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瑰宝映华年,清风拂过岭南冬。
11月11日晚,鸦片战争博物馆原创举办的“清风万里 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盛大开幕,瞬间点燃了东莞这座城市的热情。截至目前,1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打卡。展览入选中博热搜榜11月十大热搜展览榜单。
本次展览作为2024年“博学东莞”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带领观众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清朝历史画卷。
清宫大展,瑰宝亮相
回溯往昔岁月长
展览分为“筚路蓝缕”“剽悍八旗”“锦衣玉食”“宫阙雅趣”四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满族从部落联盟逐步发展成为强大帝国的过程,以及清朝前期的政治、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展览共展出142件(套)文物展品,其中105件(套)是来自沈阳故宫的珍贵文物,包括二级文物19件(套),三级文物32件(套)。这些文物见证了开疆拓土的艰难历程,承载了八旗子弟的历史荣光,映射出皇家生活的奢华精致,浸润着深宫内院的人文雅趣。
展厅一角
清乾隆款白玉把桃皮鞘腰刀
清乾隆款粉彩花卉葫芦瓶
清铜胎画珐琅提梁壶
清汉满蒙文龙纹信牌
清银鎏金刻花六足杯座
“花式整活”,沉浸体验
历史融入新潮流
为了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展览特别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
从融特色讲解、情景剧表演、旗袍走秀、古乐演奏,非遗缠花等于一体的展览开幕式暨博物馆奇妙夜,到沉浸式体验清代宫廷生活的“宴飨礼仪·御膳房”活动,再到“历史+音乐”“文化+艺术”的“2024博物馆之夜——莞台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暨潮流东莞·火柴盒专场音乐会”,还有线下古风花式打卡、线上话题讨论分享的“清「潮」知多少”创意活动,高潮此起彼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特色活动的开展,打破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壁垒,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展厅内的静态展示,而是通过多种形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年轻一代以全新的视角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真正实现了“在博物馆里,历史也可以潮流时尚、年轻有趣”。
馆企合作,跨界出圈
文化焕发新活力
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场静态的文物展示,更是一次充满活力的跨界创新实践。
展览通过与福木源紫檀博物馆、徐福记国际集团、东莞市来龙中式服装有限公司、东莞市幸运天使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丰富了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并携手非遗服饰设计师、知名音乐人等各界精英,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极具创意的活动,实现了“历史+美食”“历史+服饰”“历史+非遗”“历史+音乐”“历史+艺术”的多元跨界融合。
福木源紫檀博物馆支持打造的寿康宫场景
东莞市幸运天使实业有限公司支持展览文创
这些活动不仅让观众体验到了舌尖上的清朝风情,感受到了穿越时空的国风雅韵,还深刻体悟到了古今融合的文化之美,使古老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观众云集,万众瞩目
热度高涨火起来
截至目前,展览吸引了近16万观众线下打卡,掀起了参观热潮。不少家庭选择周末带孩子前来参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一些学校还组织了集体参观活动,将课堂搬进了博物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历史。展览还吸引了台港澳青年前来参观,他们表示,通过这次展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观众参观打卡展览
在社交媒体上,展览也火了起来,知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展览的分享层出不穷,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观展照片和心得。
展览与知乎联合推出的“清「潮」知多少”创意活动,开设了#清潮知多少#、#清宫服饰挑战#、#清宫文物精品展#、#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清宫快闪#等话题标签,汇聚了许多年轻群体观展打卡的图文短视频,展现了展览与活动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
在知乎问答平台,关于展览背后历史文化知识的提问与解答,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兴趣,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达48.9万,并激发了600多次讨论,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许多参与者表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让他们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到了宝贵的知识,也拉近了他们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
展览将展出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还将陆续文物绘画作品征集、流动博物馆进企业、“新时代明伦堂”文博讲座等延伸活动。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并参与到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中来,共同续写属于我们的传承故事。
图片:张婵、吴智勇、曾岩、谢灵彬、王凯靖
东莞日报、虎门融媒、虎门文化分馆、知乎
撰稿:盘秋红;编辑:黄彩玲
一校:盘秋红;二校:张翠霞;三校:唐立鹏
一审:盘秋红;二审:张巨保;三审:唐立鹏
终审:张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