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的发紫,紫的发黑,这稀有小浆果,国内仅1种,很难不被它“硬控”
文摘
2024-08-19 22:02
广东
一开始,是在某红书上刷到了这红红火火的小浆果——红果岩高兰,然后感觉被被“硬控”了,并且很没出息地对着图片,“眼泪不争气地从嘴角流了下来”……是的,不出所料的,又是一种在国内的网站上基本上搜不到什么资料和图片的植物。红果岩高兰又叫红冠莓,是杜鹃科植物中的一个物种,其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这个物种通常生长在靠近树线的高海拔地区,形成低矮的垫状生长,花朵不太明显,但如果是雌性植株,会生长出非常有特色的红色果实,因为这是一种雌雄异株的物种,需要雌雄植株共存才能结果。
而微博上的一位博主也在其发布了红果岩高兰的博文里有这样的文字:岩高兰呈两极间断分布,有环北极分布圈和亚南极分布,一般北边都是黑果岩高兰,南美就是红果岩高兰,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有少量分布,看挪威人都是用它蒸馏浓缩果汁,酸甜可口。
于是,循着这个“足迹”(即上一段文字里出现的黑果岩高兰),看到了红果岩高兰的亲戚——是亲戚没错吧?看到图片的瞬间,泪水再次不争气地从嘴角流了下来……科研价值:岩高兰科在中国仅岩高兰1个变种,在研究植物区系、植物地理和植物系统发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物种现状:稀有种。岩高兰在中国分布范围狭窄,仅产大兴安岭山顶,而在长白山虽有记录,但已很难找到。
吓得俺内心觊觎的小火苗才燃起便“嗤”的一声,灭了。
遏制住那些不该产生的欲望和想法,远远地(隔着屏幕)欣赏一下就行。
当然了,既然在我国的东北有岩高兰(黑果的),那么,要认识,了解岩高兰,那就容易多了。
常绿小灌木,茎匍匐或斜生,高20~50厘米;分枝较多,枝红褐色,幼枝具黄色腺点及白色短卷毛;芽卵圆形,黄绿色。叶互生,有时交互对生或近轮生,线形至线状长圆形,革质,长3~5毫米,宽1~1.5毫米,幼时有疏腺毛,上面中脉凹陷,基部有关节,近无柄。
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异株或同株,腋生,形小;雄花具短梗,小苞片4,鳞片状;萼片3,卵形或椭圆形,长1毫米,黄绿色;花瓣3,紫红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上部边缘内卷,具齿,雄蕊3。
花丝线形,长41毫米,花药椭圆形,子房退化;雌花几无梗,小苞片4,萼片3,圆形,长约1.5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具齿,雄蕊退化,子房上位,6~9室,花柱短,柱头辐射状6~9裂。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5~8毫米,成熟时紫黑色,具6~9核,每核具1粒种子。
株形优美的岩高兰,小小的叶子青翠碧绿,飘逸修长,哪怕是冬天,也不凋零,四季常青。
岩高兰的花也是格外地俊秀淡雅,清丽动人,而且,还有着清香的气味。
果型新颖别致,红色的,好像粒粒璀璨的红宝石,紫色的,酷似一枚黑色的珍珠,漂亮极了。对着这样汁水几乎要从薄薄的果皮里溢出来的小浆果,很难控制住口水在口腔里疯狂地分泌啊……【植物小百科】岩高兰,为杜鹃花科岩高兰属的常绿小灌木。
岩高兰于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在俄罗斯、蒙古、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性耐寒,耐旱,耐贫瘠,喜光,抗风,多生长于海拔70~1460米的石山或林中。繁殖方法一般为无性繁殖。
岩高兰的全草、枝叶、果可入药,有补脾胃、助消化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肚腹胀满等症状。其果实成熟时采集,可制成果酱食用。(小百科综合自网络)
点击文章标题下的蓝字,就可以关注轻霜了。
欢迎点个“在看”,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