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到2027年将达226.2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42%,而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7年将达15.7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96%。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和您分享胶原蛋白在营养保健品领域的最新洞察。
胶原蛋白实际上是蛋白质家族中的一员,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可以占到蛋白质总量的25%~30%,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胶原蛋白具有多种编码基因,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人体中已经发现了28 种不同的胶原蛋白。目前,我们所称的胶原蛋白类型是按照发现的时间顺序以罗马数字命名(I–XXVIII)的。具体类型上,一般人体内常见的胶原蛋白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因为Ⅰ型胶原蛋白构成了除软骨以外所有的纤维组织,所以其含量超过90%,剩余的部分则主要是构成软骨组织的Ⅱ型胶原蛋白和存在于血管及内脏中Ⅲ型胶原蛋白。功能上,胶原蛋白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它在缓解肌肤衰老上的良好效果,但除此之外,其还在抗癌、骨骼疏松、骨关节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在营养保健品领域保持较高热度。据《2024新营养洞察报告胶原蛋白编年史》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4月1日,国内已经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中以胶原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有269款,其中“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功能的有141款、“改善皮肤水份状况”功能的有71款、“增强免疫力”功能的有48款。按性质划分,胶原蛋白可以分为天然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两者在生产工艺和成分属性上都有所不同,天然胶原蛋白通过化学方法提取,制备成本较高;而重组胶原蛋白则由基因工程法进行提取,一次性设备的成本较高但原材料成本低。同时,在安全性、致敏性、与人亲和性等方面,重组蛋白相较于天然胶原蛋白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胶原蛋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方向上具有更大的潜力。国际标准方面,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将胶原蛋白视为食品和化妆品成分;欧洲联盟(EU)要求供人类食用的胶原蛋白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需要经过认证;日本将胶原蛋白肽作为保健食品,改善皮肤功能及缓解骨关节疾病功能。在我国,由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导制定的《口服胶原蛋白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团体标准也于2024年2月5日批准发布,并于2024年3月6日起正式实施。聚焦市场格局,从全球来看,目前欧洲是胶原蛋白的第一大市场,约占34%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北美,约占24%的市场份额。而中国胶原蛋白市场的竞争格局则较为分散,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巨子生物、双美生物、锦波生物、神冠集团等,但并未出现具有垄断性地位的龙头企业。其中,巨子生物主要研发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和保健食品,其技术可以实现蛋白纯度99.9%,并使重组大肠杆菌靶蛋白在经过一轮的加工后回收率达90%,为行业领先水平;锦波生物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已在妇科、泌尿科、皮肤科、外科等领域展开应用研究;神冠集团则是全球前三大胶原蛋白肠衣制造商之一。结合具体产品来看,以京东平台作为参考,将“胶原蛋白”“营养保健品”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位列top3的品牌分别为「同仁堂」、汤臣倍健子品牌「YEP」、「五个女博士」,其产品都是以胶原蛋白肽为主要成分的液态饮,目标人群集中在女性,以“改善肌肤问题”为主打卖点,在产品品类和功效上有同质化的特点。而以“进口”作为筛选条件进一步搜索,TOP3中位列第一的是美国膳食补充剂专业品牌「Vinsic」,其次是新西兰膳食营养品牌「OXYENERGY」,位列第三的则是隶属于健合集团的澳洲品牌「Swisse」。为了更好地了解胶原蛋白在营养保健品市场上的应用情况,小编又以“肌肤抗衰”“营养保健品”为关键词在京东平台进行搜索,结果显示,TOP5的产品主要是以“葡萄籽”、“维生素C”、“烟酰胺”等成分为主的复合型片剂为主,在TOP10的产品中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仅有一款「OXYENERGY」的胶原蛋白胶囊。![]()
综合来看,一方面,在营养保健品市场中,胶原蛋白在看家本领——“肌肤抗老”上尚未占到优势,目前在这一赛道上较受消费者喜爱的是复合型营养包,在成分上与其同台竞技的“葡萄籽”、“烟酰胺”等成分较为强势;另一方面,就产品而言,除了相关的产品缺少差异化亮点的问题,其在骨骼生长、心血管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产品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总体上具有可观的开掘空间。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胶原蛋白的主场能否从医美扩张到营养食品领域,站在“她经济”的风口上再次起飞?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