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燃烧学年会科普作品投稿展示|伴随单侧吹熄和周期性阴燃孔洞的热薄炭化材料顺风火蔓延研究

文摘   2024-10-04 19:27   安徽  




伴随单侧吹熄和周期性阴燃孔洞的热薄炭化材料顺风火蔓延研究


作者:王文龙1,2,方俊2,*,王继贇3

作者单位:1.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作品摘要

在热薄炭化材料顺风火蔓延研究中,对称点火后,火焰根部区域微小的系统性扰动触发了非对称的双面火焰,而两枝火焰前锋仍然保持对齐。随后,一枝火焰经历了周期性的根部驻定和加速运动,并伴随着周期性阴燃孔洞的形成,这主要归因于残留炭层的二级热解过程和表面氧化降解过程(即阴燃)。而另一枝火焰则最终熄灭了,主要归因于极限Damkohler数下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动力学主控的自诱导浮力吹熄。其背后的深层次理论机制是:随着初级热解过程临近燃烬(结束),火焰根部区域的局部燃料/氧化剂混合分数趋近于可燃性极限(中性稳定点)对应的数值,此时,近极限火焰对环境扰动非常敏感,从而导致了火焰根部不稳定性的出现。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气相火焰的燃烧强度加剧,火焰根部稳定性增强,周期性阴燃孔洞的压力存在范围收窄。此外,与N2稀释的氧化性气氛相比,周期性阴燃孔洞在CO2(辐射参与性介质)稀释的氧化性气氛中更为显著,这是由于CO2具有更大的分子质量和更小的Lewis数。

作品内容(视频)
作者介绍



王文龙,第一作者,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工作,国际燃烧学会会员、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员。负责城市火灾与消防方向的建设,主要从事地基模拟微重力环境固体材料表面火蔓延、基层应急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城市火灾监测预警与消防救援装备研制等方面研究。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急部办公厅业务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电网科学技术项目等多项。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上做专题特邀报告,受邀参加圆桌论坛,担任分会场主席。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获得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


方俊,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重等非常规条件下火灾动力学和防治技术研究。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基金委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子课题4项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际燃烧学会综述性期刊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国际燃烧学会两大会刊Combustion and Flame、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等本领域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本期编辑:刘洋  审校:胡皓玮

编者按:“燃烧科学进展”公众号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建设和运营,主要发布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分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的重要学术活动通知、新闻资讯、科研动态与成果、科普知识等信息。
投稿请联系:Combust_kxcb@ustc.edu.cn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分享燃烧科学领域相关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所有发表内容均不代表官方观点。若发表的文章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燃烧科学进展
发布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分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的重要学术活动与新闻资讯、领域科研动态与成果、科普知识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