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与喷雾的蒸发、着火及燃烧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尚鹏,张黄伟*
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
1、
研究背景
喷雾的蒸发与燃烧现象不仅常见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还在众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以液体燃料为工质的内燃机和航空航天推进系统中,喷雾燃烧过程对燃烧功率和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喷雾燃烧在火灾的传播与控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单液滴及多液滴相互作用下的喷雾蒸发与燃烧行为,不仅有助于优化燃烧设备的设计,还为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随着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现有的液滴和喷雾蒸发、着火及燃烧理论面临新的挑战。例如,经典的单液滴蒸发与燃烧理论模型在高压等极端条件下与实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扩展这些理论变得尤为重要。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发展了考虑瞬态效应的单液滴与均匀喷雾的蒸发和自着火理论,并基于双液滴系统分析了液滴间相互作用下的准稳态燃烧过程。该研究为更全面理解喷雾蒸发与燃烧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2、
主要研究成果
(1)气液两相瞬态效应对单液滴蒸发和自着火的影响
针对单液滴蒸发和自着火过程,经典的准稳态理论模型忽略了气相瞬态扩散和液滴瞬态温度变化的影响。其中,气相瞬态扩散效应主要源于燃料蒸汽在液滴周围的瞬态累积。经典理论假设液滴周围的燃料蒸汽和气相温度从初始时刻即处于稳态分布。然而,在高压条件下(液气密度比降低)以及液滴初始温度与平衡温度相差较大时,气液两相的瞬态效应变得不可忽视。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对经典的单液滴准稳态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了气液两相瞬态效应对液滴蒸发和自着火过程的影响(见图1)。这些瞬态效应在液滴蒸发的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 单液滴蒸发和自着火过程中,液滴温度变化及周围燃料蒸汽累积示意图
在液滴蒸发过程中,为了量化气相瞬态扩散效应的影响,我们引入了蒸发边界层的概念,用以表征燃料蒸汽累积的效应。通过燃料蒸汽在边界层内的质量守恒关系,并结合渐近分析,推导出无量纲蒸发边界层半径与液滴实时半径的关系:
其中,k是衡量气相瞬态效应的重要参数。随着液气密度比的减小或Spalding传质数的增大,燃料蒸汽的瞬态累积效应变得更加显著,导致经典准稳态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增大。其中
表示Spalding传热数,下标0和eq分别表示初始时刻(即无量纲液滴半径rn=1)和液滴达到平衡温度(rn→0)时的相应物理量。图2展示了正庚烷液滴蒸发过程中表面温度Ts(rn)的理论解与数值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当前理论能够准确预测液滴表面温度在初始阶段的快速变化、以及其逐渐趋于平衡温度的过程。液滴平衡温度由燃料的热物理特性和环境温度决定,与液滴的初始温度无关。
图2 不同环境温度和液滴初始温度条件下,正庚烷液滴表面温度
与无量纲液滴半径的变化关系(γ=1000)
综合考虑液滴蒸发过程中蒸发边界层的瞬态发展及液滴温度的瞬态变化,本研究对经典的液滴蒸发d2定律进行了修正,其无量纲形式为:
其中
是基于经典准稳态理论计算得到的液滴寿命。是修正经典d2定律的修正因子,由和共同组成,分别表征了气相和液相瞬态效应对液滴蒸发的影响。其具体的理论表达式可参见我们已发表的相关论文[1]。
图3比较了当前理论解与数值解在液滴无量纲半径平方随时间变化的结果。结果表明,瞬态效应主要在液滴蒸发的早期阶段起作用。随着液气密度比γ的减小以及液滴初始温度与平衡温度差距的增大,液滴蒸发曲线逐渐偏离经典的d2定律。图4进一步展示了在较宽泛的参数范围内,当前理论成功预测了瞬态效应对液滴蒸发寿命的影响。
图 3. 不同液滴初始温度和液气密度比下,正庚烷液滴无量纲半径平方随时间的变化(T∞=500 K)。灰色斜虚线表示不考虑瞬态效应的经典d2定律结果
图 4. 不同的液气密度比、液滴初始温度及环境温度下,正庚烷液滴的蒸发寿命对比。灰色虚线代表忽略了瞬态效应的经典液滴蒸发理论结果
除了研究液滴的纯蒸发过程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单液滴在考虑化学反应情况下的自着火过程。图5展示了在不同环境温度和液滴初始温度条件下,正庚烷液滴的寿命与着火延迟时间的数值结果。自着火发生前,燃料蒸汽在液滴周围不断积聚,蒸发边界层持续向外扩展。在这一阶段,气相中的化学反应非常微弱,化学反应引起的反应物消耗和热释放几乎可以忽略。基于这一现象,我们利用高活化能反应理论对单液滴的自着火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图 5. 不同环境温度和液滴初始温度下,正庚烷液滴的寿命与自着火延迟时间的数值结果()
在蒸发边界层内靠近外侧的高温反应区中,我们针对化学反应放热引起的温度扰动进行了摄动分析,推导出扰动温度的方程:
其中
为Damköhler数,表征了系统的化学反应强度。通过分析该扰动温度方程发生爆破的临界Damköhler数,可以确定系统的临界着火条件。
图6展示了临界着火温度的理论解与数值解的对比。随着液滴初始半径的增大,临界着火温度逐渐降低。研究表明,临界着火温度主要受气相瞬态效应的影响,而液相瞬态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图中显示,考虑瞬态效应的理论解与数值解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吻合良好。相比之下,经典准稳态着火理论由于忽略了瞬态效应,导致预测的临界着火温度显著低于实际值,尤其是在高压(液气密度较低)或液滴半径较小的情况下。即使对于接近常压的情况(图6(b)),经典理论预测的临界着火温度可以与实际值偏差达200 K以上。
图 6. 不同液滴初始温度和半径下,正庚烷液滴的临界着火温度理论解与数值解对比()。图中同时给出不考虑瞬态效应的经典液滴自着火理论结果以作对比
(2)考虑蒸发边界层瞬态发展的均匀喷雾蒸发和自着火分析
基于上述对无限大空间中单液滴的分析,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包含多液滴相互作用的喷雾系统的蒸发与自着火过程。如图7所示,对于液滴均匀分布且尺寸一致的静止液滴群,我们改进了现有的元胞模型,纳入了气相瞬态效应的影响。
在液滴群中,当单个液滴的蒸发边界层尚未扩展至元胞边界(即re<rL)时,我们推导出此时蒸发边界层与元胞半径与液滴瞬时半径的关系:
由于蒸发边界层的扩展速度远快于元胞边界的扩展速度,无论初始液滴间距多大,蒸发边界层最终都会追赶并附着在元胞边界上。当蒸发边界层刚好到达元胞边界时,液滴的临界半径为:
在此临界点之后(即rn<rn,mt),蒸发边界层将充满整个元胞,蒸发边界和元胞边界重合。元胞边界处的燃料质量分数YF,e从0开始增加,其与元胞半径满足以下代数方程: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当元胞内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滴的临界半径为:
对于喷雾中液滴分布较为稀疏的情况,液滴可以完全蒸发,此时元胞内始终未达到饱和状态。其条件为:
否则,当蒸发过程中rn降至rn,sa时,元胞中的蒸汽达到饱和,液滴将停止蒸发。
类似于单液滴在无限大空间中的蒸发过程,本研究提出了均匀喷雾中液滴蒸发的修正d2定律,其无量纲形式为:
如图8所示,以上理论能够很好地预测喷雾中液滴在不同压力、液滴间距等参数条件下的蒸发寿命。当环境压力较大且液滴间距较小时,液滴在蒸发过程中容易达到饱和,导致。
图 8. 不同环境压力下液滴蒸发寿命的理论解与数值解对比
基于元胞内蒸发边界层的动态发展分析,本研究采用了类似于单液滴在无限大空间中的自着火分析方法,进一步推导得到了均匀喷雾系统的临界着火条件。详细的分析过程见我们发表的相关论文[3]。
如图9所示,在不同的液滴初始间距和环境压力条件下,理论预测的临界着火温度与数值结果基本一致。随着的增加,理论预测的临界着火温度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这表明液滴间距的增加使喷雾更易发生着火,但当超过某个临界间距后,的进一步增加对着火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数值结果显示,随着的增加,临界着火温度会首先出现局部极小值,随后才上升并趋于稳定。图10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理论和数值得到的临界着火温度,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图 9. 不同液滴间距和环境压力下,临界着火温度的理论解和数值解对比
图 10. 不同液滴初始半径和间距下,临界着火温度的理论解和数值解对比
(3)双液滴系统的准稳态燃烧分析
在前文探讨液滴和喷雾的蒸发及自着火现象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两个液滴相互作用下的准稳态燃烧过程(见图11)。具体来说,我们利用势流模型和火焰面假设,对双燃烧液滴系统中的液滴表面蒸发速率、燃烧速率、火焰模式及空间中的火焰温度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考虑了液滴温度不同的一般情况。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实际喷雾燃烧过程中,液滴间相互影响下的燃烧行为,进一步揭示可能出现的液滴间局部熄火、着火以及火焰传播的机制。
图 11. 两个相互作用的燃烧液滴及双球坐标系示意图
基于双球坐标系,我们推导得到两个液滴外气相空间中的势函数的渐近解:
其中
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两个液滴表面的局部蒸发速率分布:
图12展示了两个不同温度(由Spalding数Bv,i所确定)液滴相互作用下的表面蒸发速率分布。随着液滴间距较大时,液滴表面的局部蒸发速率分布较为均匀,且蒸发速率处处为正。然而,随着液滴间距的减小,蒸发速率逐渐变得不均匀。当液滴距离小于某个临界值时,较冷液滴的部分表面将出现燃料蒸汽的冷凝而非蒸发。此时,较热液滴表面蒸发的燃料蒸汽并非全部与空气发生燃烧反应。
图 12.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温度液滴各自表面局部蒸发
速率分布
通过以液滴在无限大空间中的蒸发/燃烧速率为基准,我们推导出了两个液滴在相互作用下的蒸发/燃烧速率修正因子
进一步推导得出双液滴系统的总蒸发/燃烧速率修正因子
图13展示了在不同液滴间距下,不同半径和温度的双液滴燃烧过程中流场和温度场的理论分布。由于液滴温度差异,火焰面温度分布变得不再均匀。随着液滴间距的减小,当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两个液滴的火焰会合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包络火焰,系统的燃烧模式从分离燃烧模式转变为包络燃烧模式。
图 13. 两个具有不同半径和温度的燃烧液滴周围流场和温度场的理论分布
对于多液滴系统的燃烧过程,火焰的位置、形态以及空间中的温度分布至关重要。在火焰面假设下(即假设反应速度无限快),火焰面上燃料和氧气的浓度为零。类似于单液滴燃烧的情况,我们证明了在双液滴系统中,火焰面的位置位于势函数等值面。随着液滴间距的减小,两个初始分离的火焰相互接触的临界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基于该理论解,图14展示了双液滴系统在燃烧模式转换时的临界液滴间距与液滴相对尺寸及Spalding数的关系。
图 14. (a) 双液滴系统燃烧模式转换的临界液滴间距(r1=100μm);
(b-d)三种燃烧模式:分离、临界和包络燃烧模式
我们进一步推导出了空间中火焰面的温度分布:
当两个液滴的温度不同时,液滴表面的燃料蒸汽浓度产生差异,导致火焰面的温度分布不再均匀。如图15所示,即使两个液滴表面温度相差不到20K,火焰面的温度最大差异也可能超过200K。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化学反应速率有限,燃烧反应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喷雾燃烧过程中,火焰面温度的波动可能导致液滴间发生局部熄火、着火以及火焰的传播。
图 15. 不同液滴间距和大小下两个液滴外火焰面温度的理论分布
3、
相关论文发表
[1] Shangpeng Li, Huangwei Zhang, "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transient gas and liquid phase effects on the evaporation and autoignition of stationary droplets", Combustion and Flame 268 (2024) 113626.
[2] Shangpeng Li, Huangwei Zhang, "Analysis of two interactive burning droplet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986 (2024) A35.
[3] Shangpeng Li, Huangwei Zhang, Chung K. Law, "Analysis of evaporation and autoignition of droplet clouds with a unit cell model considering transient evaporating boundary lay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14 (2023) 124239.
[4] Shangpeng Li, Huangwei Zhang, Chung K. Law, "Gas-phase transient effects on droplet evaporation and ignition", Combustion and Flame 254 (2023) 112840.
4、
作者介绍
李尚鹏,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获得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士和博士学位。2021年11月至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基础燃烧现象与流体动力学问题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主题涉及液滴和喷雾的蒸发与燃烧、边界层反应流、火焰结构与稳定性,以及火旋风和蓝火旋现象。曾获第38届国际燃烧会议的优秀论文奖、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以及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Combustion and Flame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知名学术期刊,同时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张黄伟,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新国大(重庆)研究院和新国大氢能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内容涵盖爆轰、发动机和推进、多相燃烧、低碳燃料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等,在燃烧和流体力学等领域发表近110篇期刊论文。其研究受新加坡教育部、国防部、贸工部、国家研究基金会、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资助。近来主持分别由新加坡低碳能源基金会(Low-Carbon Energy Research Funding Initiative)和国家研究基金会资助的氨气燃烧和氢气燃烧重大项目。担任Combustion and Flame(2025-2030),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和Energy and AI等期刊编委,国际燃烧学会PROCI Publication Committee成员,以及2025年亚太燃烧会议组委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本期编辑:刘洋 审校:胡皓玮
编者按:“燃烧科学进展”公众号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建设和运营,主要发布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分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的重要学术活动通知、新闻资讯、科研动态与成果、科普知识等信息。
投稿请联系:Combust_kxcb@ustc.edu.cn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分享燃烧科学领域相关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所有发表内容均不代表官方观点。若发表的文章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