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致富路幸福路越走越宽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助力。在承德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公路,如同生命的脉络,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百姓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现代化、便捷化、美观化的城市交通网络为目标,大力实施道路提升工程,不仅改善了城乡居民出行环境,更为这座山城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书写了一篇篇民生幸福的生动篇章。
“哎呀,变化可太大了!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的,道还窄。现在好了,路修宽了,农产品销路也顺畅了,真是一件大好事。”让围场育太和乡村民津津乐道的正是竣工的省道S301——杨树尖农村道路建设项目、育太和至八英庄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和棋八线至对亭沟农村道路建设项目3个重点工程,得益于这些农村公路建设,村民的农产品销量大幅增加,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省道S301-杨树尖农村道路。来源:承德交通发布微信公众号
我市山脉纵横,河流交错,村庄星罗棋布。在这些村庄与外界的交通往来中,农村公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农村地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是民生工程,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发展的惠商富民工程。
去年,我市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模式,推动“四好农村路”与山水资源、旅游景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康养基地、农家乐示范村、民宿经济等相融合,持续积极打造“民生路、旅游路、产业路”,隆化康景富路、丰宁峡谷温泉振兴路、围场巴彦御道等一批特色农村公路应运而生,使农村公路实现了由交通线向自然风景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人文历史线的转变,真正成为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2024年,全市建设改造农村公路任务目标为850公里,投资9亿元。截至2024年12月,已完成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115.5公里,超额完成31%;完成投资16.1亿元,超额完成79%,通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完成通三级路的乡镇4个,全市203个乡镇除宽城独石沟撤乡并镇以外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完成26个自然村通硬化路,1016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2456个建制村全部通等级路,“新三通”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另外,2000人以上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90%,“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照进现实。而在中心城区,畅通工程的实施同样给市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13日一早,武淑芝从小老虎沟的承铁家园小区出发,前往世纪城二期的雇主家。“在早高峰时段,走会龙山隧道能节省20分钟的时间。”武淑芝告诉记者,自从会龙山隧道通车后,居民们可以穿过隧道,通行红石砬沟路段,不用再绕行沟口的铁路桥涵洞,不仅缩短了出行距离,还避免了道路拥堵。
同样,家住新世家小区的市民郭庆辉也对中心城区畅通工程赞不绝口。他说:“我父母家在冀东花园,虽然与新世家小区只有一河之隔,但在九华山大桥建成前,每次去父母家都要绕行偏岭大桥。”如今,郭庆辉站在武烈路上,看到九华山大桥上车来车往,不禁感叹,“现在跨过桥就能到父母家,武烈河两岸通行更便捷了。”
路不在宽,也不在长,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路网,实现互联互通。为此,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先后启动了101国道改线,新建改建广仁大街、水泉沟路等城市道路,并打通碧峰门、旱河南路一期等多条“断头路”,解决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让城市的道路更畅通。
今年,我市继续加大中心城区畅通工程的实施力度。丽正门大街工程、高新区银河丽都西路工程、高新区君临逸城东路工程、翠桥西街道路大修提升工程以及迎宾路改造提升工程均已完工通车。同时,通过环城高速小客车免费通行扩容工程,在环城高速8个站口点对点通行的小客车免费通行的基础上,增加承德西、承德南、上板城3个站口,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道路提升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百姓的出行环境,更推动了城市的整体发展。一条条公路,看似平常,却是乡村连接城市、连通广阔世界的“经络”。阡陌纵横的道路织密百姓出行网、城乡融合网、高效物流网,着力打造一条条便捷生活路、高效运输路、致富增收路,成为紫塞大地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最鲜明最生动的注脚。
责编/王馨颖
评论区已开放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