳入人社部门备案,也就是不会与退休后的待遇挂钩。
关于编内与编外的待遇不公平的问题,全国各地多家公立医院为此引发多起群体性事件:
2010年4月22日中南大学湘雅一院近300名合同制护士,打出“同工同酬,还我青春”的横幅,在住院部楼前聚集,要求医院实行与编制护士相同的薪资福利待遇。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海门人民医院部分护士因不满医院罢工,举着“同工同酬”抗议!
2017年12月22日上午,山东省商河县人民医院的一些编外护士为了能够得到院方的重视,集体罢工,举起条幅要求:同工同酬,五险一金。
2020年12月16日每日甘肃网网络问政·维权平台接到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多名编外护士反映,称她们自2020年2月份以来,医院停发绩效工资,仅发放1400元左右基本工资,这让她们生活很艰难,无法维持日常生活,已有十几名护士先后离职。
不仅仅是编外人员工资低,医院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正在全国开展。
2023年3月下旬,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引发全国关注。其中,提到医院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此次清理编外人员是哈尔滨机构精简计划中的一步。早在2018年,哈尔滨市改革精简事业编制22.7%,2021年提出至少再精简6846名事业编制。
不仅是哈尔滨,湖北十堰、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楚雄等多地,均发布了编外聘用人员清理规范,有专家分析,这主要还是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有关。
2023年4月,湖北省十堰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介绍,着重对包括卫健在内的多个编外聘用人员数量多、情况复杂系统进行深入调研,通过清理规范,湖北十堰编外聘用人员比上年同期减少326人,节省财政成本约1500万元。
公立医院属于二类事业单位,能获得财政差额拨款。不过,在一些三甲医院,财政拨款只占医院收入的不到10%,所以聘用编外人士,仅从营收上看医院有很大的自主权。
2021年初,河南睢县中医院传出“辞退包括医护人员在内600多名职工”。该医院称,存在人员配备严重超出床位设置核定比例、没有人事代理手续的人员较多等问题,要对不同情况员工聘用、分流、转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国成在其2018年文章中提及,一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三甲医院经济负担较大,随时可能发生收不抵支,相关领导认为正式人员的待遇很难减少,“到那时可能就不得不通过压减编外人员的薪资待遇来减轻压力”。
同工不同酬,何解?
近年来,针对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计划:
2017年
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
2019年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章程范本的通知》(以下简称《章程》)。《章程》明确,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坚持同岗同酬同待遇。
那么,既然国家已经规定了编内编外同工同酬,有多少公立医院能够做到同工同酬呢?该如何理解“同工同酬”这一概念?
严格意义上的“同工同酬”现阶段在公立医院是难以实现的,有知乎网友这样看待医院“同工同酬:“虽然这是《劳动法》中明文规定的一项,但基本上很难被实现。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普遍都只能做到相对性的 ‘同工同酬’,因为不同的那部分被定义为 ‘员工激励制度’ 所得,对于这部分所得在事业单位及企业利用都是合理且被接受的。如果你所在的医院能做到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基本工资一致、加班工资计算一致、购买六险一金、拥有同等的节假福利,那就算是相对同工同酬啦,其他的请不要奢求太多。以下方面很难,比如:工龄工资、国家承认职称工资,当然还有那个神秘又变化莫测的绩效考核所得。”
可以看到的趋势是,编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同工同酬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一些医院招聘在招聘规培医师、新人医生时都会标注同工同酬:
在医改推进方面,例如陕西安康市23年年底介绍的医改情况,该市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4家市级公立医院用人总量调整为8250个,较2016年增加2850个,在编和非在编人员同等对待、同工同酬。市级和5个县区实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绩效分配向骨干和一线人员倾斜,医院职工年均收入较2019年增长1.6万元。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职工年均收入较2019年增长1.4万元。
对于编内编外同工同酬,医有数的粉丝这样说:
未名网友:
同薪同酬只是相对,有能力的人其实不在乎有无编制,所以这样能倒逼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加入市场化竞争,同时国家也会用财政补贴向医院购买社会公益服务,财政补贴这一块还是会有,但是肯定不会只针对有编制的人,是对整个医院补贴,所有人将受益。
网友:“麻醉人生”
合同的基本都是学历低的,学历高的都被医院招聘了,博士还有安家费同工同酬我觉得可以进行类似招聘考试模式,考试合格可以给予,也算是给学历低又优秀的人机会,毕竟人才才是发展力。
网友“小麦”
这好像提倡同工同酬的同时,质疑事业单位考试体系,有编制的也是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核才通过的也是优中选优的原则找的人,有编必考…如果一味地提倡编制,可能人才流失特别严重,好多人跑到私人医院,那么公立医院的发展,当地人们的健康,疾病预防等一些列工作能否按要求贯彻落实可能不大可能。
网友“lee ka”
谁这么有意思还跟考多少分挂钩?能者多劳就好了,跟学历跟职称跟工作量挂钩,还有什么都挂钩,干的多的钱多,学历高的钱多,职称高的钱多,分好级就行了么,现在好多工作都是临时工干,正式工知道自己干不干都那么多钱,都不好好干活了,临时工也都累的不行,比正式工累可福利待遇都跟正式工差好多的,很不公平
网友:“一瓢碧水”
说实话,有能力有学历的人,也怕取消编制。
医学确实是经验学科,可是没了编制这个身份认同。大家都是个体户,都是来打工挣钱的,什么传帮带,什么义诊活动,都别搞了,单位不是单位,最后都成了资本家的私产。有编制,员工还有点是单位主人的感觉,没编制,谁是这玩意的主,谁负责去。
关于目前的编内编外的薪酬制度,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来源:本文综合澎湃新闻、七环视频、南阳市长网上留言板、财经大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