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2024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发布会暨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高峰论坛成功召开。本文为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蔡闻佳对报告的解读。
蔡闻佳
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
2024年度柳叶刀倒计时报告解读
蔡闻佳
图1 新增指标与指标体系
图2 夜间温度升高与睡眠时间损失新指标
另一个新增指标是全球气候与健康教育和培训情况。在279所接受调研的公共卫生学院中,有70%提供了气候与健康教育,39%把气候与健康列为了必修课。但这些受访的公卫学院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中低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教育资源占比较少,但事实上,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气候变化健康影响往往是更严重的,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当地的科学证据来支撑应对策略的制定,避免气候灾害和相关健康危机进一步拖累他们的发展。因此,当前这种教育资源的分布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不平等问题。
图3 气候与健康教育培训新指标
像往年报告一样,今年全球报告的发布又一次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其他政要的关注、支持和引用。他们的发言中释放了一个共同的讯号:气候变化造成健康损害的记录不断被打破,我们急需采取更积极的气候行动,保护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健康未来。
图4 全球报告得到广泛关注、支持和引用
如果我们从全球报告中进一步聚焦到亚洲,会发现亚洲所受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绝对值往往远高于其他大洲,这背后既有气候的原因,也有人口总数和结构的原因。例如,亚洲1岁以下婴儿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总热浪暴露占全球的5-6成,这和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6成的比重基本一致;在亚洲地区开展户外跑步运动,存在热应激风险的人均小时数位列全球第二,一年达到1991个小时。换句话说,在亚洲地区,全年8760小时中有23%的时间因为温度较高、不太适合开展户外跑步,在这种高温天气下运动反而容易带来健康损害。而在弧线球菌感染方面,亚洲,无论是病例数、暴露人数和海岸线长度来看,都高居全球首位。
图5 亚洲所受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绝对值远远高于其他大洲
图6 多项重大政策撰写与出台
图7 今年的报告新在哪里
图8 近年来的气候回忆
如果我们对比常年(也就是1971-2000)的气温,会发现近十年的全球夏季平均气温只比常年高了0.6度,而正是这全球0.6度的温升,带来了我国极端天气发生频次的倍数上涨。所以说,我们不能小看地球上每个0.1度的上升。
图9 每0.1度温升都将带来气候环境的巨大差异
图10 气候变化对健康和经济影响的9个指标
图11 气候健康影响的新特征
图12 各省份适应能力与热相关死亡人数
图13 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群健康影响预估专刊
图14 中国年际煤炭消费及增长率(2000-2023)
图16 气候与健康关键词的公众关注度
图17 警惕“适应疲惫”
图18 中国清洁取暖政策的成功案例
图19 碳中和协同改善大气质量从而降低疾病发病
图20 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内涵
图2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与健康风险预警服务
图22 部分省市的特色举措
图23 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中的企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