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 || 我校董事长何弦博士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围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建言献策

文摘   2025-01-22 17:40   重庆  


2025年重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立足重庆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围绕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积极建言献策。其中,我校董事长何弦博士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围绕“提高我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谋良策、出实招,提出了“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度合作”“推进职教出海”等建议,得到了新华社、国际在线、《重庆日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政协、重庆教育等媒体广泛报道关注。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打造特色和优势专业

“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主导产业支撑不足,如对接‘先进材料’产业的有色金属材料类、非金属材料类专业,全市仅2所高职院校开设。”

1月20日上午,正在举行的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围绕“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开展界别协商,重庆市政协委员、我校董事长何弦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图为界别协商现场(新华社记者周闻韬 摄)

为了准备这次发言,何弦在会前走访了多所职业院校,系统了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痛点”。发言中,她引用多个数据进行论证:38个先进制造业专业需要增设,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15个专业存在布点过多、市场趋于饱和的问题。她建议,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何弦看来,职业教育应着力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

“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提质领跑’,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已达87%,但与职教强市相比还存在差距。”何弦建议,重庆统筹谋划全市学科专业布局,指导各高校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推动全市高校学科专业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重庆市政协委员、我校董事长何弦博士

何弦认为,高校要依据不同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与社会产业需求的适切程度,以及高校自身专业的基础,进行专业评估与论证,科学作出调整,形成特色优势。同时,高校根据专业发展规律,既要发展能够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也要发展在未来时间内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

“促进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何弦说,职业教育与行业紧密相连,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课程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何弦认为,职业教育要紧密围绕“33618”主导产业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共同体内的企业、高校、研究院和转化中心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联合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推进职教出海 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

职业教育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何弦在两会期间还介绍了我校助力中资企业“出海”的相关举措。她表示,学校构建“1+5”职教国际合作范式,响应国家职业教育“随企出海”号召,以东盟国际学院为合作平台,面向东盟各国落地若干国际合作项目,还与中资企业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建设“中文+职业教育”培养基地,承担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成校内汽车实训基地。

我校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她还着重介绍了我校实施“中文+技能培训”,从2019年起连续开展中柬跨境数字贸易中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目前,学校在越南、柬埔寨等国的海外实训基地建设正有序推进。

文章来源:新华社、国际在线、《重庆日报》等媒体



融 | 媒 | 体 | 中 | 心 | 出 | 品

编辑:吴   容

审核:肖   虎

投稿邮箱:cqiexcb@163.com

欢迎投稿文章、图片、视频等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