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某种原因,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近日,美以关系再起波澜。拜登政府罕见地对以色列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在30天内满足一系列条件,否则可能削减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这一事件引发全球关注,也揭示出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步步紧逼的政策与美国对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危机的态度背后的深层矛盾。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已多年,而随着拜登政府的立场强硬,美以同盟的“铁壁”似乎也开始松动。
美以之间的摩擦并非偶然,事实上,围绕加沙问题的矛盾已潜伏多年。加沙地带长期处于人道主义危机之中,民众生活艰难,粮食、水电等基本资源极度匮乏。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以色列的封锁政策。如今,美国终于对以色列的举动发出公开指责,要求其在30天内放宽对加沙的物资输入,否则将面临援助受限。拜登政府此举无疑是在向以色列说明美国将不再一味支持以色列的强硬政策。
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透露,美国方面对以色列的表现颇为失望,并形容其“得分不及格”。从拜登政府的角度来看,以色列在改善加沙人道主义状况方面的进展几乎为零。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至今进入加沙的物资远未达到美国提出的350辆卡车标准。10月底,联合国数据显示,实际仅有71辆卡车获准进入加沙,这一数字远远低于美国要求的水平。以色列政府不仅未能缓解加沙的物资短缺,反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困境。这种态度,让拜登政府在面对国内亲以色列的选民时,不得不表现出某种强硬姿态以平衡选民之间的情绪。
对于拜登政府而言,这个问题在大选之前尤为敏感。支持以色列是许多美国选民关注的焦点,而加沙的人道主义问题则是另一端的政治天平。美国国内的选民在支持以色列和关心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裂。拜登在两者之间的摇摆实际上是面临选民压力的表现,然而这种矛盾的姿态是否能够持续下去?随着对以色列的最后通牒逐渐逼近,拜登政府不得不在中东问题上做出更明确的表态。
以色列为何在物资通行问题上如此强硬?实际上,这并非单纯的物资通行,而是关乎以色列对加沙的整体封锁政策。以色列认为,加沙地带是哈马斯的“避风港”,因此在提供援助上步步为营,以减少哈马斯可能获得的资源。这种封锁政策在以色列看来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手段,但在国际社会看来,却是对巴勒斯坦人的惩罚。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封锁在资源匮乏的加沙,处于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这不仅引发了巴勒斯坦人的愤怒,也让国际社会不断谴责以色列对该地区的“人道灾难”。
美国作为长期以来的以色列盟友,为何此时选择对其施压?或许在拜登政府看来,以色列的强硬政策已逐渐失去控制,对加沙地带的全面封锁不仅未能削弱哈马斯,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民怨。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地区的稳定尤为重要。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的一意孤行,使得该地区的和平希望更加渺茫,美国若继续毫无节制地支持,必将失去中东其他盟友的信任,甚至影响在该地区的外交战略布局。因此,拜登政府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警告”,美国的支持不是无条件的,以色列必须在地区政策上有所收敛,特别是在加沙的人道主义问题上。
然而,以色列会轻易改变其政策吗?这一切还未可知。以色列政府的强硬立场早已根深蒂固,多年来其政策重心始终围绕确保本国安全、打击哈马斯展开。对于以色列而言,缓解加沙的物资供应或许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在其安全优先的战略框架下,以色列的封锁政策不太可能因为美国的压力而做出重大让步。即便美国对其采取援助限制,以色列政府也可能寻找其他途径维持现有政策,以避免影响其对加沙的控制力。
美国国内支持巴勒斯坦的呼声日益增多,拜登政府在对待巴以冲突的立场上面临不小的压力。近年来,支持巴勒斯坦人权的声音在美国逐渐增多,这也导致民主党内部在中东问题上产生分裂。面对国内呼吁改善巴勒斯坦人道状况的压力,拜登政府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外交手段,以显示其关切人道主义问题的态度。然而,这种压力是否足够迫使拜登在大选前夕对以色列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目前尚难判断。
最后期限逐渐逼近,美国是否真的会兑现这一威胁?可以预见的是,若以色列继续无视美国的要求,拜登政府可能会在外交上采取象征性动作,但要完全切断援助,代价显然过高。即便以色列在30天期限内无法达到美国的条件,美以关系的“破裂”也不太可能发生,毕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许多利益仍然需要以色列的支持。然而,如果拜登选择将压力继续施加在以色列身上,这无疑将成为两国关系的考验,甚至可能引发未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无论美国最终是否真的限制援助,此次“最后通牒”事件都已在美以关系中投下一道阴影。拜登政府试图通过此次事件平衡国内选民的情绪,然而以色列是否愿意配合,仍是未知数。随着期限的临近,美以关系的紧张气氛在逐渐加剧,也让众人看到了长期以来这对盟友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