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之前,销售易的产业势能伴随着的是自身的产品、服务、资本、市场需求等叠加的总和,那么如今,这家中国头部的SaaS企业正在返璞归真,重新回归到产业为王的长期路径里。
2023年年中,有人给史彦泽开过这样一个玩笑。“中国的软件行业一直想做两件事,即飞机公司和航空公司,又要造飞机还要开飞机,但这很明显是两码事。”
玩笑背后对应的是国内软件行业的现状。即伴随着资本的退潮和市场环境的遇冷,对越来越多软件公司而言,其固有的“重交付—拼规模—拿融资”的路径无法跑通,他们的首要目标从寻增长改为了“活下来”。
如果从企业经营的视角来看,则必须要做的一个调整是从“营收目标”转为“利润目标”,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论是固有的“产品—销售”模式,还是组织架构,生态建设等等,这些调整背后对应的都是新功课。
更关键的是,软件企业需要思考一个新的命题:我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这也是史彦泽一直思考的命题。即对中国的SaaS行业,或者说CRM行业而言,正确的路径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而这个问题向下拆解,则是:CRM服务商的边界在哪?竞争力在哪?以及健康的企业经营模式是怎样的?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史彦泽带领销售易正在一步步回答这个命题。
在刚刚过去的Engage2024销售易用户大会上,史彦泽提出了智能客户经营平台(COP)的概念,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是销售易在2024年这个节点,对自身CRM“产品能力+行业积累”的抽象化,而在其底层,可以理解为是销售易多年对于CRM与客户经营的思考,以及服务众多大型企业不同需求所沉淀下来的客户数字化路径。
就在这场大会之前的一周,我们和史彦泽聊了聊。他向我们讲述了在他眼中的当下销售易的竞争力和边界感,以及他看得到的CRM行业的现在和未来。
产品、边界、生态。这是史彦泽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
一
CRM,寻找黎明前夕
2023年,史彦泽带领销售易参与了一次特殊的投标,项目方是一家外企,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国外的CRM软件,而这次的意愿是想在中国市场寻求一款对应合适的CRM产品。
“之前这家企业给国外CRM厂商的每年的费用是400多万,到了POC报价阶段,有些国内企业的报价是40万。”史彦泽回忆道,“当时这家企业的CIO说,‘这样的价格下,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
这是过去几年里,中国CRM赛道,乃至国内SaaS行业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低价竞争。这种“低价竞争”本身对应是企业寻求的另外一种增长模式,即通过规模效应换取市场声量,进而通过资本或者其他路径维持企业的发展。
对不同的赛道而言,这种成长方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这种方向不包括如今的CRM赛道。
如果把这种低价的模式向深处延伸,则会看到更大的问题,即在这种发展模型对应下,企业往往为了拿下项目派遣出大量的客户成功团队,配合产品在企业内的落地和个性化需求。
但这种落地对企业本身而言并不是良性的。一方面对企业而言,过高的客户成功团队占比给企业带来的是组织运营上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过分依赖实施交付,企业自身的产品“越来越不会自己说话”,用更准确的表达则是企业的产品力始终无法提升。
“近一年来我们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发现还是产品。”史彦泽告诉我们,“比如像Salesforce、WorkDay这些,在国内整个客户成功团队人很少,但它的销售额很高。”
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恰是中国CRM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所在。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CRM应该为企业加持的到底是哪方面的能力?而在AI浪潮到来的如今,这个问题愈加被放上台面。
如果回归CRM行业的本质,其本身的标签定位是客户管理软件。即帮助企业完成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前端的获客、保客,以及企业内部的客户运营、服务等全部体系,其对应的更应该是一套成熟的现代软件体系,用更通俗的话来说,企业需要CRM厂商通过自身的产品赋能其最佳的客户管理模型。
“很多企业合作就是因为你之前做过行业内头部企业的项目,才选择你来帮企业构建这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你有什么需求我都可以满足’这种服务模式。”史彦泽表示。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从产品能力来看,对CRM企业而言,其即使一度服务过不同行业的大客户或者500强企业,企业也很难将过往的经验、积淀转化为产品模型进行对外输出;其次,在强调产品的发展路径下,企业服务运维一侧的角色谁来承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些观念上的转变传导到整个企业内部对应的是极长的时间周期,而这些对企业而言都是生存成本。
中国CRM厂商,应该怎么做?或者说,CRM的未来方向应该在哪?
二
产品、生态和坚定的新边界
“我甚至一度找到对方的负责人,告诉企业他们的一些需求我们没法做。”史彦泽告诉我们,“对应到企业层面的特殊需求,这些应该由专业的服务团队来做,这也是他们的市场空间。”
这个故事发生某个企业提出个性化定制的CRM项目需求后,后续史彦泽和对方进行了更为详细具体的沟通,明确销售易能满足哪些需求,哪些需求满足不了。
边界,是史彦泽给销售易定下的新关键词。“我们在主动让自己回归产品,让生态伙伴参与进来,我们负责产品侧,实施交付等这些由生态伙伴负责。”
这种态度对应的也是销售易交过的学费。即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销售易也曾一度构建庞大的客户成功团队,面向不同客户选择自己提供产品的同时,更花费大力气进行客户成功的运维,但最终史彦泽给出的反馈是“太痛苦了”。
这也恰是目前中国CRM,或者SaaS行业都在逐渐认清的一个事实。即在整个TO B服务链条中,有边界感的分工是必需的,这种边界感对应的是各个节点环节的全力以赴、专业度以及彼此的市场利润空间。只有保持服务上的专业度,才能把整个TO B服务的市场盘子做大。
但史彦泽给销售易定下的不仅仅是边界,更是边界背后的新构成——产品力和生态力。
从这次大会也能看出,在保证边界的同时,销售易更在让自己的产品具备更强的专业度和适配度,真正从产品层面创造对应的CRM价值。
“COP客户经营平台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360°全面视角的客户经营思路,同时,‘乐高组件’般的底层技术架构,可以灵活多变的支持前端业务的变化。”史彦泽在现场表示。
具体来看,COP对应的更是销售易对过往产品模块和产业积累的一种组合平台模式,这些来自中大型企业甚至500强企业的需求解决方案被销售易整合到一个平台模型中,基于B2B、B2C不同流程对外展示。基于COP在不同行业中的具体体现,销售易也更是面向制造、软件互联网、汽车、消费品等4大方向推出了对应的行业云。
可以理解为,在销售易将自身业务边界进行横向收束的同时,其更在产品深度上深挖井壕,将过往销售易在众多500强企业中的应用实践真实转化为产品模块,嵌入到销售易的行业云中,让更多对应赛道的产业企业能最大程度地复用行业最佳实践,真正从软件思维进入到客户运营思维。
以中升集团为例,在销售易的加持下,其构建了全部客户侧的细颗粒度的数据信息,以及对应的客户运营模型,使得所有车主全部“上到云端”。
而基于这些可见可视可运营的用户模型,中升集团在固有的经销商模型之前,也更基于全部的车辆数据进行二手车市场和维修市场的探索,在客户数据的加持下,企业的想象力空间可以被无限延伸。
不仅中升集团,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销售易已服务5000+大中型客户,在大中型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边界的另一个配合是生态。能清晰看到的点是,在如今销售易的生态伙伴体系内,不仅有用友、汉德等国内ERP厂商,更有全球咨询机构,如凯捷中国、NTT等等,都在和销售易一起服务企业。
“这也是我们的变化。我们现在不仅与国内的咨询公司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我们也和很多之前国际上不太和中国TO B企业合作的咨询公司进行了合作。”史彦泽表示,“今年我们50%的交付收入都是通过伙伴来完成的。”
可以说,销售易如今正在走的是一条有边界的CRM路径。但通过产品侧和生态侧的纵深,反向收束的它在“专业度”的加持下反而如今正迎来更大的认可和势能。
这种势能也更延伸到海外市场。史彦泽告诉我们,比如在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基于地方生态伙伴的合作,销售易如今正在被更多其他市场的企业客户选择。
三
重新思考:
什么才是适合中国的CRM?
但恰如前文所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断臂,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史彦泽表示,“但我们会主动去做调整,比如减少交付团队的占比,让内部的同事感知到我们的决心,也让生态伙伴看到我们的变化。”
但一个数据是,截止目前,销售易的NDR已经实现了100%+。对NDR(收入留存(Net Dollar Retention)的通俗解释是,其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从现有客户基础中获得的收益百分比,它目前被行业内视为检验一家SaaS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对一家优质的SaaS企业而言,NDR超过100%是基本要求。
还不仅如此。在行业都在关注的AI方向,销售易也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唯一的标准就是要让客户真正用起来,比如智能客服,比如内部在不同客户线索上的查询等等。”
最真实的反馈是,基于销售易推出的“CRM+AI”大模型产品NeoAI,销售人员可以快速找到目标客户,获取客户相关信息并辅助销售快速和客户高质量互动,让销售更容易;同时,基于NeoAI的知识赋能及洞察建议,可以有效提升销售及服务的质量,让管理更容易。
而如今NeoAI也已经转化为真实的AI生产力。据了解,目前伊顿中国、锦江酒店、捷豹路虎等企业都已经在实际应用NeoAI,提高企业内部的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
“我们不会为了炒作概念而去怎么样,而是会真正的和很多客户一起共创,你认可这个产品的价值,我们才能一起去做。”史彦泽表示。
一个非常清晰的感知是,在如今的2024年,销售易正在实现自己的底层进化,这种进化是关于边界,关于产品,关于生态,关于AI。如果说在之前,销售易的产业势能伴随着的是自身的产品、服务、资本、市场需求等叠加的总和,那么如今,这家中国头部的SaaS企业正在返璞归真,重新回归到产业为王的长期路径里。
利润为王、产品导向、生态边界,这一切信号和声音背后,对应的都是销售易正在变化的内核底层。
在繁花锦簇时,思考的更多是增长,而非问题。但在如今的2024年,恰是思考问题的最佳节点。
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符合TO B企业良性增长的模型。不论是从如今的资本市场新的利润要求,还是伴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以及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化市场的趋势,唯有求真务实、产品能打的TO B企业才能持续保持生长力和竞争力。
对销售易而言,在AI浪潮的加持下,在求真务实的理念驱动下,它正走上新的SaaS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