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乔收兰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家庭不富裕,日子过得清苦,但父母从未失了做人的根本,毫无怨言地辛勤劳作、孝顺老人、抚育儿女,并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人,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乔收兰心里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到了适婚年龄,乔收兰看上了当时正在参军的乔铁柱。乔铁柱家房子破烂不堪,父母体弱多病,不仅有个患有小儿麻痹症且智力残疾的大伯子要照顾,还有一大笔债务……这些都没能改变这位善良姑娘内心的选择。1987年乔收兰与乔铁柱结为夫妻,自此担起了这个家庭沉重的担子。
婚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顺当。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刚怀孕时,婆婆就因病重瘫痪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炕上。为了给婆婆治病,家中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这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乔收兰挺着肚子,一边要照顾公公、婆婆和大伯子的生活起居,一边又要到地里干活,整个人累得又黑又瘦。婆婆看见心疼地说:“收兰,你到咱们这个家,没有享一天的福啊……”看着泣不成声的婆婆,乔收兰心如刀绞,“妈,你别瞎想!我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和铁柱努力,咱们家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乔收兰精心的照料下,2008年,85岁的婆婆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而此时,乔收兰已服侍婆婆的生活起居20多年。在婆婆离世的那年秋天,公公的冠心病复发,生命垂危。乔收兰和丈夫四处张罗借到5万元后,为公公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虽挽留住了他的生命,但自此公公再也不能下地行动了。乔收兰不嫌脏、不怕臭,为老人清理身体。而智力残疾的大伯子,有时发起疯来到处乱跑,每次都要乔收兰跑遍全村去寻找。虽然肩上的担子从未轻松过,但乔收兰认为只要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自2011年因煤矿征地搬迁到新居后,乔收兰家里的日子终于有所好转。但她一如往日地照顾好公公和大伯子,每天早晨老人还没起床,乔收兰就已经把饭做好端到老人床前,喂公公吃过后再喂大伯子吃,吃过饭后再和丈夫两人搀扶着公公到院子里舒活筋骨。
编辑:李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