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传颂
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发展与国家富强密切相关,青年的精神文明与物质实践一样重要。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号召,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宣传中心推出“青春传颂”专栏,由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协办并提供内容支持,主要以宣传党团史为主,也包含校史特别篇,旨在引领宗濂书院师生全面学习党团校人物、事迹、政策和成就等相关知识,增强青年对党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物简介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1935年9月赴美留学,获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10月回国。1958年10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入选“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
钱学森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懈探索、殚精竭虑,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主要事迹
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
1935年9月,钱学森怀着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远大抱负赴美求学。那个年代中国内忧外患,中国人在国际上很难得到应有的民族尊严。钱学森下定决心奋发学习,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用自己的才智在外国同学面前证明中国人不可小觑。他曾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
正是因为有这种坚定的家国情怀做支撑,钱学森潜心研攻、心系祖国,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后,对于国外优厚生活待遇和优越工作条件,他不为所动;当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即先后辞去各种要职,毅然决定回国。赤子深情,溢于言表。
冲破藩篱归故国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钱学森归心似箭, 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在回国邮轮上,钱学森难掩无比激动的心情,他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是对他在美国所受屈辱的洗雪,也是对其报国之情的陈说。
勇敢承担航天事业重任
钱学森回国后,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勇敢承担起创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任,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殚精竭虑。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以超凡智慧、开拓意识和战略眼光,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他从战略高度思考、谋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有重大实践价值的建议,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开创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
红色情缘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并忠诚于党的事业。”最近公开的一份钱学森的入党志愿书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有媒体就此评论指出:寥寥数句,却字字铿锵。这份简短却令人震撼的入党志愿书如同它的主人钱学森一样,令人景仰钦佩。字里行间折射的是一位人民科学家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以及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
交大的深厚渊源
钱学森与交通大学的渊源可追溯至他求学的早期。1934年,钱学森考入交通大学,开启了他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征程。正是在交大,他深受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的影响,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并在航空动力学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交大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为他日后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提供了初步的动力和知识储备。
在钱学森留学美国期间,交大始终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家园。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他也未曾忘记母校对他学术启蒙的深刻影响。钱学森回国后,立即与交大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航天科研工作中。交大也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与钱学森一同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钱学森始终认为,交大的学术根基和技术创新是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成就非凡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交大在钱学森的事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无论是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还是航天科研的重大项目上,学校一直是他背后的坚强后盾。钱学森与交大的深厚情谊,早已融入了学校的历史与精神。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作为以人类总体性知识结构为研究对象的原创性话语体系,是钱学森科技人生中三大创造高峰的收官之作。如今,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已经迈出书斋扎根泥土、踏出学院直面社会,成为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论重器。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理论创新的召唤,如何从一位思想家的视角和高度认识钱学森,是深入挖掘、全面继承钱学森精神遗产,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求。
★
图片源于网络仅作为解释活动使用
文编 | 澎湃新闻 中国科学院
图编 | 百度百科
排版 | 媒体运营部 崔芳连
责编 | 媒体运营部 杨子衡
一审 | 宣传中心 朱俊铭
二审 | 李乐
终审 | 刘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