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乙巳新春款款而至,赶春运、互拜年、共团圆……熟悉的年味儿扑面而来。中国人庆祝千百年的节日,如今又有了崭新的注脚——一个多月前,“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传统节日”到“文化遗产”,从“中国年”到“世界年”,乙巳春节的年味儿,更懂人们的心意。过年回家,回家团圆。春节期间丰富多样的活动,寄托着中国人对“和”的向往。据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总量将创历史纪录。“流动的中国”见活力,也见实力:今天,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到600万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速布局,“家”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换来更快捷、更易得的团圆。据商务大数据监测,节前各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价格总体平稳。越来越多重点商超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通配送到家服务。美团数据还显示,“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非遗美食”需求激增。从全家囤货到随买随吃,从自己做到下馆子,从吃家常菜到吃各地特色菜……品尝着越来越美味、越来越省心的团圆饭,中国人的和文化流淌在餐桌上。“青城双姝”重现《白蛇传》故事,华彩神州系列灯组恍若仙境下凡……1月17日晚,2025年“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主会场活动在四川自贡启动,汇聚全国15个省市27项灯会灯彩非遗代表性项目。古老的赏花灯、逛庙会、闹社火习俗里,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始终如一;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加持下,春节之美呈现越来越丰富的表现形式。今年,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推进10项“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其中不少都与新技术、新创意相关:“文脉颂中华”春节非遗宣传推广活动开展线上集中宣传展示;“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活动让各地群众在网上分享和感受家乡年味;“非遗贺新春 AI中国年”春节非遗文化传播活动以科技赋能非遗传承和传播。更有创意、更广范围的春节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让年味更浓,让生活更美。“准备看什么新片?”“春晚上的新歌听了吗?”“走亲戚穿哪件新衣?”新年的选择,如今更多了。观影已成为新年俗。据国家电影局统计,大年初一票房为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全国各地主要景点的客流量较假期前一天上升了四成多,尤以主题乐园、人文古迹等适合家庭出游的景点客流量增幅最大。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全家一起逛景点成为不少市民的守岁新选择。越来越多新年俗正在成长:逛大集、买潮玩、抢红包……在年轻人“花式”过节的时尚中,非遗国潮、春节年俗焕发新的蓬勃生机。近日,“新春有礼 一起过节”——2025年中国文创新春海外推广活动在全球多地拉开帷幕。以春节文化主题文创产品为桥梁,这一活动向海外友人寄送承载中国精神内涵的文创好礼、发出节日问候。在全球多个角落,外国朋友沉浸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之中:阿联酋迪拜,专业模特试穿起马面裙;西班牙格拉纳达,中外友人一起品茶论道;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新春大集”上,文创展示的非遗魅力吸引当地观众驻足……当“China Travel”成为2024年全球热词,升格“世界年”的春节引起更多人瞩目。携程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入境游市场进一步增长。近1个月,海外游客“灯会”“京剧”“川剧变脸”等非遗类项目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预计非遗体验项目还将迎来更高增长。怀着最美好的期盼,向着新的春天,愿我们的生活“巳巳”如意、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强化春运期间路面秩序管控 保障群众平安便捷温馨出行本报讯(记者马思稳,通讯员李强)日前,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2025年春运时间为1月14日至2月22日,共计40天。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认真分析研判我市春运期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确保以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据悉,今年春运主题是“平安出行、便捷出行、温馨出行”。自1月14日起,我市全面启动交警执法站,根据辖区实际制定勤务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勤务时间和管控方向,最大限度将警力、装备投向一线,强化路面秩序管控。“春运期间,群众出行以自驾出行为主的结构特征更加明显,交通安全风险会有所提高。”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运期间我市公路客运发送旅客人数预计达到20余万人次,加之8天春节长假激发的“团圆+旅游”出行热情,全市春运交通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据了解,公安交管部门将紧盯节前返乡、节后返岗、春节、元宵节四个节点,聚焦城市、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四大战场”,紧盯“一早一晚”等事故多发时段,实行错时巡逻勤务,针对性开展路面查控。城市以餐饮娱乐场所和景区周边等重点道路为重点,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高速公路重点查处超员、疲劳驾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普通国省道严查“双违”、超载、强超强会等重点违法行为;农村地区紧盯赶集庙会等民俗活动,派出执法小分队加强巡查执法,重点查处农村“两违”、无牌无证、酒驾醉驾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面包车等重点隐患车辆研判布控,通过调度指挥查缉、动态预警拦查、“云哨”提醒等方式实施管控,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春运启动日当天,市交警支队在汽车东站开展了“翰墨书香送福至,春运平安乐万家”活动。民警将一副副寓意吉祥、平安的春联和福字赠送给过往的旅客,并结合春运安全宣传,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旅客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承德钒钛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本报讯(记者张楠,通讯员长富)日前,记者了解到,2024年承德钒钛凭借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国家级与省级荣誉,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去年以来,承德钒钛积极寻求与新产业、新业态的深度融合,快速推进钒钛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实现产品应用场景向新、向优、向绿。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聚焦市场需求,深度对接头部客户,更加关注未知领域,成功研发出钒电池电解液产品,为新能源领域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推出的含钒精冲工具钢、含钒高强汽车钢等新产品,实现工具钢产品的替代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注重创新与突破,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聚焦钒产品检测能力、应用场景实施关键技术研发,掌握一批引领行业前沿技术,高纯钒材料制造项目等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为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日《承德日报》共4版,详见和合承德网:
http://www.hehechengd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