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

文摘   2025-02-01 18:28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蛇衔嫩蕊迎新序,鹊立高枝报福音。春节期间,孔子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孔博过大年”系列活动。



新春展览热闹上线


新年逛新展。过年期间,《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和《商周十供特展》热闹开展中。



《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解读旧时孔府的过年习俗,既展现出诗礼传家的文化气息,也兼具鲁西南地区的民俗特点,让观众感受孔府礼俗交融的文化特色与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



《商周十供特展》重点展出了馆藏重磅文物——“商周十供”,吸引了众多观众慕名前来,了解“商周十供”的历史和故事,感受它的古朴和厚重。


其他展览也同样备受观众欢迎。观众来到孔子博物馆,沉浸式观赏《大哉孔子》常设展、《孔府旧藏民国服饰展》《孔府旧藏锡餐具展》《孔府旧藏文房清供展》等展览,在展览中了解孔子的一生、学习孔子的智慧,欣赏孔府旧藏的服饰、餐具、文房用具,并从其中感受千年孔府“诗礼传家”的气度与风华,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社教活动精彩纷呈


双语冬令营:新春故事里的文化传承


《博物馆里的新春故事(双语)》冬令营开启了一场文化传承与语言学习的奇妙之旅。老师用中英双语带着孩子们解锁孔府里的过年习俗,并通过非遗技艺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外语表达技巧。



研学活动:智慧与技艺的深度探寻


孔子博物馆研学活动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孔子密码研学》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漫步在博物馆的知识殿堂,聆听孔子跨越千年的教诲,结合原创手作领悟“仁、义、礼、智、信”的教育真谛。《雕版迎春研学》带领观众认识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了解孔府刻书史,亲手印出精美的图案,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常态化体验:沉浸式感受传统之美


孔府年俗雕版印刷体验活动让观众在传统技艺中感受了浓浓的年味。《指尖上的技艺》为观众带来了服饰刺绣与香囊制作的体验,一针一线皆蕴含着刺绣技艺的细腻与精巧。《<论语>创意描红》和《儒风书韵》活动,让观众在了解古籍的过程中沉浸式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箫韶乐团持续火爆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箫韶乐团开启“礼乐传习”活动以来,很多观众为体验孔子闻韶之乐来到孔子博物馆。为让广大观众感受箫韶雅乐的魅力,为乙巳蛇年增添儒风雅韵,为满足观众需求,春节期间,箫韶乐团增加了“礼乐传习”活动的场次与座位,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座无虚席。

在“礼乐传习”的活动现场诗礼堂内,黄钟大吕,钟鼓齐鸣,《鹿鸣》《凤求凰》《清平乐》等经典曲目纷纷上演,穿越千年的旋律让观众沉醉其中,台上的八音乐器也让观众耳目一新,观众们纷纷赞叹在孔子博物馆里收获了全新的过年体验,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河大集精彩连连


听!民乐悠扬奏响新春华章。为打造体现山东黄河文化乡土风情的视听体验区,孔子博物馆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和艺术团体进行专场演出。山东梆子慷慨激昂,高亢雄健,一展齐鲁风采;唢呐节奏欢快,明亮粗犷,更添年节氛围……多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在黄河大集竞相登台。箫韶乐团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民乐表演,非遗技艺传承人也在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讲述历史,精彩纷呈的黄河大集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瞧!非遗技艺尽显匠心魅力。巧手精雕的葫芦花灯,不仅样式别致精美,更兼具实用功能,令人赞叹不已。趣味盎然的翻花与面塑,吸引众多观众围观欢呼。还有传承久远的鲁班锁,以及独特而古老的染色工艺——扎染,这些传统手艺展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尝!非遗美食散发烟火气息。众多地方特色小吃与美食,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回忆,在大集上备受青睐,花样众多的花馍,形态各异,更为新年增添吉祥的寓意。各种卤味、腊味以及汤锅里的烟火气息更是扑鼻而来,令人陶醉。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色香味俱全,引人垂涎。据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山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孔子博物馆黄河大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留住更多历史记忆,让广大观众感受齐鲁大地的浓浓年味。



欢迎大家“打卡”孔子博物馆,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来源:孔子博物馆


小编搬砖不容易

点个谢谢你


曲阜头条
权威发布,服务民生。曲阜市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曲阜县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