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企业学院 真正实现由校到企零距离

文摘   2024-12-20 18:05   重庆  


今年11月,由我校与立讯集团、苏州大学及数十家共同体成员单位合作成立的立讯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校校企合作的又一典型成果,对校企双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将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该产业学院前期第一批学生正投入到企业实践学习中,基本解决了过去从学校到企业的时间差、空间差、信息差等问题,让学习和实践衔接得更加精准有效,实现了毕业即就业。



深度合作 积极投入 联合成立企业学院


我校作为代表院校之一与产业学院签约

在全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的契机下,我校与立讯集团、江苏大学、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技术大学等共同体内多所高等院校,联合建设了创新型企业学院——立讯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学院落地江苏昆山立讯集团企业内,教学场地超过4000平方米,能同时开展1000余名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企业投入可供教学用设施设备总值已超过8000万元。

该产业学院秉承“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服务产业、引领未来”的宗旨,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通过构建“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每年可服务全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维行业学生及员工3000人以上。作为一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平台,它与学校不仅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进行紧密对接,还在科研项目、实习实训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合作,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



转变思路 找准方向 解决对口就业难题


校领导前往产业学院调研学生实训情况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前沿的智能制造技术,有机会参与真实的项目和企业实习,这些经历,让我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能直接应用于工作中。比如在一线生产车间的实习中,我参与了生产线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正在产业学院参加实践课程的某学生表示。作为第一批进入产业学院进行产教一体多元化学习的学生,他对这种新型学习模式非常满意。他坦言,虽然相对传统校园学习辛苦了些,但学习动力更强,学习生涯更充实,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该产业学院根据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智能制造紧密相关的专业深度合作,如智能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等制造类专业。专科采用“1+1+1”(一年学校基础教学、一年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一年企业岗位实践与顶岗实习)、本科“2+1+1”(两年学校基础教学、一年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一年企业岗位实践与顶岗实习)等多元化模式,由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与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与实践,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快速培养,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设备设计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规划与调试、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能工厂规划与管理等。学生通过产业学院的学习,可以完全掌握企业真实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求,能很快适应就业后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口就业的比例和质量。


共建标准 联合培养 定制企业急需人才


产业学院部分场景

我校同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共建标准,联合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产业学院将依据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企业所需的核心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转化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校校长王官成表示。

学生接受理实一体化培训

在共建标准的基础上,产业学院将围绕四大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对接。根据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需求,由产业学院与合作高校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融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二是双师型师资团队保障。产业学院拥有一支由企业专家、高级工程师与高校教授、博士组成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具备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相结合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与支持。

三是实训平台与技术创新。产业学院投资建设高水平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与技术,为学生提供从设计、仿真、加工到测试的全流程实训。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技术创新活动,培养其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是国际视野与开放合作。产业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集团在全球产业链布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立讯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成功成立,是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与努力,我校正在为学生开辟一条更为广阔的学习与就业之路,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而不懈努力。




融 | 媒 | 体 | 中 | 心 | 出 | 品

供稿:对外合作处

编辑:吴   容

审核:周之兰

投稿邮箱:cqiexcb@163.com

欢迎投稿文章、图片、视频等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