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专项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加强重症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10月12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危重症护理小组在老年医学综合楼会议室组织开展循环专项急危重症技能培训。本次培训由急危重症护理小组组长、护理部叶曼副主任主持,急危重症护理小组全体成员120余人参加。
会议伊始,护理部叶曼副主任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的内容安排,并对小组成员们寄予厚望,期望组员们熟练掌握急危重症循环专项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助力。
接着便是内容丰富的理论授课环节,内容围绕常见的循环系统危重症早期识别、诊治与处理展开。心血管外科副护士长周艳红老师从休克的概念、分类与分期、早期识别与处理三个角度出发,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临床常见的休克类型,为应对患者病情变化提供了正确思路。来自重症医学科的董海云副主任医师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血压异常增高的危重症预警与救治,同时提醒大家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同样重要。心血管内科的欧阳明祈主治医师从临床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各类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如何通过治疗病因、去除诱因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曾凤飞老师基于团体标准、最佳证据总结和指南向大家讲解了重症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与管理。结合《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谢霞老师讲述了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操作要点与并发症防治,急危重症护理小组组长叶曼老师则着重讲解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运送、接收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嘱咐组员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务必正确掌握标本采集的标准化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花芹老师从心跳骤停的可逆病因“6H5T”出发,揭开了动脉血气分析的神秘面纱,为大家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多样化解读及其重要性。通过一上午内容颇丰的理论课程的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小组成员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为了活学活用,真真切切保障临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培训还结合理论培训的内容从血压下降患者的应急处理预案、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以及动脉采血三大主题开展情景模拟演练工作坊。在急危重症护理核心小组成员的精心组织下,组员们分为了六小组,同步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情景模拟演练结束后,老师与组员们面对面及时复盘,总结分享在模拟过程中的不足及切身体验。培训现场如火如荼,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大家对急危重症循环专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极大地提升了组员们的实战和应变能力。
培训最后,护理部叶曼副主任对本次为期一天的循环专项培训进行了总结,肯定了组员们的认真与努力,更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期望组员们在各自科室开展相关内容的传授与培训,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共同为促进急危重症专科护理质量同质化、专业化、规范化而努力,为守护患者生命健康而奋进。