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的存在可以让人变小的房间吗?”
这张图展示了著名的艾姆斯小屋,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各种3D艺术展览的常驻嘉宾,想必各位朋友都不会陌生。我们知道,这个小屋并非有什么“魔法”,而是跟大家玩了一个小小的视错觉游戏:实际上这个房间并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而是一个稍有扭曲的空间(如下图所示);人之所以看起来会变小,是因为他确实离得越来越远了。
(图源网络,侵删)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呢?难道是因为大脑太“笨”了?
其实恰恰相反,这种“错误”很好地反映了大脑的强大之处,而贝叶斯定理(Bayes' Theorem)为我们大脑的运行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释。
贝叶斯定理是什么?
先上个公式:
(图源网络,侵删)
看到这儿你恐怕要摇头了——看到数学公式我就头疼!
但是,先别着急,不必深究这个等式的细节和推导过程(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请自行查询)。现在,先听学堂君说说它的妙用!
想要理解贝叶斯定理的核心,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以下三个重要概念:
- 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基于过往经验或常识形成的初步判断。例如,看到天气晴朗时,你通常会认为当天不太可能下雨。
- 证据(Evidence):新的信息或数据,通常用来更新你的判断。例如,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有降雨的可能。
- 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在获得新证据后,你产生的新看法。例如,看到天气预报提示下雨后,你可能会重新评估当天的天气情况,并决定在外出时带上雨伞。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这三个重要概念,离理解这个定理就只有一步之遥!那么,贝叶斯定理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其实它强调的是:如何根据一条新证据来更新我们对某个事件的看法。这样说似乎有些抽象,我们可以回到“天气预报”的例子中,具体讲讲它的应用。
第一天:你看到天气晴朗,所以认为今天不会下雨(先验概率)。然后,你查看天气预报,看到预报说今天可能下雨(证据)。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决定带伞出门(后验概率)。
第二天:由于前一天的天气预报很准,你开始认为天气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总是晴朗(更新后的先验概率)。第二天,天气预报再次说下雨(新的证据)。因此,你带上伞并再次怀疑最近的天气是不是变得更加潮湿(新的后验概率)。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推理过程其实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更新的,每一次新的证据都会影响你对未来事件的预测。这也正是贝叶斯定理的核心要点:每次更新(得到证据)后的看法(后验概率)都会影响你对下一次事件的判断,并成为下一次推理的起点(先验概率)。
大脑的贝叶斯魔法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这样的运算。根据过去的经验(先验概率)与当前的感官输入(证据),大脑在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模型。大脑绝非感官的奴隶,而是主动且持续地预测着周围环境发生的一切。
我们的视觉系统就是大脑使用贝叶斯推理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学堂君先卖个关子,请你先来试试下面这个小测试。
请你正对上面的画面,并捂住自己的左眼。
右眼注视红色十字,并缓慢地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你的头。
当你移动到一个特定位置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右侧的蓝点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视觉信息都能完美地传递给大脑。我们的眼球结构导致眼睛的某个部分无法感知到任何信息——它被称为“盲点”。很神奇的是,尽管存在盲点,我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是因为:大脑能够通过背景知识,如:物体应该是完整而连贯的(先验概率),来猜测盲点中的信息,并结合其他的视觉信息(证据)来更新视野(后验概率),从而巧妙地填补了盲点,让视野变得流畅而完整,便于我们与周围的环境互动。
除了视觉系统,贝叶斯推理赋予我们的强大能力,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脸时,大脑其实并不会逐个分析五官的特征,而是会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比如:TA有一双大眼睛)来推测这个人是谁。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迅速认出我们熟识的人,而不必看清TA脸上的每一处细节。
另外,贝叶斯推理也被广泛用于运动控制等多项感知觉。你可能想不到——连你在走路的时候,你的大脑都在为你进行贝叶斯推理。
不过,我们的大脑也并非“理想的贝叶斯观察者”。让我们回到开头提到的艾姆斯小屋,如果你尝试把这个例子代入贝叶斯定理,你会发现:因为大脑认为扭曲的房间非常罕见(先验概率非常小),即使我们“看到了”房间扭曲的暗示——人异常的变化(证据),大脑也倾向于忽略这条奇怪的证据,从而导致了视错觉。但是相比于大脑快速判断所带来的其他好处,这样小小的“副作用”也就不值一提啦!
(图源网络,侵删)
升华
大脑就像一个隐藏的数学家,它通过贝叶斯推理不断分析和更新信息,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世界,让我们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反应。正是这种能力,让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既简单又直观——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大脑为适应现实而构建的一个高效幻象。虽然认知科学还在不断发展中,但我们已经开始揭开大脑神秘面纱的一角,未来的研究必将让我们对它有更深入的理解。
读完这篇文章,你或许会感叹:“原来我的大脑在背后默默为我做了这么多!”所以,下次做决定前,别忘了给你的大脑点个赞,毕竟它已经为你做好了准备,并时刻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在你的头脑里有一种比最新高科技电脑还要高效的神奇节力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免于应付周遭世界各种日常事务之烦劳,使你可以集中精力关注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当然,这个融入社会世界的“你”同时也是你的大脑的一个建构物。正是你的大脑,才使你能与你身边的人共享你的精神生活。
本书通俗简明、科学有趣地展示了我们的大脑如何洞悉物质世界,如何构建精神世界。对于想要了解大脑、心智、行为与外部世界交互机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它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学习者和感兴趣者的绝佳入门读物。
作者 | 米川
美编 | N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
排版|胡文姝
责任编辑 | 贾文萱
初审|陈一然
复审|梁静
终审|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