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朋友聊天,聊到KTV,我说我很少去几乎不去,主要是自己唱歌太差了,我喜欢明亮的环境,KTV太暗了,太吵了,一堆人也聊不了什么事情,就是瞎喝酒瞎扯淡,而且人多嘴杂,喝完酒之后容易出问题。如果这个事情有可能有问题,从开始就掐掉危险的可能性更好一些。
之前还有人叫我,你总是不去,人家也就不带你玩了。也挺好,干脆就不去了,本来不喜欢的东西不去也罢。我每次到这样的地方都很局促不安,如果赶上了就过去打个招呼撤。在KTV加的微信,总感觉怪怪的,后面也没有太多的交流互动。
会不会因此损失机会?也许吧,但是你已经做了决定,这个决定带来的任何后果欣然接受就好了。我个人的感受,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不喜欢的事情如果能有选择,为什么要去做呢?自己都不喜欢,还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吗?是朋友就还是朋友,不是朋友就还不是朋友;是你的机会跑不了,能跑的机会就不是你的机会。
有时候赶上一堆朋友一起唱歌,我基本上就是氛围maker,吃吃东西喝喝酒造造氛围就撤了。真的是不会唱,担心一嗓子要了他们“小命”。
也会碰上这样的情况,第一场喝完酒喝开心了聊开心了还要转场第二场唱唱歌,我会偷偷的跟饭局的主事人说下:“如果我不去,会不会扫你们兴?如果没有那我就不去了。”他们有一句杀手锏的话:“走吧,就坐5分钟,不喜欢你可以马上走。”结果你知道的,都这样说了,你还好意思不去吗?关键的是你只要去了基本上不可能5分钟就走。
昨天一朋友跟我说他的经历。他特别佩服那个KTV的妈咪。十年前,他在上海,朋友请客吃饭,去了一个KTV,名字不记得了或者不说了。他说在黄埔江边,包间开门就对着黄浦江,很高级。当时的妈咪加了他微信,妈咪可能看出来了,这个局是请他的。但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去过这个KTV,但是每年过年过节都收到妈咪的微信祝福。后来他删除这个妈咪的微信,但是这个妈咪又开始发短信祝福,直到现在还在发。他说虽然他也不会去了,但是这是多么强大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他是很佩服。
我听完也挺佩服的。一时的精细化,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得到,长期坚持精细化,那是一种信仰。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是时候好好对待增量,深深挖掘存量了;如果我们能够对客户这么精细化,估计早起飞了。
个人看好大健康方向,我们团队在几年前就成立了单独的团队在做大健康这个事情,感兴趣的我们一起长跑,可以关注这里:营养品情报,最新趋势数据案例都在,还有大量的对接资源。我因看见大健康产业重构的时代到来而心潮澎湃。
也在研究出海,对海外市场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大家关注下出海产业笔记,我后面的很多实地考察的感受经验可能也会分享到这里……
广播找人:
做中国产业的观察者参与者见证者
深扎产业深耕自己,2025我们一起远行
(上面是我们HR负责人的微信扫码直接聊)
推荐看看:
2月25日 南宁
2025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
重磅嘉宾共探行业新出路
高效渠道与优质品牌一站式对接
扫码来现场👇
关注母婴行业观察内容矩阵
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