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30|承德日报电子报

民生   2025-01-30 13:58   河北  

NEWS

灵蛇献瑞 春满华夏
——各地群众欢度春节

新华社记者

乙巳新岁启,新春新气象。
1月29日,大年初一,从北国雪乡到南部边陲,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原野,大江南北,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年味,澎湃着活力。
“过年好!”人们互相送上新春祝福,在走亲访友中表达情感,在欢声笑语中积蓄力量,在坚守中无私奉献,用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迎接新春。
“大过中国年 喜迎四海春”“都城万象焕新颜 京华春意乐大年”……在北京,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八大处新春庙会等,大年初一火爆开场,窗花、福字、剪纸、春联,年味大餐、年礼大集等,吸引了一拨又一拨观众。
千里之外,云南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29日清晨,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这个彝族村落变得格外热闹。
年近六旬的彝族村民李秀花精心准备今天的“硬菜”——排骨炖山药。“在彝族话里,山药和肥沃同音,吃了它,寓意新一年土地更加肥沃,庄稼有好收成,日子越过越红火!”她念叨着这份传承已久的美好祈愿。
放眼各地,活力风尚构成一道道新春图景。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里,冰雕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冰舞台上,演员们身着绚丽的服装起舞,跃动的身影与冰景融为一体。
“到哈尔滨感受特殊的冬天”,成为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选择。据统计,冰雪大世界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人们在这里许愿,或朴实、或浪漫、或雄心壮志、或温情流露,愿每个人都能邂逅美好,奔赴崭新一年。”来自台湾的“95后”游客廖凡说。
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畔,明湖市集上舞龙巡游、锣鼓秧歌等民俗主题演出热闹非凡;在山西,太原古县城举办花灯会,花灯展览、新春庙会、烟花表演、民俗表演争相亮相;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壮、苗、毛南、汉等11个民族的群众舞龙、吹芦笙、跳芦笙舞……
感受中国年味,体味东方魅力——不少外国游客慕名而来。
法国旅客克莱芒蒂娜从中老铁路磨憨铁路口岸入境,她满是欢喜:“我听到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对这个节日充满好奇。这次来中国会是一次非常棒的旅行。”
浓浓年味,添彩美好生活。新式年俗,赋能“年”新活力。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博物院,观看“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的家长和孩子们排起了长龙。大家观赏蛇形铜泡等文物,转动蛇年大转盘获得祝福,在“金蛇狂舞”剪纸艺术前感受非遗之美。
走进安徽桐城六尺巷,各式各样的年货、手工艺品、地方特产琳琅满目,如梦似幻的新春灯组、特色手造非遗代表性文化展示等,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观赏打卡。
“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我这次带孩子来感受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从深圳回到家乡过春节的李静说。
博物馆“不打烊”,春节更有“文化味”。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壮族文化展厅,裸眼3D全息文物展示柜将珍贵馆藏“乘骑水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进行高清放大。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手势识别等多种方式,与数字文物进行互动。
“数字技术,让原本静态的文物仿佛从展柜中跳跃而出,与观众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诗莉说。
互联网时代,线上也热闹。
“锣鼓响、脚板痒”,曾经正月在街巷上响起的安徽歙县瞻淇鱼灯锣鼓,今年节前就在网上“闪耀”。
据抖音直播方介绍,瞻淇鱼灯、提线木偶、苗族歌舞等民俗登上“村晚”直播间,吸引超572.7万网友线上迎新春。平均每天约80场“村晚”直播抖音上演。
新春伊始,带着希望与梦想,再出发。
一大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小溪村村民项继青就忙着给家人准备早餐,宽敞明亮的厨房里,各类年货依次排开,灶台上一口大锅正冒着热气。
2024年6月,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遭遇强降雨,小溪村受灾严重,不少房屋和路面被水毁。经过半年多的灾后重建,房屋被水毁的村民已全部搬进新居。“大家这么努力,我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项继青说。
在北部湾畔的超长穿海盾构隧道管网工程——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现场,中建五局上百名工程人员正在坚持施工。控制室内,盾构司机何晓波紧盯压力、扭矩等数据,操控着“龙腾号”泥水盾构机的推进速度、刀盘转速、掘进姿态。
“隧道早日顺利洞通是我最大的新年愿望。”何晓波说:“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家和国,都会更好!”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NEWS

我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节日平安

本报讯记者李亚冰)为确保春节期间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市消防、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此次检查旨在排查和消除各类火灾隐患,提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深入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等人员密集和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重点检查了各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明火等问题。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同时,检查组还督促各场所负责人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市消防部门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自救技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消防部门设立了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有效排查和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进一步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和宣传力度,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环境。

NEWS

社区公益课堂让学生假期丰富精彩

本报讯记者李亚冰)“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冰糖葫芦。”日前,走进桥东街道世纪城社区,志愿者带领着学生们正在制作冰糖葫芦,体验年味美食。
为解决假期部分家庭子女“无人管”“看护难”的问题,世纪城社区结合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及团区委“桑梓计划”项目,成功开办“多彩假期”公益托管班,以“暖心陪伴,快乐成长”为宗旨,实现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无缝对接。
大学生志愿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课程安排,通过辅导寒暑假作业、思政教育、户外拓展、社会实践、科普教育等特色服务,提供有“托”有“管”有“教”有“乐”的公益托管服务,既解决了辖区居民无暇照顾孩子的烦恼,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满意感,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可以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度过一个“有去”又“有趣”的假期。
在托管班中,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令人眼前一亮。在基础作业辅导之外,创意手工课上,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彩纸、画笔等制作出独特的手工艺品,有效锻炼了孩子们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安全教育课通过生动案例,向孩子们传授各类安全知识,极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我平时工作太忙了,孩子一放假,根本没时间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张女士就是托管班的直接受益者,“现在有了这个托管班,孩子既能认真完成作业,又能学到各种有趣知识,还能交到新朋友,我们做家长的太省心了!”
“多彩假期”公益托管班分为年前班和年后班,年前班于2025年1月15日顺利开班,开班现场气氛热烈,大学生们热情满满,孩子们满怀期待。在公益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倾囊相授,用知识传递着温暖与关爱。

“下一步,世纪城社区将持续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深化拓展‘五心服务’,充分统筹辖区资源,积极打造‘全年龄段’一体化服务,完善‘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探索更多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为构建现代化‘和合社区’助力添彩。”世纪城社区书记王旭说,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假期托管服务模式,满足孩子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努力营造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托管环境,着力打造更高质量的假期托管班。

NEWS

温馨提示:


今日《承德日报》共4版,详见和合承德网:


http://www.hehechengde.cn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夏朗

责编/王馨颖

监审/张强 李立成
终审/周易

 评论区已开放 

欢迎留言


承德日报社
承德本地权威的主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