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市场的竞争方式。比亚迪,这家起步于电池制造的企业,现已跻身全球汽车销量前十,以其独特的出海故事为中国制造业开辟了新的航道。
2023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突破302.4万辆,跃升至全球第九,成功跻身国际汽车市场前列。最新出版的《工程师之魂》一书详细描述了比亚迪从技术积累到全球化布局的壮阔历程。书中提到,“技术是根,制造是干,产品是果实”。比亚迪正是凭借这种坚实的技术积累,推动了其全球化进程。从早期的电池创新到如今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态链,比亚迪正在全球市场的认可。
比亚迪在全球化过程中究竟做对了什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创属于中国制造的全球之路?这是比亚迪的答案。
一
转折点
2005年,比亚迪推出了自主研发的F3车型,开启了其强劲的上升通道,并在2010年达到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高峰。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比亚迪的年销量徘徊在40万至50万辆之间。与此同时,吉利、长城和长安等竞争对手的年销量均突破了100万辆。
许多人认为比亚迪这段时间的停滞,源于其在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线作战,导致资源和精力分散。然而,事实上,比亚迪始终将大量资源和战略重点放在新能源汽车上,并未将赌注押在自主品牌燃油车的爆发上。
尽管比亚迪在2015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但年销量仅为7万多辆。王传福表示:“还有很多人在买燃油车,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让他们只买电动车。”
老经销商们记得,那时的经销商大会上,王传福总会讲述新能源汽车的前景,称中国汽车的发展会像家用电器一样,以自主品牌为主。他信心十足,讲话令人振奋,但经销商们尽管热血沸腾,次年的销量却依然没有起色。
这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的市场常态。一直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渗透率只有5%,仍属于培育期。从保有量来看,全国100辆汽车中,只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2019年,受补贴退坡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为近十年来首次下降。同时,整个行业已成为“红海”。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有50多家车企推出了130多款新能源车型。
如果不是王传福在2023年公开提及2019年的极度艰难,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比亚迪差点挺不过去。那一年,比亚迪利润只有16亿,同比降低超过40%,主要依靠比亚迪电子的贡献,汽车板块几乎没有贡献。但比亚迪依然在研发上投入了84亿元,孵化技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后来大放异彩的刀片电池。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高到5.4%,距离2021年快速爆发、全年渗透率冲破10%(12月逼近20%)只有一年之遥。
这一年,比亚迪迎来了几个关键时刻:3月29日,刀片电池发布;6月,DM-i和DM-p双模混动技术平台发布,开启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新时代;7月,比亚迪汉线上发布。
王传福说:2020年的刀片电池和汉,是重要的转折点。
汉即将上市时,项目团队测算认为,汉的市场占有率要超过5%才能生存。当时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约为四五万辆,意味着汉的月销量要达到2000辆以上。若达不到,项目投资将无法回收,公司大概率不会继续投入。然而,这款C级轿车的月销量最终达到近3万辆。
汉的新中式设计和搭载的刀片电池,彻底改变了比亚迪过去的老土、低廉品牌形象,成功推进了品牌高端化。比亚迪工程师过去认为只要掌握原理,就能控制市场。但市场更像是大自然,有许多微妙之处。
技术是产品的内核,但不等于产品本身。就像乔布斯1997年回归苹果后,被程序员当众羞辱不懂技术时所说:“你得从用户体验出发,倒推用什么技术,你不能从技术出发,再去想如何卖出去。”
2020年,虽然比亚迪全年销量(42.7万辆)同比下滑7.46%,新能源汽车销量(近19万辆)同比下滑超过17%,但公司对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仍充满信心。
2020年12月,比亚迪销售了56322辆汽车,同比增长超过30%。汉EV售价超过20万元/辆,从7月上市到12月,累计销售40556辆。11月,汉EV销量首次破万,成为国内首台单月销量破万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12月卖出12089辆,占比亚迪汽车当月销量的21.5%,30%至40%的汉EV卖到了大城市,都是私人订单。
二
出海
2023年,比亚迪销售了302.4万辆汽车,全球排名第九,首次跻身全球汽车企业销量前十名。到了2024年9月,比亚迪已经以42万辆的成绩跃升至全球汽车品牌销量第二的位置。
然而,这些销量的绝大部分仍集中在中国市场。相比于在全球市场多点开花的其它巨头,比亚迪的国际市场才刚刚起步。事实上,自1998年12月在荷兰鹿特丹成立欧洲分公司以来,比亚迪的出海历程已超过25年。不过,当时比亚迪的电池产品只深藏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里,品牌并未广为人知。
直到2013年,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K9获得欧盟整车车辆认证,并在荷兰上路运营;49辆e6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组成了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出租车队。比亚迪品牌才开始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主要进入美洲、欧洲、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
过去,比亚迪的海外客户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而乘用车出海面对的是个人消费者,各国文化和消费者特征各异。比亚迪不仅要与燃油汽车竞争市场份额,还要迎接传统车企巨头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挑战。特别是在本土品牌根深蒂固的汽车大国如日本、德国等地,要取得突破并非易事。
此外,相较于国际品牌成熟的体系,比亚迪在市场渠道、供应链布局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国际地缘政治和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更是为出海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变数。
王传福多次在内部会议中强调,尽管目前丰田、大众的电动化速度稍慢,但它们基盘大,品牌根深蒂固,“大象”一旦学会跳舞,将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比亚迪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速度,一定要快。
在出海车型的选择上,比亚迪将元PLUS作为首款“战略出海”的全球化乘用车。这是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运动感强,适合家庭出行,符合欧洲、日本、泰国等海外消费者的喜好。
元PLUS在海外被命名为“BYD ATTO 3”。“ATTO”意指阿秒(attosecond),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时间单位,表明比亚迪对速度、性能、科技的极致追求。之后,比亚迪陆续将多款车型加入出海阵营,涵盖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出海产品矩阵。
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比亚迪会搭配不同车型,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比亚迪的全球布局迅速展开。截至2023年,比亚迪已进入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年销量从2021年的不到1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24万多辆。
三
狂飙
自2020年起,比亚迪汽车的年销量一路飙升,这不仅仅是规模扩张的结果,更是其全球竞争力逐步显现的体现。
在2023年9月的慕尼黑国际车展前夕,瑞银全球研究团队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拆解分析。结果令人瞩目:与此前拆解的雪佛兰Bolt、特斯拉Model 3和大众ID.3相比,海豹约75%的零部件由比亚迪自主生产,自主零部件率远超特斯拉。
同等规格下,海豹的整车成本比特斯拉低约15%,与大众在欧洲生产的同级别车型相比成本更低了35%。比亚迪这种成本竞争力不仅得益于中国制造的基础成本优势,更源于其强大的技术集成能力和高效的垂直整合模式。
比亚迪的技术积累已经形成了“报酬递增”效应——市场占有率越高,反馈越多,技术改进和创新能力越强,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销量激增的背后也带来了挑战。实现这样的销量需要巨大的生产能力支撑,而生产能力的提升则离不开大规模的投资建厂。这些投资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考虑建厂周期、产能匹配和产业链协同。
自2021年以来,比亚迪在西安、济南、郑州、合肥、常州、长沙和抚州等地相继新建和扩建了生产基地,包括电池厂、零部件制造厂和整车制造厂。在业内普遍需要24个月的整车厂建成周期中,比亚迪将其缩短至9个月,显现出极高的建设和投产效率。
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线,比亚迪建立起多车型兼容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无论是整车冲压、焊接、涂装还是总装工序,或是整线物流配置,比亚迪均实现了标准化。其建线流程如同拼图般,将标准模块按需拼装,极大地提升了建厂和投产的灵活性。
面对国际化的生产需求和全球化的市场扩展,比亚迪不仅在建设生产线,更是在为中国制造的出海打造一条高效、灵活的“智造之路”。未来,比亚迪能否在全球市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将取决于其在高效生产与市场扩张中的平衡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