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中外学子交流平台,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中心联合学院中外青年交流会暨 “I-SISers”项目,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推出“国关特稿”。该特稿项目聚焦国关学子在文化互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对谈等多个维度的深度交流,旨在搭建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舞台,为中外青年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全面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思考和实践。未来,新闻中心计划将“国关特稿”扩展为常设栏目,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为构建更紧密的中外青年交流网络持续贡献力量。
“国关特稿”海报
中华文化如如浩浩长河,奔腾不息;亦如古琴清音,历久弥新。若说“古人”创造了这样的美妙旋律,那么“来者”便是赋予其新生的传承者。北京城的中轴线,恰如一首别样的古曲。这条贯穿百年的文化脉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生动体现,承载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智慧,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也是物质遗产的杰出代表。
2024年7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借此契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起“古都新韵 中轴寻遗”——“I-SISers”项目系列活动。作为该系列的第一个活动,先农坛参访活动便以中轴线为载体,不仅旨在让中外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追寻历史脉络中体会文化的厚重,在体验建筑美学中感知传统的力量,更希望通过深度的文化对话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理解。在活动中,他们脚步交汇、目光流转,共同探寻着中轴线这座“古都乐章”的每一处韵律与回响。
北京西城的历史遗珠——先农坛,静静矗立于中轴线一隅。作为明清皇家祭祀场所的杰出典范,先农坛不仅见证了近六百年的历史,更承载着中国封建社会典章制度的深刻记忆,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其建筑群包括庆成宫、太岁殿、神厨、神仓、俱服殿等核心遗址,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四座坛台,以及皇家亲耕的“一亩三分地”——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如今,这里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所在地,古今辉映。
10月25日上午9点,怀着对历史遗迹的遐想与期待,国关学院的同学们从先农坛开启了“北京中轴线”系列参访活动,踏上了这场文化之旅。
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与年级的同学,大家参与的原因虽各不相同,却都与探寻北京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对彭爽而言,这次参访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探索。在北京求学五年,他竟是第一次听闻“先农坛”的名字。于是,他带着好奇心前来一探究竟。而初入燕园的新生们则更多是想借此活动熟悉北京城的文化脉络。来自马来西亚的胡忆柔坦言:“我希望探索未曾了解的地方,尤其是对刚申遗成功的中轴线多些认识。”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煜然则聚焦于古建筑艺术,他兴奋地说道:“我对北京的历史与建筑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期待观察不同朝代的艺术风格差异。”
红墙青瓦,映衬得寒秋清晨都变得温和可爱了。双腿迈向门槛的那一刻,地道的京味扑面而来。即使宫殿楼阁再小,门前都是砌得广阔的平地,大气磅礴。站在观耕台上眺望,通过规划而还原出的“一亩三分地”与一墙之隔的学校共同勾勒出一幅跨越古今的图景。目睹此景,赵望舒产生了深切的体会与思索。考虑到先农坛的古代建筑博物馆仍在建设中,他不禁想要实地考察在改造古代建筑、新建现代建筑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为了不对建筑本身产生破坏,打光和安装设备的不便等等”,赵望舒如此回忆,仿佛此情此景仍在眼前,“当时景区博物馆内有一片区域,和学校的建设似乎冲突了,这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北京最初的城市规划和现在的传统文化复兴之间的冲突。那么,如何在保护历史的同时平衡现代建筑需求,这背后一定有许多令人好奇的挑战。”
带队老师的讲解滔滔不绝,其中饱含有趣的故事与谜题。同学们移步漫游,凝心聚神,专注地观察每一个细节,寻找先农坛独特的文化印记。走入太岁殿的拜殿那一刻,所有人瞬间就被头顶宏伟的藻井深深震撼。盘旋的美丽结构尤其给来华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体层峦叠嶂,仿佛有规整的秩序,又如山川浮动。胡忆柔格外欣赏这种美,她惊叹道:“这简直像夜空一样,层叠的结构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而太岁殿中最高、最大的那尊藻井,不单单吸引了游客争相摄影,更牵动着煜然关于历史文化的思绪。藻井之美,不止在于宏伟,处处细节的寓意也惹人深思。他分享道:“我记得最重要的楼阁顶部似乎有一种建筑,古代的工匠专门将其建造成一种可以观看星星的建筑。顶部的星图是我印象最深的部分。这种设计不仅精美,还融合了天文知识,楼阁与星图的结合让我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将宏伟的星空浓缩进眼前的藻井中,参差楼阁之间的星图让煜然流连忘返。一旁的中国同学则向留学生介绍藻井中蕴含的五行寓意与礼制精神,使文化之旅更添深度。
除了先农坛的“招牌”藻井,这场参访中还有许多迷人的瞬间值得我们铭记:明清雕刻的龙的区别让冯溢昕老师着迷,草木龙纹和彩画的美感触动同学们的心,院友学姐一见如故,五谷与春耕引人遐思……此外,先农坛还有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部分。对此,彭爽印象颇深,直言道:“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各种古建筑展品,包括设计和历史,都精彩纷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先农坛参访活动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它以先农坛为载体,通过专业讲解,让中外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轴线的部分历史和文化,展现了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彰显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外学生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借此,“I-SISers”项目系列活动也得以突破了如午餐会等破冰性质的小范围文化交流形式,让交流深入到具体的历史文化中。冯溢昕老师认为,“来华留学生之所以选择来到中国,必定是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浓厚兴趣。因此,我们更应当搭好沟通桥梁,尽可能全方位、深层次地向他们展现中国悠久而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
国关学院中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背后,是“I-SISers”项目的稳步推进与不断创新。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已陆续开展了午餐会、校园定向越野、写作工坊、非遗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中外学生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
新形势下入境学习的留学生数量增多,且全日制留学生、项目制留学生、非学位留学生等学生类型众多。学院敏锐地察觉到重建中外交流的重要性。以袁明老师牵头的茶座活动为契机,在学院领导、教师以及研会、学生会成员的推动下,“I-SISers”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重新激发中外学生交流的活力。
作为项目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冯溢昕老师对留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记忆犹新。她特别提到,去年举办的午餐会不仅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参与,更促成了许多深入的跨文化对话。类似的,彭爽也回忆了定向越野等活动带来的积极反馈,认为这些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增进了了解,更为未来的合作创造了契机。
然而,项目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在午餐会活动中,一些有趣的文化差异给组织者带来了新的考验:部分留学生不习惯报名参加活动,从而使得实际参加人数超出了原先规划的活动承载能力;由于当时国内学生出国意愿较低,写作工坊的活动内容未能精准切中需求,反响未达预期。此外,受限于客观条件,一些大型活动最终也未能落地执行。与此同时,国际交流部的工作负担较重,活动构想的推进速度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研究生会国际交流部在项目推动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彭爽坦言,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高涨的热情。“我们很多工作都在摸索,但幸运的是,有一群非常出色的小伙伴共同努力!”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团队将通过总结经验、优化方案,不断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影响力。
正如袁明教授在“I-SISers”项目启动仪式上所言:“文化的力量,是生命之光。人与人的交流、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使文明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根基。”如今,项目团队不仅深刻领会这一理念,更努力将其付诸实践。他们积极筹划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致力于为推动中外学生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贡献力量。未来,“I-SISers”项目不仅是一场场活动的集合,更将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中外学生的友谊与文化的交融。正是这份热忱与初心,赋予了项目持续发展的动力。
i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I-SISers”项目的初衷是希望为国关学子打造一个丰富多彩且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平台。正如冯溢昕老师所言:“文化交流应超越国界与背景的限制,让不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的人们相互学习、彼此借鉴。”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与古建筑艺术的“单向输出”,更是一场双向互动的文化盛宴。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展开了真诚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彭爽将先农坛参访活动视为一场“寻根之旅”,它不仅唤起了中国学生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也为许多华裔留学生提供了重温传统的契机。“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许多文化都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渊源。”他回忆着当时的交流场景,仿佛仍在眼前:中外学生观摩同样的建筑、领悟同样的哲思。这种面对面、肩并肩的沟通给了彭爽不同于往日互联网交流的感触,他称其为“真实感”。在与一位祖籍四川的新加坡同学的对话中,他们从家乡的方言聊到春节的年夜饭,又谈到对辣味的热爱,那种跨越国界的熟悉感让他倍感亲切,这何尝不是一种“他乡遇故知”的美好体验?又正如胡忆柔所提及,马来西亚华人和广东人有着相似的祭祀活动,对妈祖的祈福拜祭与和谐包容的社区文化,都无疑是中马文化相通、血脉相连的形象体现。在这样的交流中,共性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而差异则激发了新的思考。
幽默开朗的煜然在此次参访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波斯族的传统节日布鲁斯节——一个迎接春天、象征新年的庆典。不同于中国会根据特定的历法在1月或2月恭贺新岁,波斯族人会选择在春天伊始之际庆祝布鲁斯节,以迎接春季的到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这是波斯民族对新年的美好期待。”这番话在深秋的北京勾勒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尽管存在文化差异,煜然鼓励中外学生都大胆交流,方能异国他乡寻知己,“面对面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彼此。”这种双向互动不仅有助于增进语言能力,也能拉近各国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共鸣与共赢。
先农坛之旅是一次寻根问源之旅,更是一场穿梭古今的文化盛宴。或许数百年前,曾有先人凝视藻井,思索着“天人合一”的哲学和政治命题。而今,北大国关的学生们站在太岁殿内,仰望同一片星空,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将为“天下大同”的理想而奔向世界。
仰望藻井星空,脚踏交流实地。学院一直致力于增进本院中外学生之间的友谊,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目标。期待在下一次与中轴线的相遇中继续探索“非遗”的地图,期待下一趟会面中同学们能觅得异国知己,也期待后续的活动能够带来更多文化交流盛宴!
以上,感谢各组织的鼎力支持,感谢国际交流部的紧密配合,感谢冯溢昕老师和煜然、赵望舒、胡忆柔、彭爽四位同学接受采访,感谢新闻中心成员的认真付出,感谢阅读至此的各位读者,我们下期再见!
为搭建中外学子交流平台,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7月4日,“从家出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外青年交流会暨“I-SISers”项目正式启动。一年以来,该项目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独立组织了“‘语’你有约”、“行走中轴线”、“和如羹焉,汇流澄鉴”和“国观全球”等多个品牌系列活动,服务师生1000余人次。该项目锚定“文化交流”目标,有力推进了学院各国学子、各学段学子的交流互鉴,取得了良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