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交 | 心艺空间】心理疾病人人都可能得,千万别小瞧

2025-01-01 20:03   山东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心理疾病常常被忽视或低估。许多人认为心理疾病只是少数人会经历的事情,或者觉得自己“不会得”。然而,现实是,心理疾病并不局限于某些特定群体,它们可以影响任何人,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或社会地位如何。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和隐秘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小瞧它们,了解心理疾病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它们的警示信号,对于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指影响一个人情绪、思维、行为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的多种病症。它们可以在短期或长期内出现,可能由生物学、遗传、环境、社会以及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


心理疾病的普遍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大约有4亿人正在与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换句话说,心理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少数人群体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工作负担、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不仅如此,心理疾病的发生不受任何人群的限制。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退休人员,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遭遇心理困扰。尽管一些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隐蔽,但它们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工作表现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心理疾病的早期信号


虽然许多心理疾病的症状可能难以察觉,但如果你或周围的人出现以下症状,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寻求专业帮助:

情绪波动情绪低落、过度焦虑或暴躁,甚至无法控制的情绪爆发。

兴趣丧失:对曾经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生活变得缺乏动力。

睡眠问题:长期失眠或嗜睡,感觉无法恢复精力。

集中注意力困难:在工作、学习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常常感到迷茫。

身体症状:头痛、胃痛、背痛等身体症状无法通过常规治疗缓解,且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社会回避:不愿与他人接触,甚至疏远了亲朋好友。

自我评价下降:自我感觉不值得爱、不值得生活,或产生自杀念头。

这些表现虽然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困扰,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法通过自我调节缓解,就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信号。此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避免问题恶化。


为什么我们不能小瞧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隐性危害:与躯体疾病不同,心理疾病常常没有明显的生理症状,因此更容易被忽视。而长时间的不治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自杀、抑郁症恶化、心理创伤反复发作等。甚至轻微的焦虑症、抑郁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干预,也可能逐渐影响到人的社会功能、工作能力和家庭关系。

对社会造成的广泛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影响个人,它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失业率、犯罪率、生产力损失等方面都可能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加重。因此,做好心理健康的预防和治疗,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一项社会责任。

早期干预的效果:心理疾病是可以通过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的。早期识别、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忽视问题,等待症状自然消退,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维护心理健康与保护身体健康一样,需要日常的关注和努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运动: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能够帮助调节身体和大脑的功能,减轻压力。

学会放松和减压: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来减轻焦虑和压力。

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和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困扰,获得支持。

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不对自己过于苛刻,学会宽容自己。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自己出现长期的情绪问题,及时向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心理疾病是复杂且多样的,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个时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及时关注和干预,避免病情加重。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也影响着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且以更加开放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心理问题,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关爱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

别让心理疾病悄悄地侵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心理健康,远离沉默的伤害。


END

来源|山东精神卫生

      排版|胡文姝

责任编辑 | 贾文萱

      初审|陈一然

   复审|梁静

   终审|董莉

山东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师生交流平台,提供最新高质量的资讯服务,展现国交精神,传递山艺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