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增速创历史新高,中国数字音乐“三驾马车”均实现强劲增长|《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3)》解读

体娱   2024-09-19 20:13   北京  


“202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实现强劲增长,达到1907.5亿元,同比增长22.7%。”近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数字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敖然表示,中,在线音乐、音乐短视频和音乐直播市场规模239.8亿、489.1亿和107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1%,19.2%和31.4%。

9月13日,敖然在2024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3)》,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在2023年的发展环境、具体情况、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对未来的趋势与展望,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2023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进程得益于党和政府的积极政策引导与扶持。一方面,政策环境的优化,为数字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融入,音乐创作、制作及传播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然,技术的革新不仅提升了音乐内容的生产效率,还极大地拓宽了音乐的传播渠道,使得音乐作品能够更迅速、更广泛地触达听众。

与此同时,元宇宙与虚拟人技术的崛起,为数字音乐产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这些前沿技术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呈现形式,还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生态日益完善,跨界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3)》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不仅梳理了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还深入剖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指导。

那么,具体来看,今年的产业报告又有哪些新的亮点?释放了哪些行业发展的信号?

在线音乐增速创历史新高:
短视频和直播驱动增长,在线k歌面临挑战

《报告》基于对国内23家主要数字音乐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同口径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同时剔除部分边界不清晰的业态形式,并在对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敖然表示,报告还参考了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监管数据、数字音乐企业财报、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以及第三方调研机构的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等。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3)》显示,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数据测算,2023年包括在线音乐、音乐短视频、音乐直播、在线K歌业务在内的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为1907.5亿元,相较2022年同比增长了22.7%。 

自2018年以来,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总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从676.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907.5亿元,显示出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

虽然市场持续增长,但增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如上图所示,从2018年的17.1%增长至2019年的26.1%,随后在2020年达到高峰28.9%,之后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为21.1%,2022年进一步降至16.8%,而到2023年又回升至22.7%。这种增速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譬如,2020年疫情宅家带来的线上红利期、近年来数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需求呈现阶段性的变化以及音乐技术的创新等。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在线音乐的增速创下历史新高,而音乐直播与音乐短视频业务同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已经成为助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显然,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涵盖了在线音乐、音乐短视频、音乐直播、在线K歌等多个业务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结构有助于市场抵御风险,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根据协会数据测算,2023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为239.8亿元,较上一年有较大增长,增长率为33.1%。

自2018年以来,我国在线音乐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从9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39.8亿元,特别是在2023年,市场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高达33.1%,创下了六年来的历史新高。

在线音乐市场的增速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从2018年的11.4%增长至2019年的18.1%,随后在2020年达到24.5%的高峰,之后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和2022年分别降至15.7%和12.8%。然而,到2023年,增速大幅回升至33.1%,显示出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的高增长率表明在线音乐市场正在回暖,这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譬如在线音乐用户付费意愿的持续提升、版权环境的改善以及AIGC浪潮下的技术创新等。

根据协会数据测算,2023年中国音乐短视频市场规模为489.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9.2%。

中国音乐短视频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的特点。自2018年以来,中国音乐短视频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从152.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9.1亿元,显示出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尽管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增速却呈现出逐年放缓的趋势。从2018年的18.9%增长至2019年的33%,随后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19.2%,这表明市场正在逐渐成熟,增长速度趋于平稳。

尽管增速放缓,同时市场竞争环境也在变得更加激烈,但市场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这表明音乐短视频在中国市场上有持续且稳定的需求。

同样,根据协会数据测算,2023年我国音乐直播市场规模为1072.2亿元,较2022年增长31.5%,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自2018年以来,中国音乐直播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且每年均保持了正增长,从322.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72.2亿元,这显示出音乐直播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和持续发展潜力。且在整体数字音乐市场中,音乐直播市场的规模占比相对较大,成为推动数字音乐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音乐直播市场的增长同样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从2018年的19.4%增长至2019年的23%,随后在2020年达到高峰37.7%,之后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和2022年分别降至23.5%和20.7%。然而,到2023年,增速再次回升。这得益于音乐直播市场创新因素的驱动,提升了用户体验和粘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线K歌市场规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了28.7%。

在线K歌市场规模逐年下滑。自2018年以来,我国在线K歌市场的规模在初期呈现出增长趋势,从107.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3.9亿元。然而,从2022年开始,市场规模出现下滑,降至149.2亿元,到2023年更是大幅下滑至106.4亿元。

在线K歌市场的增速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从2018年的13.3%增长一路高涨至2019年的32.7%,达到高峰,之后增速急剧下降,2020年降至5%,2021年进一步降至2.9%。2022年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为3.1%,而到2023年,降幅扩大至28.7%。

从数据来看,在线K歌市场规模的下滑表明,也反映了用户行为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用户的注意力进一步被分散,转向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娱乐形式,这导致在线K歌市场的用户大幅流失。未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变化,积极进行创新转型,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保持竞争力。

平台歌曲“一路飙升”
流行音乐占绝对主导,00后活跃用户持续增长
根据协会数据测算,截至 2023 年底,中国数字音乐平台歌曲累计总量约为2.13 亿首。

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3年,每一年的歌曲总量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约2500万首,2022年比2021年增加了约3600万首,而到了2023年,增长量更是达到了约8100万首。

不仅歌曲总量在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在加快。从2020年到2021年,歌曲总量增长了约36%,而从2021年到2022年,增长了约37.5%。到了2023年,虽然增长比例相对前一年有所放缓(考虑到基数增大),但绝对增长量仍然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在扣除重复授权的比例部分后测算得出的。这意味着实际上的歌曲数量可能更多,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扣除。

截至 2023 年底,包括音乐短视频、音乐直播等在内的我国数字音乐用户规模约达 9 亿,占网民整体的 82.4%,说明数字音乐几乎覆盖了所有活跃的网民群体,具有极高的市场覆盖率和用户粘性。

从活跃用户群体来看,男性占比53.6%,女性占比46.4%,性别比例相对均衡,数字音乐的消费市场具有大众性和广泛性特点;00后(43.2%)、10后(20.3%)活跃用户占比持续增长,两者相加的占比已经超过6成,说明更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已经成为数字音乐市场的核心力量,他们对数字音乐有着更高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根据协会数据测算,我国数字音乐平台中,流行音乐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这显示了流行音乐在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从用户喜好的角度来看,电子音乐和轻音乐分别占比7.1%和6.9%,位列流行音乐之后。这两种音乐类型在近年来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特别是在电子舞曲、轻音乐放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听众基础。

古典与其他类型音乐占比5.6%,而国风音乐占比4.9%。这两者虽然占比不高,但也反映出市场的多元性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典音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拥有一批忠实的听众;而国风音乐则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

嘻哈/说唱、民谣音乐和摇滚乐在稀释,仅占4.2%、2.4%和1.1%的份额,虽然占比不高,但这些音乐类型吸引了大量年轻听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和强烈的表达赢得了听众的喜爱。

从业态融合的角度来看,2023年影视音乐、综艺音乐、游戏音乐和音乐彩铃这四个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影视音乐方面,受影视作品社会化营销模式的影响,影视音乐新增歌曲数量超过5000首,增长37.8%,显示出影视音乐领域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其中,网络影视音乐数量占比超过56%,显然,网络影视已经成为影视音乐的重要来源;年用户收听总量超过100亿次,证明影视音乐是歌曲传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年播放量超过千万次的歌曲数量同比增长12.4%,显然,音乐在对影视作品起到辅助提升“内容品质”和“扩大宣传”的同时,影视作品也有助于推广新作品和新人,提升歌曲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在综艺音乐方面,2023年音综数量达到300档以上,数量众多的音乐综艺节目保持了一定的繁荣程度,活跃了数字音乐市场,而综艺音乐发布歌曲累计总量达1.8万首以上,显示出综艺音乐市场在推歌和打造音乐舞台方面所累积的成绩单。

在游戏音乐方面,2023年游戏音乐发布总计7000多首,同比增长27%,表明游戏音乐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显然,游戏音乐逐渐受到重视,不仅宣传游戏本身,也丰富了数字音乐市场,显示出游戏音乐在数字音乐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在音乐彩铃方面,包括手机终端、微信等社交软件在内的我国音乐彩铃用户近9亿,显示出音乐彩铃市场的用户规模庞大。值得注意的是,日活用户数超过3.1亿,视频彩铃版权超过3700万,前者说明音乐彩铃具有高度的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后者说明音乐彩铃在版权资源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规模壁垒。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音乐彩铃的宣发价值也进一步凸显。

综上所述,从内容角度来看,数字音乐平台歌曲累计总量迅速膨胀的同时,流行音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小众音乐市场逐渐兴起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用户的喜爱。从用户角度来看,中国数字音乐用户规模庞大且增长稳定,用户性别与年龄分布均衡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从业态融合的角度来看,2023年影视音乐、综艺音乐、游戏音乐和音乐彩铃几个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和用户规模庞大的特点,在宣推方面的作用明显,这些数据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独特景观和发展趋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
推动公平和透明度,拥抱全产业链变革

“音乐人收入偏低问题仍然严峻。尽管包括数字音乐平台在内的互联网平台为音乐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但音乐人的回报率仍然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作积极性。”敖然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上表示,推动按实际使用量进行分配,确保音乐人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从音乐人群体的角度来看,报告结合数字音乐主要平台方、行业内通行说法,本报告从业人员岗位设定的角度出发,将数字音乐创作和制作群体分为编曲人员、词曲作者、专业制作人员和业余爱好者。报告显示,参与数字音乐创作和制作工作的人员规模超百万,显然,数字音乐产业的幕后吸纳了规模庞大的创作和制作岗位。

其中,数字音乐创作和制作中的核心力量,编曲人员占比为 57.88%,词曲作者占比为37.36%。专业制作人员占比1.83%,虽然占比较低,但他们在音乐作品的后期制作、混音、母带处理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近年来AI辅助工具的出现,也吸引了众多业余爱好者参与到制作与创作中,占比为2.9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音乐人收入偏低,影响了其创作积极性。再加上行业抄袭、洗歌等现象频发,严重损害了原创音乐人的权益,破坏了行业的原创生态。

报告指出,数字音乐创作和制作群体规模庞大且多元化,但音乐人收入偏低和行业抄袭现象频发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音乐人的创作积极性,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平台企业、音乐人及广大用户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版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与规范并重、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合作等措施,推动数字音乐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对此,敖然在大会上提出了如下三个建议,第一,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版权授权许可的透明度与效率,确保音乐人的付出得到合理体现;第二,构建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从业者的版权保护能力,加大对恶意侵权行为的处理力度;第三,积极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行业治理问题,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

展望未来,报告显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在“人工智能技术”和“融合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将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态势:

一、AIGC技术赋能全产业链变革: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模型在数字音乐全产业链的深入应用,功能化创作、智能化制作、个性化分发、场景化消费等全产业链变革即将到来。

二、多元化融合新纪元:音乐在互动化、社交化、场景化、功能化等方面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催生出如“音乐+文旅”“音乐+游戏”等新兴业态,拓宽数字音乐的价值边界与产业链条。

三、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的数字音乐正走向世界,通过音乐短视频、游戏音乐、影视音乐等多元化内容,在国际社交媒体上讲述中华民族的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国际音乐进入中国,丰富了我们的音乐视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交流。

总的来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3)》的发布,不仅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洞察,也为数字音乐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来源:中国音数协数字音乐工委






排版:河清 / 审核:容容

阅读往期热文

【音乐版权】版权估值暴跌索尼音乐收购迈克尔·杰克逊曲库50%的股份曲库生意降温从22倍到30倍的NPS,战略性曲库依然值钱Spotify版税支付模式;2023年,Spotify付给独立厂牌和版权代理商45亿美元增长焦虑和零和游戏IMPF报告:独立音乐公司占全球音乐版权市场的27.1%霉霉为什么会回归TikTok?TikTok与环球音乐的“宿命对决”华纳音乐正式提交对Believe的竞购;曲库买卖中的私募浪潮
【音乐平台】TME转型的关键之年让音乐成为情绪价值核心驱动力2023年网易云音乐终于盈利了套现1.188亿美元股票后,Spotify的裁员比预期更具破坏性独立音乐在Spotify上创造了近45亿美元的收入平台播放量为0的歌曲量十年涨了11倍
【现场音乐】“老钱之城”利好演出经济大IP竞争从城市升级到国家层面五一档期23个音乐节观察:谁接住了这“泼天富贵”?延期与火热并行,斑马音乐节的IP之争票房竞争最残酷的一年小鹿角智库《2020-2024年中国音乐节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浙江、山东、广东,谁是年度TOP十大音乐节之省?《揭秘全世界最赚钱的音乐节IP:科切拉案例研究》秋冬演唱会流量观察:港台歌手疯狂下沉、内地顶流崛起、流量爱豆走向衰落
【音乐营销】音乐传播不靠刷量,而应追求真实的影响力抛弃泛流量,品牌主涌入音乐行业造场景寻求“长效卡位”品牌型音乐节如何打造“在场营销”?疗愈消费快速增长:音乐疗愈与音乐治疗主题观察回归线下,释放营销新增量音乐氛围感和心智种草小鹿角智库《中国音乐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音乐科技】从物理学到AIGC,Suno出现后做音乐还有前途吗?从临时权利到AIGC衍生权利,音乐行业正临近转折点大语言模型成本高昂,技术“共情力”如何改善平台收入和用户体验?这份可能是迄今最全的AI研究报告揭示了什么?谷歌发布音乐生成式AI模型MusicLM既令人印象深刻,又令人恐惧超过200名艺术家联名敦促科技平台:停止贬低音乐价值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
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
《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微博(4.7万订阅) | 抖音(18万订阅)|小红书(2000订阅)
官网网站:www.livemusichina.com
客服/商务合作微信:musicbusiness01

音乐财经
在这里,读懂音乐产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