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400-8828-705
官网:www.hopewind.com
第一部分加热炉工艺要点
一、单加热炉温度控制标准
1、单加热炉温度控制标准见表1。
表1 单加热炉温度控制标准
钢种 | 钢号 | 成品厚 度h/mm | 项目 | 内容 | 加一段 温度 | 加二段 温度 | 均热段 温度 | 开轧温 度/℃ |
冷轧 用钢 | Q195 Q195L SPHC | 2.75/3.0 3.5/3.75 4.0/4.5 | 1#加 热炉 | 温度/℃ | 1130-1190 | 1250±20 | 1250±20 | 1160±20 |
空燃比 | 0.7-0.85 | 0.65-0.75 | 0.55-0.65 | |||||
在炉时间 | ≥74min | 出钢节奏 | ≥140s | |||||
2#加 热炉 | 温度/℃ | 1130-1190 | 1250±20 | 1250±20 | 1160±20 | |||
空燃比 | 0.7-0.85 | 0.65-0.75 | 0.55-0.65 | |||||
在炉时间 | ≥74min | 出钢节奏 | ≥140s | |||||
冬季(11月1日-次年3月30日)加二段温度和均热段温度提高10℃。 |
2、注意事项:
2.1 加二段、均热段温度为关键工艺控制点,开轧温度应符合要求;加二段和均热段最大温差≤30℃;钢坯阴阳面温差≤30℃。
2.2 空燃比控制原则:加一、加二空燃比大于均热段空燃比,换辊后新入炉钢坯(在炉时间约80-95min)运行到均热段之后,均热段空燃比控制中上限。
2.3 单加热炉:1#加热炉或者2#加热炉热装;如果插入掉队坯(≥500℃,轧钢车间可依据季节变化调整连铸坯下线时间来控制温度),则控制标准见表2。
表2 掉队坯入炉控制标准
装入支数/支 | 钢坯运动位置 | 应对措施 |
1-5 | 加二段期间 | 出钢节奏应≥170s |
6-10 | 加二段期间 | 出钢节奏应≥200s |
2.4 总管煤气压力7-9Kpa时,出钢节奏增加为≥170s,在炉时间增加为≥91min;总管煤气压力<7Kpa时,出钢节奏增加为≥200s,在炉时间增加为≥105min;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加二段、均热段和开轧温度任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则停轧待温,待温期间正常加热。
2.5 换辊或者检修时可以装入冷坯,具体控制标准见表3。
表3 换辊或者检修入冷坯控制标准
换辊或检修时间/min | 可装入冷坯数量/支 | 冷坯位置 | 执行工艺 |
20-60 | 3-5 | 甩坯回炉 | 与前后热坯各空2-4步,在炉期间按表1控温 |
90-150 | 10-15 | 加一段、加二段 | 与前后热坯各空2-4步,加一段、加二段按表1保温 |
≥180 | 最大32 | 加热炉三段 | 与前面热坯空4-8步,三段按表1保温 |
2.6 粗轧R1电流超出9200A时,则及时通过调度通知加热炉,由调度记录原因及时间,具体记录内容由轧钢车间制定。
二、计划检修加热炉降温待轧控制标准
1、计划检修加热炉降温待轧控制标准见表4。
表4 计划检修加热炉降温待轧控制标准
待轧时间/min | 降温控制/℃ | 提前升温/min | |||
加一段 | 加二段 | 均段热 | 空燃比 | ||
≤30 | 0-30 | 0-20 | 0-20 | 正常 | 0-10 |
31-90 | 30-80 | 20-50 | 20-50 | 0.4-0.7 | 10-45 |
91-180 | 80-150 | 50-100 | 50-100 | 0.4-0.7 | 45-90 |
>180 | 至1000 | 至1100 | 至1100 | 0.4-0.6 | 90 |
>300 | 至850 | 至1000 | 至1000 | 0.4-0.6 | 90 |
2、注意事项
2.1 空燃比可以适当降低;
2.2 >180min、>300min时,分别降温至表中温度保温;
2.3 加热炉停车期间,必须执行加热炉降温待轧控制标准;
2.4停车90min以上开轧时必须检查钢坯下表面除鳞效果,除鳞不净必须剔除对应钢坯,并做好记录;
2.5 停车180min以上可以出空加热炉,如果热装必须提前90mn以上,如果装冷钢坯必须提前150min以上,装钢前加热炉各段温度必须≥1000℃,同时按照表1要求温度控制。
三、非计划检修加热炉降温待轧控制标准
1、非计划检修≤20分钟时不降温;
2、非计划检修>20分钟以后,按照表1要求的降温速率加一段1℃/min,加二段、均热段0.5℃/min降温,待调度通知或者事故处理结束后开始升温,其他降温、升温节点要求按照表1要求执行。
3、由于非计划停车时间不确定,造成加热炉长时间保温或者频繁升温降温的钢坯,做甩出回炉处理。
第二部分轧制及卷取工艺要点
一、粗轧工艺要点
1、粗轧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粗轧工艺参数
钢种 | 钢号 | 成品厚度h /mm | 开轧温度 /℃ | 末道次出口温度 /℃ |
冷轧用钢 | Q195/Q195L/SPHC | 2.75/3.0/3.5 3.75/4.0/4.5 | 1160±20 | 1020-1090 |
2、双加热炉热装时,开轧温度执行1140±20℃。
3、同一支钢粗轧开轧及末道次出口温度头尾温差不得大于50℃。粗轧开轧、末道次出口温度只作参考,不作为考核依据。
二、精轧
1、精轧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精轧工艺参数
钢种 | 钢号 | 成品厚度h /mm | 精轧入口温度 /℃ | 终轧温度 /℃ |
冷轧用钢 | Q195/Q195L/SPHC | 2.75/3.0/3.5 3.75/4.0/4.5 | 910-1050 | 900±20 |
2、终轧温度为关键工艺控制点;
3、精轧入口温度(尤其冷轧用钢)同一支钢精轧入口温度头尾温差≤110℃;
4、穿带速度及末机架最大速度按照表3执行。
表3 穿带速度及末机架最大速度
成品厚度h /mm | 正常轧制穿带速度 m/min | 末机架最大速度 m/min | 开轧及其他温度异常情况下 穿带速度m/min |
2.75 | 460-490 | 560-590 | |
3.0 | 450-480 | 560-590 | 380-420 |
3.5 | 420-460 | 530-570 | 370-410 |
3.75 | 350-380 | 410-450 | 350-380 |
4.0 | 310-340 | 390-430 | 310-340 |
4.5 | 300-330 | 380-420 | 300-330 |
三、卷取
1、卷取工艺参数见表4。
表4 卷取工艺参数
钢种 | 钢号 | 成品厚度h/mm | 卷取温度/℃ | 尾部温度/℃ |
冷轧用钢 | Q195、Q195L、SPHC | 2.75/3.0/3.5 3.75/4.0/4.5 | 680±20 | 700±20 |
2、卷取温度、尾部温度为关键工艺控制点;
3、用户特殊要求的卷取温度按照合同要求执行;
4、冷轧用钢卷取温度和尾部温度应投用层冷二级控制系统,可微调控制尾部温度,尾部控制长度≤20m。
第三部分 其他工艺要点
一、换辊制度
1、粗轧换辊制度
1.1 粗轧立辊20天更换一次,将立辊表面质量纳入交接班点检内容,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安排检修更换;换辊时当班粗轧操作工负责检查并清理立辊冷却水水嘴。
1.2 粗轧工作辊过钢量≤2.5万吨更换,接班点检必须检查轧辊表面质量,必要时错峰或待温时抽出检查,发现异常质量问题时通知车间技术科,如有需要当班更换。每次换粗轧工作辊由粗轧操作工检查清理轧辊冷却水水嘴。
1.3 粗轧工作辊轴承座、牌坊衬板及连接轴的检查纳入交接班点检内容。
2、精轧换辊制度:
2.1 精轧立辊≤60天更换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2 精轧F1-F7支撑辊≤9天更换一次,精轧支撑辊换辊末期时,更换精轧工作辊时必须检查精轧支撑辊辊面质量,若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3 精轧工作辊轧制公里数≤55公里,以实测带钢凸度为依据,如凸度超过规定,必须提前更换全套精轧工作辊。如窜辊不正常,则依据要求更换全套工作辊。
二、除鳞
1、除鳞水泵端压力要求≥18Mpa,不允许炉后、粗轧、精轧三点同时除鳞。
2、炉后除鳞、精轧除鳞必须投入使用,冷轧用钢粗轧至少用三道除鳞(保证一、三、五道除鳞);其他钢种可根据工艺要求温度适当增减除鳞道次;
3、检查成品表面质量情况,如果带钢出现除鳞不净应当及时反映;并检查炉后、粗轧和精轧除鳞情况。增加或者更换除鳞后要注意工艺参数要求的各点温度变化。
三、保温罩
1、粗轧前保温罩必须投入使用;
2、精轧保温罩以带钢尾部满足精轧入口温度工艺要求为原则投入使用,以保证带钢的长度方向性能均匀性。停车后开轧或板形不良情况下,允许掀起保温罩避免废钢。
第四部分生产用水要求及其重点用户
一、工艺要求循环水水质见表1。
表1 工艺要求循环水水质表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净环水 (包括加热炉) | 浊环循环水系统 | |
轧机使用 | 层流冷却 | ||||
1 | PH值 | 7-9 | 7-9 | 7-9 | |
2 | 悬浮物 | mg/l | <25 | <100 | <50 |
3 | 总硬度 | mg/l(以CaCO3计) | <150 | <300 | <200 |
4 | 加药后碳酸盐硬度 | mg/l(以CaCO3计) | <180 | <350 | <350 |
5 | 氯离子 | mg/l(以CL计) | <100 | <400 | <250 |
6 | 硫化物 | mg/l(以SO4计) | <250 | <600 | <400 |
7 | 全铁 | mg/l(Fe+Mn) | ≤0.5 | ≤0.5 | ≤0.5 |
8 | 油 | mg/l | <5 | <20 | <10 |
9 | 颗粒度 | µm | <100 | <150 | <100 |
10 | 溶解总固体量 | mg/l | <800 | <1500 | <1100 |
11 | 二氧化硅 | mg/l(SiO2) | <100 | <200 | <150 |
12 | 氨 | mg/l(NH3/NH4) | <0.5 | <10 | <5 |
13 | 导电率 | µs/cm | <1600 | <3000 | <2000 |
二、生产用水重点用户及要求见表2。
表2 生产用水重点用户及要求
序号 | 用户名称 | 耗水量 t/h | 用水 制度 | 水压 Mpa | 水温 /℃ | 水质 | 排水温 升/℃ | 排水 污染物 |
1 | 净环低压水 | |||||||
加热炉 | 100 | 连续 | 0.4 | ≤35 | 净环 | 8-15 | 无 | |
2 | 轧机浊环低压水 | |||||||
粗轧机及辊道冷却 | 155 | 连续 | 0.5 | ≤35 | 浊环 | 5-10 | 铁皮、少量油 | |
精轧机及辊道冷却 | 242 | 连续 | 0.5 | ≤35 | 浊环 | 5-10 | 铁皮、少量油 | |
精轧机上支撑辊冷却 | 203 | 连续 | 0.5 | ≤35 | 浊环 | 5-10 | 铁皮、少量油 | |
高压水除鳞 | 750 | 连续 | 0.5 | ≤35 | 浊环 | 5-10 | 铁皮、少量油 | |
3 | 轧机浊环高压水 | |||||||
粗轧立辊轧辊冷却 | 200 | 连续 | 1.6 | ≤35 | 浊环 | 5-10 | 铁皮、少量油 | |
精轧机轧辊冷却 | 304 | 连续 | 1.6 | ≤35 | 浊环 | 5-10 | 铁皮、少量油 | |
4 | 冲渣水 | |||||||
冲渣水 | 800 | 连续 | 0.3 | ≤35 | 浊环 | 铁皮、少量油 | ||
5 | 层流浊环低压水 | |||||||
层流冷却水箱 | 528 | 连续 | 0.07 | ≤38 | 浊环 | 5 | 铁皮、少量油 | |
6 | 层流浊环高压水 | |||||||
层流侧喷、端喷 | 300 | 连续 | 1.6 | ≤38 | 浊环 | 5 | 铁皮、少量油 |
2024-11-08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轧钢之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轧钢之家】ID:zhagangzhijia,欢迎合作:1509200995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