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月5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改革与制度创新》简报第1期刊发《曲阜市创新打造夜游经济“强磁场” 实现“流量” 变“留量”》,推广曲阜市创新打造夜游经济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近年来,曲阜市大力实施“文旅强市”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夜游新场景、新体验,推动夜间文旅消费破圈出彩。2024年,全市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游客在曲平均停留时长由0.9天延长至1.5天。一、深化产业创新,打造夜游曲阜“新名片”。一是打造夜游经济载体。开发打造尼山圣境夜游、明故城夜游、灯火蓼河里、鲁源小镇等一批夜游经济载体,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比如,“灯火蓼河古街”以“明清古街与新中式风貌”建筑为载体,建设集水上游船、岸上休闲、情景演艺、建筑光影秀、蓼河商业街于一体的夜游综合体。二是丰富夜间文旅活动。紧扣本地年俗文化,将“万仞宫墙光影秀”“五马祠美食商业街”“百盏花灯贺新春”等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故事与现代文旅活动实现“双向奔赴”。拓展研学游夜间内容体验,形成“政德、师德、青少年、儒商”四大研学教育品牌和“礼、艺、德”三类研学产品体系,打造“走进孔子的世界,走向世界的孔子”精品旅游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三是强化品牌营销推广。按照“深化报道、网红出圈、跨界营销”的思路,积极对接主流媒体、创新营销模式,开展好客曲阜·一见“儒”故——“曲阜尼山号”特色专线列车宣传活动,推出国风演艺快闪节目表演,构建“文旅+交通”的全新推广模式。![]()
二、深化场景创新,打造多元夜游“融合点”。一是“夜游+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激活夜购消费市场,建设星光汇商业街,提档升级百意、银座等夜间经济商圈,打响“人间烟火最曲阜”的夜游美食品牌,开发五马祠街、夫子洞、蓼河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巷,形成鲁城、尼山、吴村等民宿集聚区,夜经济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业态深入拓展,“夜游、夜购、夜食、夜宿、夜娱”多元叠加的消费业态成为常态。二是“夜游+演艺”提升内涵品质。引导夜游地点创新文化产品,利用现代化演绎手段,创造独具特色的演出服务。尼山圣境打造《金声玉振》舞台剧、《天下归仁》灯光秀、《尼山圣秀》水幕烟花演艺;万仞宫墙《大哉孔子》光影秀,在三孔景区外围的万仞宫墙上将灯光霓虹与明故城古建筑群融合为一体进行灯光演艺;蓼河《一船入圣境·一河越千年》游船水幕秀,以实景+科技的演艺手法,将论语故事融入游船观光,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纪实情景行浸式文化朝圣夜游”。三是“夜游+非遗”助力国潮消费。培育县级以上非遗工坊32家,“诗礼传家”“圣城寻味”等12个非遗文创品牌,让“指尖上的技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2024年非遗工坊实现营收4亿元,带动近3000人就业创收。40多个传统体验类项目和12个文创品牌入驻全市重点文旅场所,非遗文创成为景区新的客群吸引点。![]()
三、深化机制创新,打造好客儒乡“新品牌”。一是规范秩序优服务。成立全市交通旅游秩序指挥部,制定《交通旅游秩序专项整治方案》,编制重点时段重点景区安保方案、特殊时段应急预案、大型活动专项预案等。对游客密集的重点位置专人布控,优化提升旅游环境。二是监管消费优环境。开展消费环境大整治,完善跨行业跨区域文旅综合监管机制,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导游队伍培养计划,提升景区和文博场馆讲解员专业素养和服务标准。完善旅游市场主体“红黑名单”制度,推广“随手拍”旅游模式,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和游客合法权益。三是礼待四方优理念。坚持“五美至礼 天下为公”的服务理念,打造“礼待四方 德传天下”文明旅游服务品牌,搭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假期免费向公众开放9个机关单位600余个停车泊位,在游客集中区域设置志愿服务点,组织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活动,全方位提升城市品级、服务能力,营造文明出游环境,持续焕发千年古城文旅活力。![]()
来源:曲阜改革
小编搬砖不容易
点个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