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湖南城市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会今年在持续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将读书主题聚焦为校团委收集整理的《百封名人家书》。以下是第三周荐文的读书心得。
读《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有感
作者:刘慧婷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动荡和变革,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思考如何竭力报国,挽救民族危亡。梁启超便是其中一位杰出人物,他不仅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学术贡献闻名遐迩,更因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而备受推崇。一封写给长女梁思顺的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慈父之爱与人生智慧,成为家庭教育的经典范本。
信中开篇即写道:“你和希哲都是寒士家风出身,总不要坏了自己家门本色,才能给孩子们以磨练人格的机会。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梁启超告诫思顺,要坚守家风本色,不奢华浪费,敢于面对困难,放手让孩子们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此才能培养他们坚强的品格。
他教育思顺要坚守家风本色,不应奢靡,要肯吃苦,这样才能得到磨练,培养出坚韧的品格。信中还提到关于小六和梁思忠的职业选择问题。古人云:“择术不可不慎。”选择职业时需格外谨慎。小六和思忠都选择了从政之路,然而小六因能力不足而难以立足,这提醒思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自我提升,加强思想和道德修养。至于思忠,年轻气盛,容易受挫。梁启超希望思顺能够密切关注并指导他,鼓励他在逆境中成长,而不是轻易放弃。此外,信中还提及了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间的关系。他十分关心思成,担心他因林徽因的境遇而丧失斗志。梁启超教导思顺要帮助思成共同克服困难。字字句句,皆体现了梁启超希望家人之间团结互助,同心协力。
通过阅读梁启超给梁思顺的信件,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是父亲、长辈,更是孩子们尊敬的老师、亲密的朋友和聪睿的智者。他有着独树一帜的教育方式——他丝毫不掩饰对孩子们的爱,信中他亲切地称“顺儿”,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限疼爱。同时,他言传身教,教育孩子们对生活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处于忧患之中更是要振奋志气。
在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梁启超能有这样的教育意识离不开他自身的修养。他以高标准要求自身的德行与脾气,此外也会鞭策孩子们,要求他们修身养性,勤俭持家。正值少年的我们,应从中汲取优秀品质,身处逆境时,积极乐观,迎难而上;身处顺境时,保持谦虚,努力进取,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读《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有感
作者:夏瑞
在中国留名史册的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作为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同时,梁启超还是一位好父亲,他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父亲”,九个儿女个个成才,且文理工兼备,成就“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梁启超虽生于清末,但在教育方面没有半点封建的残余,观念十分开明,对孩子们从来不摆家长的威风,更像一个孩子王。从梁启超写给他的女儿梁思顺的家书中,根本看不到一个严肃的文学家的影子,而是一个亲切有趣的大家长。在信中,梁启超对自己的女儿称呼“宝贝思顺”,可见一个父亲对自己女儿的宠爱。并且在思成思永伤情有所好转后,梁启超连忙写信告知女儿,让女儿放心……凡此种种,皆落于梁启超笔下,处处渗透着温柔的呵护、炽热的情感,流露出梁启超深深的父爱。
这些优秀的教育观念,正是我们应学习与传承的。如果说曾国藩家书是对家族命运,子弟教育的深沉教诲。那么梁启超家书,更多的是对幼子的小心呵护,对孩子心灵的长久滋润。他并不一味地让孩子只钻研学问,而是把生活放在第一位,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再寻求学问上的精进,活出最好的人生。他叮嘱孩子们:“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的家书,不是家训,却胜似家训。每次翻看,都被一股朋友般平等的语气,以及充满爱意的真情打动。被他乐观积极的教育态度,以及细枝末节的叮咛感动。被他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以及活成最好的样子所感化。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品行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中,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本质:爱与引导。在我们时代,这种理念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读《梁启超写给梁思成的信》有感
作者:李琰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家庭教育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与智慧。1898年到1928年间,他给子女写了400余封家信,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精英”的传奇。读完梁启超1923年7月26日写给梁思成的信,我深受启迪,深深体会到了梁启超先生的智慧与父爱。
1923年5月7日,梁思成骑摩托车至南长街口时,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在地,伤得很严重,因此出国留美的计划只能延后一年。梁启超得知消息后,十分关心儿子身体上所受的伤害,也担心他精神上遭受重创,连忙写信劝慰,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希望儿子能在逆境中磨练意志,有所成长。同时鼓励思成在养伤期间,多读善书、钻研学术。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面对逆境考验,许多人经历后会改变自己的目标,而这时候父母的格局和情绪,就决定了孩子的将来。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面对逆境考验,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半途而废,这与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成功的父亲或者母亲,给孩子树立优秀榜样,建立起远大的格局。保持稳定情绪,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每一个优秀的孩子后面,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培养。父母在生活、工作以及教育各方面的思想观念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循循善诱,给予启发。
人生路漫漫,遭遇挫折是必然的,迷茫和失望也会如影随形。我们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应对,攻克难题,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把挫折当成我们磨练心智,提升能力的机遇,勇敢向前,战胜挫折。
读《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有感
作者:丁安星
从1898年到1928年,梁启超与孩子们频繁家信来往,梁启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在一封封漂洋过海的书信中表露无遗。读完这封家信,我对梁启超教育观的钦佩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梁启超,字卓如,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而他的女儿梁思顺,则是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在父亲的影响下涉足政治和教育领域。通过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书信,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既温情又智慧的父亲形象。这些信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家庭日常到人生哲理、学术探讨等多个方面。而在这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无疑是梁启超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
首先,他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与学习,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强调子女要保持与家庭的密切联系。这种对家庭和子女的深厚情感,在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他极大地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的生活和工作,他在信中说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要不至冻馁”,勉励孩子们知足常乐,清廉简朴。向女儿报平安,也是希望他们以工作和学习为紧,为国家、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些箴言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当我面临各种选择和难题时,我会回想起梁启超先生的良言,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应通过勤俭和德行来修身,金钱和高官厚禄都无法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唯有勤俭朴素才是逆风翻盘的利剑。
总的来说,《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子女的真挚关爱,同时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对我而言,这封信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时刻提醒我要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勤俭持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以上心得为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排版编辑 | 詹聪汝
负责编辑 | 孙康 齐昕瑶
校对 | 刘馨
指导老师 | 匡辉 沈鸿柯
责任编辑 | 万理
总编辑 | 孔军
↓↓往 期 精 彩↓↓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 ↓ 点击关注 ↓ ↓ ↓
为城心橙意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