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们讲一下如果将5V系统的输出接到3.3V系统的输入。本文重点讲解16种方法,统计如下:
直接连接(警告:仅使用 5V 容限输入!!!)
串联电阻器。
串联电阻器具有外部肖特基二极管箝位,朝向3.3V线路。
带上拉电阻的串联二极管。
带有源钳位的串联电阻器。
电阻和齐纳二极管。
电阻分压器。
BJT/MOSFET 作为逆变器。
两个级联双极型晶体管/MOSFET 作为缓冲器。
漏极/集电极开路输出上的上拉电阻。
增加具有漏极/集电极开路输出的 5V 供电逻辑 IC(缓冲器、栅极等)。
增加具有 5V 容限输入的 3.3V 供电逻辑 IC(缓冲器、栅极等)。
系列 MOSFET(通用栅极配置)。
双极型晶体管系列(通用底座配置)。
电平转换器。
光耦合器
1、直接连接(仅限于5V容限输入)
优势:
没有额外的成本或空间
最快的解决方案
劣势:
仅适用于 5V 容限器件
2、串联电阻器
当5V信号通过电阻馈送到输入端时,二极管将导通:电阻限制流入引脚的电流,保护输入。进入引脚的最大电流有时会在数据表中注明,并且应保持较低水平,原因有两个:
除了漏电流外,没有电流会流入引脚。由于闩锁现象,可能会发生损坏。 流入输入引脚的电流将从VDD引脚流出!如果这样的电流太大,可能会增加整个系统的VDD电压,破坏IC。如果系统的电流消耗大于流入PIN的电流,那么应该没有问题。否则,建议在VDD,3.3V和GND之间放置一个虚拟负载。负载的值应使其至少吸附流入所有输入的电流。
优势:
简单的解决方案:每个输入引脚只有一个电阻。
劣势: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电阻器)
进入输入端的电流可能会导致锁存。
如果 3.3V 系统具有非常低的最小电流消耗,则需要在 3.3V 电源上使用一个外部负载电阻器。
3.3V电源上可能由于电流注入而产生噪声。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3、串联电阻器,带有朝向 3.3V线路的外部肖特基二极管箝位
优势:
可实现更大的带宽。
注入输入引脚的电流可忽略不计。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元件(电阻和肖特基二极管)。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电阻器)
如果 3.3V 系统具有非常低的最小电流消耗,则需要在 3.3V 电源上使用一个外部负载电阻器。
3.3V电源上可能由于电流注入而产生噪声。
还必须考虑二极管的电容。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4、带有源钳位的串联电阻器。
另一个问题是,在某些IC上,当输入端的值比3.3V电平低至0.35V时,它们的保护二极管开始导通。在这种情况下,BJT基极不应连接到3.3V,而应连接到稍小的电压(如果系统上可用)。
优势:
可实现更大的带宽。
注入3.3V电源线的电流非常小。
小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元件(电阻和双极型晶体管)。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电阻器)
如果3.3V系统具有极低的最小电流消耗,则仍可能需要在3.3V电源上使用外部负载电阻。
由于电流注入3.3V电源,3.3V电源上仍可能存在噪声。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另一个电源(低于3.3V)将电压箝位到输入保护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以下。
BJT的电容仍然必须考虑在内。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箝位电压可能过高(约3.9V)。可能需要另一个电压源(小于3.3V)。
5、电阻器和齐纳二极管
优势:
带宽类似于肖特基或有源箝位解决方案,因为可以使用低值电阻。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比BJT或肖特基的成本更低。
箝位电压可以低于BJT。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元件(电阻和齐纳二极管)。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电阻器)
还必须考虑二极管的电容。
输出电压并不精确,因为一些低值齐纳二极管的动态电阻非常差。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6、带上拉电阻的串联二极管。
优势:
带宽类似于肖特基箝位解决方案,因为可以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元件(电阻和二极管)。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电阻器)
还必须考虑二极管的电容。
低电平输出电压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7、电阻分压器
优势:
相对于其他系统(直接连接除外)而言,在相同消耗(或相同带宽下消耗较小)的带宽更好。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成本低于 BJT、肖特基或齐纳。
对称上升/下降时间。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元件(两个电阻)。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或低带宽(高值电阻)。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电阻器)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8、双极型晶体管/MOSFET 作为逆变器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无输出过载。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或三个元件(BJT/MOSFET和一个或两个电阻器)。
高功耗(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反转输出!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9、两个级联的双极型晶体管/MOSFET作为缓冲器。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无输出过载。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逻辑电平不会反转。
劣势:
需要很多组件!
高功耗(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与前一种情况相比,带宽较小,因为两级级联。
10、开漏/耦合器输出端上的上拉电阻
优势:
需要单个电阻器。
没有电流注入引脚。
没有电流注入3.3V线路。
劣势: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11、逻辑IC(缓冲器、栅极等),具有漏极开路/集电极输出。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引脚。
没有电流注入3.3V线路。
劣势:
高功率使用率(使用低值电阻器)或低带宽(高值电阻器)。
该解决方案需要一个缓冲器和一个电阻器。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12、增加具有 5V 容限输入的 3.3V 供电逻辑 IC(缓冲器、栅极等)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引脚。
没有电流注入3.3V线路。
低功耗。
快。
高噪声裕量。
劣势:
成本和空间
13、MOSFET 系列(通用栅极配置)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非反相输出。
可以是双向的。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两个元件(MOSFET和一个电阻器)。
高功耗(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还必须考虑MOSFET的电容。
需要一个 2.5V 逻辑电平 MOSFET。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14、双极型晶体管系列(通用底座配置)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非反相输出。
劣势:
每个输入需要三个元件(BJT和两个电阻)。
高功耗(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输出过载(使用低值上拉电阻)
BJT的电容仍然必须考虑在内。
VCE,sat被添加到低值输出中。
3.3V输入必须具有高阻抗(小输入泄漏,如CMOS)。
15、电平转换器
优势:
没有电流注入3.3V电源线。
没有电流注入输入引脚。
非反相输出(也有反相转换器)。
无输出过载。
非常高的带宽。
良好的信号水平。
收发器的输出也可以加载。
静态功耗可忽略不计。
劣势:
成本(电平转换器比一对电阻器或MOSFET/二极管贵得多)。
所需的空间(特别是在需要很少输入的情况下)。
16、光耦合器/隔离器
优势:
两个系统之间的电气绝缘。它不仅提供更好的噪声性能,而且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允许将任何电压电平转换为“任何”电压电平。
通过正确选择接地或电源(取决于配置),您可以实现其他类型的电压转换(例如-12V...+12V至0...3.3V转换)。
劣势:
它需要一个光耦合器。
标准光耦合器通常速度较慢。对于高数据速率,需要特殊的“高速”光耦合器。
由于内部LED,电流消耗相对较高。
如果需要高带宽,则功耗较高,因为如果需要较小的上升/下降时间,则Rpu/Rpd需要相当小。
以上16种方法,您更喜欢哪种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