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最新的3期视频已经被盘包浆啦~回看她之前的视频,在非遗这条路上,李子柒一直走得很坚定,刻板印象中有些无聊的非遗,也在她手中获取了变得鲜活的魔力!
目前,全国文旅都在邀请李子柒推荐各地非遗,别急!今天,文旅株洲先带大家来领略株洲非遗的魅力!
我们株洲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4项,涵盖了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
今天,文旅株洲为大家精选了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和10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炎祭、乐祭、龙祭等,祭典分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已成为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炎帝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醴陵瓷业成功烧制的釉五彩瓷闻名世界,其成品耐酸碱,不褪色,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是环保、健康瓷。
朱亭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为故事发源地,描述关于当地老街码头、名人风物的民间传说,富含朱熹理学教育思想、杜甫的家国情怀、老街古镇良风美俗,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客家火龙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人们用舞火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茶陵原江口乡、桃坑乡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广为流传。客家火龙的表演内容由诗文(一人祭祀)、龙舞(三人组龙)、鼓乐(鼓、唢呐等、独奏、重奏、齐奏)等形式组成。
醴陵市星子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星子灯是我国甚至全世界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火龙舞之一,在黑夜刹那被点亮,犹如天上璀璨的明星。“星子灯”起源于醴陵市白兔潭镇田心村一带,是一种由驱邪、祛瘟等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2013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槚山皮影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槚山皮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人物造型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其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相互影响,由剧本、表演、导演、造型、音乐及舞台美术等内容组成。槚山皮影是用兽皮或垫圈纸雕刻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人物的脸谱、形体,其手脚的各关节灵活自如。皮影里的人物和动物用纸壳或牛皮雕刻成,表演时配有唱腔和音乐。槚山皮影没有科班授艺,技艺传授大部分是父教子传、承师学艺。
茶陵湘剧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含文学剧本,唱腔音乐,舞台美术,戏曲程式,表演和导演艺术。自茶陵县湘剧团成立以来,挖掘、整理、改编、演出的湘剧传统剧目就有230多出。茶陵县湘剧团演出的《白兔记》《生死牌》《拜月记》《十五贯》《杨门女将》等一大批湘剧代表性剧目,充分展示了湘剧的艺术魅力。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的《孙膑与庞涓》《乌纱梦》《兰钏记》等剧目获得省、地(市)奖励,其中《兰钏记》和《乌纱梦》还在省广播电台全剧播放。现代湘剧《洣水魂》更使茶陵湘剧再放异彩。
株洲剪纸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株洲剪纸在地方族谱和文献的记载中,自南宋即开始流行。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体系。株洲剪纸蕴含了当地千百年积淀的文化内涵,是炎帝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明的综合结果,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审美、哲学观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攸县打铁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攸县打铁水是攸县补锅匠人独创的传统技艺绝活,在全国独一无二。打铁水又叫打铁花,有“火能驱邪祈福、清洁屋场”寓意,由于“花”与“发”谐音,还寓意越打越“发”,事业发达兴旺。
渌口酒曲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用天然山泉水酿酒,以高粱、玉米、小麦、糯米、稻谷等为原料,采用百年祖传秘方中草药制酒曲,通过混蒸混烧、续渣发酵、甑桶蒸馏、看花断酒、窖藏老熟等10余道工艺精心制作而成。
青山大筒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株洲青山大筒是湖南花鼓戏表演时的灵魂器乐,其音色独特,与其结构设计和传统制作技艺密切相关。青山大筒制作技艺在传承方式上一直秉承口传心授,以家族和师徒方式传承,至今已有传承六代。
炎陵畲族三月三习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流行于炎陵县十都镇洋岐畲族村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活动常在农历三月三进行,故又名“畲族三月三文化节”。畲族三月三是畲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畲族人民祭祖、祈福、娱乐、交友的盛大庆典。
走进株洲,
在这些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处处可以窥见株洲文化的灿烂,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
继承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优秀文化,
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接替续写株洲辉煌的明天!
▼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旅株洲
了解更多景区资讯,领取更多优惠
编辑:沈飞鸿
一审:胡任 二审:马晶
三审:张坚煜
信息来源:文旅株洲、综合各媒体
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